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琛
-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用于出入境健康证的自助登记方法及系统
-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出入境健康证的自助登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多模态生物特征采集生成数字身份包;基于身份包和目的地卫生要求动态生成表单,获取健康申报信息形成健康数据包;利用健康数据包查询体检知识...
- 田卉祁军郭强李晶张琛冯庆倩
- 天津航空口岸2016—2022年度病媒生物本底调查
- 2025年
- 本文旨在了解天津航空口岸病媒生物的种群组成、季节消长等情况,为病媒生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鼠类监测采用鼠夹法、鼠笼法,成蚊采用二氧化碳灯诱法,伊蚊幼虫采用诱卵器法,蝇类采取笼诱法,蜚蠊采用二氯苯醚菊酯加粘蟑板测定密度,蜱采取布旗法,蠓采取灯诱法。2016—2022年,天津航空口岸共捕获鼠类1目1科2属2种,其中小家鼠为优势种,蚊类1目1科3属8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蝇类1目4科8属14种,丝光绿蝇、大头金蝇为优势种,蜚蠊1目1科1属1种,德国小蠊为优势种,蜱未有捕获,蠓于2019年捕获一只未定种,上述病媒生物种类中以蚊、蝇的捕获数目为多。天津航空口岸卫生状况良好,需加大蚊类和蝇类的防控力度,做好病媒生物防控工作。
- 赵丹云郭强潘娟张琛祁军
- 关键词:病媒生物种群构成航空口岸
- 鼠类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创造提供了一种鼠类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铁丝圈和第二铁丝圈、第一长脚吸盘支架和第二长脚吸盘支架、第一铁丝网板和第二铁丝网板、第一短脚吸盘支架和第二短脚吸盘支架,所述第一铁丝网板和第二铁丝网板铰接,两铁丝网板铰接边由...
- 郭强詹曦菁李智慧陈卫军张琛祁军
- 文献传递
- 天津口岸首次截获四斑大蠊(蜚蠊科:大蠊属)
- 2024年
- 目的 对天津口岸首次从泰国入境集装箱中捕获的蜚蠊进行形态描述和DNA测序,为国境口岸蜚蠊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2024年1月5日,天津口岸从泰国入境集装箱中捕获1只雄性蜚蠊,对该蜚蠊进行形态鉴定并描述。取蜚蠊后足1条,提取基因组DNA,扩增目的片段并测序。结果 经过形态学鉴定,依据前胸背板两对浅色斑块的典型特征,确定该蜚蠊为四斑大蠊Periplaneta quadrinotata,通过GenBank检索相关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进一步印证该蜚蠊为大蠊属。结论 四斑大蠊在泰国等地有相关报道,在我国未见相关研究及报道,此次截获蜚蠊为全国口岸首次截获。为防止该蜚蠊通过国际贸易的集装箱传入我国,本次研究对四斑大蠊进行形态特征描述及DNA测序,以供口岸检疫人员和昆虫研究人员鉴别参考。
- 郭强赵丹云张琛田卉祁军马毅
- 关键词:DNA测序
-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2012-2017年蚊类本底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调查收集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自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蚊类的监测数据,分析种属构成、生境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方法每年的5月至10月为止为一个监测周期,每月上下旬各监测一次,每次连续3天,遇雨雪等极端天气顺延,选定机场口岸和周边500米范围内的三个调查点,即机场办公区域,机场生活区域,候机楼外环境,采用二氧化碳诱蚊灯法诱集。结果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蚊类主要由淡色库蚊、二带喙库蚊、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背点伊蚊、刺扰伊蚊及中华按蚊构成,分别占96.81%,0.29%,0.63%,0.32%,0.82%,0.02%,0.83%,0.28%,淡色库蚊为优势种;淡色库蚊、刺扰伊蚊、中华按蚊在三种不同生境下的分布比例相似,约为1:1:1,三带喙库蚊及白纹伊蚊主要分布于机场生活区,二带喙库蚊及背点伊蚊主要分布于机场办公区,致倦库蚊主要分布于候机楼外环境。结论以上蚊其种群构成及分布符合其生活习性,无反常波动;蚊种季节消长的普遍规律为5月份开始活跃,7-8月份达到高峰,9-10月份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故7-8月份是天津机场蚊虫防控的重点;2014-2016年蚊密度较往年蚊密度为低,证明机场蚊虫防控取得较明显效果;5年度监测周期内的季节消长曲线相近,无较大波动,证明以上蚊种在天津机场区域的生态分布平衡,种群构成稳定,未发现新物种,区域外蚊种入侵及定殖的风险极低。
- 赵丹云郭强张琛陈卫军
- 关键词:机场蚊类本底调查
- 用于出入境健康证的自助登记方法及系统
-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出入境健康证的自助登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多模态生物特征采集生成数字身份包;基于身份包和目的地卫生要求动态生成表单,获取健康申报信息形成健康数据包;利用健康数据包查询体检知识...
- 田卉祁军郭强李晶张琛冯庆倩
- 南方短尾负鼠的形态学及DNA条形码分析
- 2025年
- 对2023年9月21日天津口岸首次截获的来自巴西的鼠形动物进行形态学描述和DNA条形码比对,为国境口岸鼠形动物的鉴定提供参考资料。对该鼠形动物进行形态鉴定并描述,取该动物肌肉组织约1cm^(3),提取DNA并测序。经鉴定,其齿式、黄棕色毛、无袋及尾端弯曲特征较为典型,结合来源地判断为南方短尾负鼠,DNA条形码在BOLD及NCBI上的比对结果亦显示其与南方短尾负鼠有99%以上的同源性,最终确定该鼠形动物为南方短尾负鼠,系全国口岸首次截获,此为负鼠类动物第三次由天津口岸进入我国。为加强对该类鼠形动物随集装箱等及通工具等传入境内的防控,本次研究对南方短尾负鼠进行形态特征描述及DNA条形码比对,以供口岸检疫人员鉴别使用。
- 赵丹云郭强陈建刘德星张琛祁军
- 关键词:DNA条形码形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