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 作品数:23 被引量:91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上海市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上海市残疾人康复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远程康复平台对拇指内收脑瘫患儿的家庭姿势管理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 探讨网络化终端指导下的家庭姿势管理对拇指内收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7月至10月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门诊48例有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偏瘫型脑瘫患儿按照家庭意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远程康复平台指导下的肌内效贴贴扎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检查两组患儿的拇指外展的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FMFM)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以评定疗效。结果 经过2个月的治疗,两组患儿的PROM均较治疗前增大(P<0.01),且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FMFM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远程康复平台指导下的拇指内收脑瘫患儿的家庭姿势管理有利于促进偏瘫型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和神经发育。 陆玲珠 陈丽 戴燕琼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性瘫痪并语言发育迟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性瘫痪并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普通门诊确诊的脑瘫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仅给予言语训练治疗,治疗组给予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以4周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版儿童语言发育评定法s-s法、Gesell发育评分法评价和比较患儿言语发育商和认知发育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言语发育商和认知发育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言语发育商和认知发育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较单纯言语训练可更有效改善脑瘫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言语发育和认知发育。 戴燕琼 唐亮 张敏 陈丽 曹思绮关键词:语言发育迟缓 脑性瘫痪 体外反搏 言语训练 矫形鞋垫联合肌内效贴布在偏瘫型脑瘫患儿姿势控制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矫形鞋垫联合肌内效贴布在偏瘫型脑瘫患儿姿势控制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康复科就诊的48例偏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两组患儿一般情... 戴燕琼 陈丽 唐亮关键词:康复效果 家庭康复微信小程序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的影响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微信小程序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治疗的36例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家庭康复组和微信小程序组各18例,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定的构音障碍检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常规家庭康复组和微信小程序组组间错误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P=0.48);经8周治疗后,两组患儿同组治疗前后的错误音比较,治疗后错误音均明显少于治疗前(t=10.73,15.74,P<0.01);但家庭微信小程序组治疗后错误音节显著少于常规家庭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7,P<0.05)。结论应用家庭康复微信小程序能更好的改善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的错误音。 陈丽 戴燕琼 唐亮 曹思绮关键词:功能性构音障碍 康复 矫形鞋垫联合肌内效贴布在偏瘫型脑瘫患儿姿势控制的临床研究 戴燕琼 陈丽 唐亮体外反搏联合多功能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联合多功能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中心诊断为痉挛型脑瘫儿的4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只采用每周3次多功能悬吊训练(40 min/次),观察组每周3次多功能悬吊训练(40 min/次)联用体外反搏治疗(60 min/次)。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总计治疗2个疗程。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和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Ashworth下肢肌张力分级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肌张力改善情况。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两组患儿粗大运动GMFM-88评分、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GMFM-88评分[(64.72±19.62)分vs(53.22±13.79)分,P<0.01]、BBS评分[(13.38±5.71)分vs(11.19±4.56)分,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下肢肌张力疗效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48%vs 66.67%,P>0.05)。结论应用体外反搏联合多功能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有利于降低肌张力。 丁健 唐亮 戴燕琼 陈丽关键词:痉挛型脑性瘫痪 体外反搏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指导治疗脑瘫高危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通过运用Alberta婴幼儿运动量表评估并且治疗脑瘫高危儿,探讨婴幼儿早期运动发育的评价方法。方法:从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儿保康复科普通门诊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脑瘫高危儿中选取24例脑瘫高危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治疗组通过量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对照组仅进行康复随访,评估三个月后患儿运动发育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三个月后,两组Alberta分值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Alberta分值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指导评估、治疗脑瘫高危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李彐峰 余文 戴燕琼 陈丽 林心怡 唐亮关键词:脑瘫高危儿 肌内效贴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42例偏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作业治疗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布治疗。三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腕关节屈肌肌张力疗效及治疗前后精细运动能力(FMFM)评分。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患儿腕关节屈肌肌张力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61.9%,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FMF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改善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手功能。 陈丽 戴燕琼 周慧玉 陈秀华 单园菲 路婵燕 唐亮关键词:脑瘫 偏瘫 肌电生物反馈 手功能 网络化终端指导家庭康复在脑瘫高危儿早期神经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网络化终端指导下的早期家庭康复及姿势管理对0~6个月脑瘫高危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脑瘫高危儿92例,将入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康复科门诊机构治疗,每天治疗时间为2 h,每周5 d;治疗组机构治疗时间频率同对照组,同时根据平时治疗情况进行网络化终端指导丰富环境家庭康复,包括运动方案和视觉、听觉、触觉干预以及家庭姿势管理等。评估时间为初诊和3个月后,对患儿进行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评价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和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抬头、翻身等粗大运动均有改善,GMFM评分较治疗前增高(P均<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3.91±1.17)分vs(3.39±0.82)分,t=5.35,P<0.01];两组患儿ADL评分较治疗前增高(P均<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11.19±3.71)分vs(7.78±2.91)分,t=18.74,P<0.01]。结论网络化终端指导下的早期丰富环境家庭康复有利于促进脑瘫高危儿的神经发育。 戴燕琼 唐亮 陈丽 周慧玉 路婵燕关键词:脑瘫 高危儿 丰富环境 体外反搏对颅脑外伤术后早期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对颅脑外伤术后患儿早期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36例颅脑外伤术后患儿,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患者。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作业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体外反搏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精细运动能力(FMFM)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患儿精细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观察组和对照组FMFM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FMFM评分和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142.43±18.65 vs. 136.48±15.67;81.19±10.60 vs.74.52±12.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体外反搏能更好地改善颅脑外术后早期的上肢功能。 陈丽 戴燕琼 唐亮 周慧玉 路婵燕关键词:颅脑外伤 体外反搏 上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