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 作品数:16 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岷江上游黑斯沟泥石流特征及危险性分析
- 2017年
- 黑斯沟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金河坝村,但因近年开挖金矿、汶川地震等作用导致泥石流流域物源激增,泥石流发生的临界雨量条件降低,泥石流活动频度增大。本文在查明泥石流物源分布、沟道条件、水源条件的基础上,分析可能参与泥石流活动的物源量以及泥石流运动特征,对泥石流危险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下一步防治措施做了初步探讨。
- 陈亮张瑛魏昌利何山玉
- 关键词:泥石流危险性
- 美姑河流域滑坡成灾模式及其对地貌演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美姑河流域地处全球滑坡灾害密集的云贵高原与川西南山地过渡带,该地区因地貌类型特殊,大型-巨型滑坡数量多、危害重、成因机理复杂,成为河谷区重大工程和城镇建设的安全隐患。笔者在国内外古滑坡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美姑河流域古滑坡时空展布、滑坡对顺构造地貌响应、滑坡孕灾-控灾机理,滑坡成灾模式与主控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当前滑坡防灾减灾实际需求,提出美姑河流域顺构造地貌控制下古滑坡孕灾模式研究的3个优选方向:(1)不同发育强度的顺构造地貌对滑坡孕灾-控灾模式,(2)构造差异隆升对顺构造地貌区大型滑坡发育的孕灾模式,(3)通过古滑坡年代学研究建立断裂、褶皱、古地震和古气候变化与滑坡发育的对应联系。破解这些研究方向的关键科学问题,将为西南山区古滑坡研究及防灾减灾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 殷志强庞明非丁一陈亮
- 关键词:滑坡地貌演化
- 承德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工程进展与主要成果被引量:34
- 2020年
- 为积极探索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的新举措、新机制,丰富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2017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组织实施了“承德市生态文明示范区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和工程。通过需求对接、野外调查与勘察、室内评价与编图等系列工作,初步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认识①基本查清了承德市水、土、地质遗迹、生态等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和环境本底条件,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林草湿地等地质问题及潜在风险;②从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综合调查评价、全域生态文化旅游新格局打造和林果业种植结构优化等方面,探索了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地质支撑服务模式;③基本查明了地质建造对农业和生态格局的控制关系,据此提出了耕地资源和植树造林的优选区域;④以双滦区为例,探索了地表基质层的分布特征,为宜林、宜耕、宜草提供了理论基础;⑤提出了基岩山区矿泉水成因模型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调查评价工作方法。该工程取得的初步进展及成果为承德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与系统修复、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等提供了科技支撑。
- 殷志强卫晓锋刘文波李霞邢英梅陈亮王瑞丰杨瑞马光伟彭超
- 关键词: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生态文明建设
- 基于Massflow模型的甘肃省岷县二马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被引量:16
- 2020年
- 二马沟位于甘肃省岷县茶埠镇上半沟村,曾多次暴发泥石流,对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为了研究二马沟泥石流的危险性,以2012年5月10日发生的泥石流灾害为基础,选取了二马沟及其左岸的河沟沿、扁坡沟、鹞子沟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经过详细的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获得了该流域内地形、物源、水源等资料,通过试验和计算分析得到了模拟所需的参数值,结合网络化的数字高程模型,在ArcGis中将研究区DEM栅格数据转换成Massflow软件可以读取的ASCII格式,建立计算模型。利用Massflow软件模拟了1%、2%、5%降雨频率下泥石流冲出物的流动速度、堆积深度、堆积范围,根据泥石流的强度与危险性分区标准,将研究区划分为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三个区域。结果表明:在实际降雨频率下模拟得出主沟泥石流最大流速为11.05 m/s,最大泥深为13.05 m,堆积范围为3.47×10^4 m^2,堆积方量Qz为18.55×10^4 m^3,模拟精度到达80%以上;高危险范围占据了整个危险范围的60%以上,中危险和低危险分布面积较小,说明二马沟是一条危险性较大的泥石流沟,研究成果为当地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
- 乔渊刘铁骥陈亮邵忠凯孙书勤
- 关键词:泥石流数值模拟
- 平武县石坎河小流域震后泥石流活动特征及工程防治时机研究
- 2017年
- 石坎河小流域位于汶川地震发震断裂-映秀—北川断裂带上,强震后流域内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显著增强。本文收集整理了震前、震后流域内地质灾害的数据资料,详细分析研究了流域内地质环境条件、震后9a内泥石流活动特征及其治理工程情况,在此基础上讨论其工程防治的最佳时机。通过研究得出:(1)石坎河流域支沟纵坡降大,主沟纵坡降相对较小,爆发多次泥石流灾害后支沟沟道多下切,主河道淤积严重,灾害叠加放大效应明显;(2)石坎河流域爆发多次泥石流灾害后河谷变宽,地形改变较大、物源减少明显,流域内暴发泥石流的规模逐渐减小,未来暴发的泥石流规模一般不会再超过2013年7月9日的泥石流规模;(3)石坎河流域泥石流工程防治最佳时机应为2013年7月9日泥石流灾害后。
- 莫家伟何山玉陈亮刘志刚
- 关键词:汶川地震泥石流
- 四川红层地区缓倾顺层岩质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 2017年
- 红层主要是指中生界三叠系至新生界古近系的陆相碎屑岩系,其外观以红色为主调,故称之为“红层”。它通常由一套内陆干热环境下沉积的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组成,偶有泥灰岩和砾岩,岩性组合多为硬质岩与软质岩互层为特征。
- 张瑛陈亮莫家伟
- 关键词:红层
- 基于Fluent强震区王家沟泥石流运动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为研究泥石流的运动特征,该文首次引入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模拟研究泥石流在流通区和堆积区的运动状态及流体的液面范围。现场调查清水乡王家沟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分析该泥石流的致灾因素。通过无人机拍摄获取流域DEM图,利用ArcGis、Mapgis、Auto CAD、Ansys等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将现场调查得到的泥石流降雨量、重度等相关参数导入Fluent软件中,进行泥石流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王家沟泥石流最大流速12.30 m/s,主要发生在流通区下游沟道拐弯处。泥石流沟道越窄,地形越陡,流速越大;泥石流流到堆积区时开始减速,并沿沟道左岸漫流堆积。该泥石流的威胁对象主要为流体左侧沟口居民区及S306省道枢纽。
- 赵峥刘铁骥陈亮孙书勤杨玉超
- 关键词:三维模型
- 汶川地震灾区高位泥石流成灾模式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5·12汶川地震后,泥石流成为汶川地震灾区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历次暴雨均引发大量泥石流,其中高位泥石流危害大、防治难,已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它具有物源量丰富、分布相对位置高,沟道纵比降大,泥石流暴发隐蔽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已发的高位泥石流形成条件、基本特征和成因机理研究,将其划分为"滑坡-碎屑流-泥石流型"、"支沟群发汇集型"、"堵溃型"、"阶梯沟道型"和复合型五种成灾模式,总结出了各模式的主要特点,并举典型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对高位泥石流的深入研究和科学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 魏昌利何元宵张瑛廖维陈亮
-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震灾区
- 汶川地震灾区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分区与地质灾害分布研究
- 汶川地震灾区位于四川西部地质环境条件比较脆弱的山区,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根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条件将研究区划分为四个工程地质大区、11个亚区和10个小区。不同工程地质区地质灾害类型、规模、成因机理及数量各...
- 陈亮魏昌利莫家伟李鸿雁钟金先
-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分布
- 文献传递
- 汶川地震灾区高位泥石流成灾模式研究
- 5·12汶川地震后,泥石流成为汶川地震灾区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历次暴雨均引发大量泥石流,其中高位泥石流危害大、防治难,已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它具有物源量丰富、分布相对位置高,沟道纵比降大,泥石流暴发隐蔽性强、破坏...
- 魏昌利何元宵张瑛廖维陈亮
-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震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