胡少辉
-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人体胆囊结石中微塑料的检测与分析
- 2025年
- 目的检测人体胆囊结石中微塑料的种类及含量。方法按纳排标准纳入2023年3月至2023年5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住院确诊为胆囊结石并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例,收集患者术后的胆囊结石标本作为实验组,收集实验环境标本作为对照组(程序空白对照、实验空白对照),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的方法检测两组样本中微塑料的种类及含量。结果对照组(程序空白对照、实验空白对照)均未检测到微塑料的存在;12例胆囊结石标本中可检出聚氯乙烯(PVC)和尼龙66(PA66)共两种微塑料颗粒,检测结果阳性率为83.3%(10/12),其中PVC检测阳性率为83.3%(10/12),PA66检测阳性率为75.0%(9/12)。同一个胆囊结石中可检测到0~2种类型微塑料颗粒。在检测到微塑料存在的胆囊结石样本中,PVC平均含量为30.0μg/g;PA66平均含量则为22.0μg/g。结论人体胆囊结石中存在PVC和PA66这两种微塑料,其中PVC是最常见的微塑料类型。
- 黄冬冬胡乐李小康晏华军胡勇军张涛胡少辉殷强钟碧波刘汉忠吴尚朱泉袁岸龙
- 关键词:胆囊结石
- 成人脐疝巴德改良Kugel补片腹膜前修补术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巴德改良Kugel补片腹膜前修补方法治疗成人脐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成人脐疝病人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28~81岁,病史2~15年,合并肝硬化3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合并心房纤颤7例,腹腔镜术后并发脐疝5例。全部病人行腹部CT检查,明确肚脐处缺损大小。脐环直径2.0~4.5 cm。全部采取改良Kugel补片行腹膜前修补。结果手术时间为(40±10)min,术中出血(20±5)ml,术后即可进食、下床活动,术后无需止痛,术后2~3 d出院。术后无明显脐部异物感。电话随访5个月至5年无复发及慢性疼痛感。结论改良Kugel补片腹膜前修补方法是治疗成人脐疝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胡少辉晏华军
- 关键词:脐疝腹膜前修补
- 脾原发性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该文报道了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2023年6月30日收治的1例脾原发性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于2023年7月10日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术后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为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第15天痊愈出院。病人术后3个月随访复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一般情况良好。结合此病例,对脾原发性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进行了文献复习。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较为罕见,易误诊,需综合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等方能明确诊断,目前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案。
- 魏芊汪磊张爽胡少辉
-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脾脏罕见病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30例诊治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6月~2016年6月602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30例的临床资料。原有腹腔引流管引流2~4周10例;再次手术15例,其中腹腔镜迷走胆管胆漏缝合5例,腹腔镜胆囊管漏口可吸收夹夹闭5例,腹腔镜置管引流3例,开腹迷走胆管漏缝合1例,胆总管损伤开腹胆总管端端吻合1例;腹部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5例。结果 30例胆漏均治愈,并发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切口顽固疼痛1例。20例随访3~5年,无一例并发胆管狭窄及胆管炎。结论针对不同胆漏采取个体化的积极处理是治愈胆漏的关键。
- 胡少辉周伟晏华军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漏
- 远端疝囊旷置开窗在巨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本研究采取远端旷置疝囊中间开窗的方法治疗巨大腹股沟斜疝58例,报道如下。
- 胡少辉广怡
- 关键词:巨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旷置疝囊远端
-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1例临床诊疗被引量:3
- 2018年
-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6年5月收治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21例。非手术治疗1例,行血管造影尿激酶灌注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3例;开腹手术切除坏死肠管15例,从入院到开腹手术时间为(2~42)h,平均(16.2±11.6)h,其中小肠部分切除吻合12例,回肠加右半结肠切除2例,行小肠切除造瘘术1例;2例患者术中告知患者家属后放弃进一步手术治疗。5例手术患者术后并发脓毒血症死亡;2例放弃进一步手术治疗者死亡;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即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是治愈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
- 胡少辉晏华军
-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急性
- 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调查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感染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2年9月于孝感市中心医院行TACE的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相关资料,分析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TACE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07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术后发生感染40例。合并糖尿病、存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发生休克、术中出血量大是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TACE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清蛋白水平高是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TACE后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TACE后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合并糖尿病情况、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清蛋白水平、休克情况、术中出血量,临床应对术后高危感染人群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
- 刘亚东胡少辉
- 关键词: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 人体胆囊壁中微塑料的检测与分析
- 2025年
- 目的 检测人体胆囊壁组织中的微塑料种类及含量。方法 按纳排标准纳入2023年3月至2023年5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肝胆外科住院确诊为胆囊结石并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例,收集术后胆囊壁标本作为实验组,收集实验环境标本作为对照组(程序空白对照、实验空白对照),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方法检测两组样本中微塑料的种类及含量。结果 在10个胆囊壁标本中检出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尼龙66 (PA66)和聚乙烯(PE)共4种微塑料。胆囊壁中PVC、PA66、PET和PE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00%(10/10)、90.0%(9/10)、30.0%(3/10)和20.0%(2/10)。在检测到微塑料存在的样本中,PVC平均含量为21.04μg/g,PA66平均含量为51.09μg/g,PET平均含量为105.94μg/g。胆囊壁中虽可检测到PE存在,但因其含量较低,无法进行准确定量检测。结论 人体胆囊壁组织存在PVC、PET、PA66和PE共4种微塑料,其中PVC是最常见的微塑料类型。
- 胡乐李小康黄冬冬晏华军胡勇军张涛胡少辉殷强钟碧波朱泉刘汉忠吴尚袁岸龙
- 关键词:胆囊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2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为了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16年6月242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术中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70例,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42例,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取石30例。结果本组242例患者中,手术时间70~260min,平均130min,术中失血30~460ml,平均150 ml。胆漏30例,28例经腹腔引流管引流4~7天治愈,2例形成腹腔局部积液经B超定位穿刺引流而治愈。肺部感染6例,胸腔积液4例,切口感染2例。20例术后行T管造影检查证实为胆管残余结石,经胆道镜1~4次取石后取净;2例患者胆道镜无法取出残余结石,经ERCP取出残余结石。术后第1d所有患者可下床活动,平均输液时间4~8d。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是相对微创安全的手术,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术式。
- 胡少辉
-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结石胆管探查
- 十二指肠损伤17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合理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2016年5月17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病例资料。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空肠带蒂浆肌瓣修补+胃造瘘+空肠造瘘术3例,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胃造瘘+空肠造瘘术2例,十二指肠破裂修补胃造瘘+空肠造瘘术10例。发生十二指肠漏3例,经引流2周~2月治愈;发生腹腔脓肿2例,经皮穿刺引流治愈。发生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2例。无死亡病例。十二指肠损伤后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以增加治愈机会。
- 胡少辉周伟晏华军
- 关键词:十二指肠损伤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