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梅 作品数:72 被引量:451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育龄期女性炎症性肠病患者生育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育龄期女性炎症性肠病患者生育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对该类患者进行生育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UpToDate、Cochrane Library、BMJ Best Practice、中国指... 王谊 陈亚梅 项桂英 蒋白雪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生育管理 循证护理 代谢综合征与炎症性肠病的因果关系: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2024年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探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和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从MS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中提取具有强相关的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方法和加权中位数法估计MS和IBD发生风险的因果效应。结果逆方差加权法发现遗传预测的MS与IBD整体[OR=1.113,95%CI(1.020,1.216),P=0.017]和克罗恩病[OR=1.195,95%CI(1.072,1.333),P=0.001]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反向MR分析发现溃疡性结肠炎与MS的发生风险降低存在关联[OR=0.969,95%CI(0.948,0.991),P=0.005]。结论基于MR分析结果表明,遗传预测的MS与IBD整体和克罗恩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溃疡性结肠炎与MS的发生风险降低有关。 徐涯鑫 高亚南 徐军 姚亭 陈亚梅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炎症性肠病 因果关系 规培护士职业忠诚度与留职意愿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护士职业忠诚度与留职意愿的关系,为提高规培护士留职意愿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6月,便利抽样上海市某三甲医院250名规培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职业忠诚度和留职意愿量表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发放2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47份,有效回收率为98.8%。上海市某三甲医院规培护士职业忠诚度总分为(64.96±13.71)分,留职意愿总分为(19.22±2.12)分。不同专业选择、家人对护理工作的支持程度、医院考试影响和科室氛围规培护士留职意愿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规培护士职业忠诚量表各维度及总分与留职意愿各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r>0,P<0.05),其中规培护士职业忠诚度与留职意愿呈正相关(r>0,P<0.05)。结论规培护士职业忠诚度与留职意愿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注重规培护士的职业忠诚度,加强职业引导,提高规培护士的留职意愿,加强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陈伟仙 周姝 孙素亚 刘晓红 薄瑾 林梦月 陈亚梅关键词:护士 忠诚度 自我管理模式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年 目的探究自我管理模式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首次确诊并住院治疗的炎症性肠病患者200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管理状况以及疾病知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自我管理、疾病知晓率方面均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得到生活质量和疾病知晓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贾俊婉 朱晓萍 陈亚梅关键词:自我管理 炎症性肠病 护理管理 护理效果 社区老年人肌少症非药物性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4年 目的评价并总结社区老年人肌少症非药物干预的相关证据,为指导社区护理人员有效管理老年肌少症患者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苏格兰学院际指南协作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站、加拿大医学会临床实践指南网、美国营养学会、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INAHL、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中关于社区老年肌少症患者非药物干预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系统评价、证据总结、Meta分析等,检索时限为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2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9篇系统评价,汇总了肌少症筛查、评估和综合干预3个方面,共24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社区老年肌少症患者初期筛查、系统评估和非药物综合干预的最佳证据,为社区护理人员高效管理老年肌少症患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徐军 高亚南 徐涯鑫 姚亭 陈亚梅关键词:老年人 非药物干预 循证护理学 育龄期炎症性肠病女性患者心理危机脆弱性潜在剖面及与生育知识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育龄期炎症性肠病女性患者心理危机脆弱性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各类别与生育知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地区多家医院的育龄期炎症性肠病女性患者若干名,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危机脆弱性量表、生育知识量... 王谊 陈亚梅 项桂英 蒋白雪健康素养在炎症性肠病患者出院准备度和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2025年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健康素养在出院准备度和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3年3—9月选取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住院的31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和炎症性肠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03份,303例患者中男190例,女113例,年龄(35.63±16.41)岁。炎症性肠病患者健康素养总分(94.35±10.78)分,健康素养具备率为74.3%(225/303)。出院准备度总分为(79.52±9.16)分,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135.22±17.36)分。炎症性肠病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健康素养总分呈正相关(r=0.748,P<0.01),出院准备度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呈正相关(r=0.821,P<0.01),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呈正相关(r=0.767,P<0.01)。健康素养可以作为中介变量,在炎症性肠病患者出院准备度和自我管理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7.5%。结论出院准备度既可以正向预测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又能够通过健康素养间接影响自我管理行为。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炎症性肠病患者出院准备度和健康素养的评估,通过提高出院准备度和健康素养,进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王谊 陈亚梅 贾俊婉 项桂英 陈伟仙 蒋白雪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自我管理行为 炎症性肠病患者疲乏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检索并筛选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疲乏非药物干预的相关证据并汇总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世界胃肠病组织网、医脉通、Cochrane Library、PubMed、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关于IBD疲乏筛查与干预的证据,包括指南、最佳实践、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文献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并提取和汇总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25日。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指南3篇、专家共识1篇、最佳实践1篇、系统评价9篇,最终综合成3个层面,疲乏筛查、症状评估及再评估、非药物干预共16条相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IBD疲乏筛查、评估及再评估和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疲乏管理提供了循证依据。 刘晓红 薄瑾 杨晓培 李燕 林梦月 陈伟仙 孙素亚 陈亚梅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疲乏 非药物干预 循证护理 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照护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20年 心力衰竭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也给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延续性照护在心力衰竭康复中起重要作用,很多医院均在积极探索与推行针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延续性照护,规范心力衰竭照护质量指标也成为迫切需要。本文从结构、过程、结果3个方面对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照护质量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今后构建具有针对性的、规范的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照护效果评价指标提供参考。 段姝娟 曹品娟 袁静 林晓敏 陈亚梅关键词:心力衰竭 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负担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025年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因疾病反复发作且迁延不愈,导致较高的疾病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负担程度对患者健康状况产生不同影响,然而IBD患者的疾病负担类型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探究。目的探讨IBD患者疾病负担的潜在剖面,分析不同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6—10月,选取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I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负担程度量表及心理弹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对IBD患者疾病负担进行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类别患者的特征差异。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4%。IBD患者的疾病负担特征可分为3个类别:高负担-疾病应对困难组(n=147,61.0%)、中负担-感知疼痛与形象组(n=75,31.1%)、低负担-心理情绪组(n=19,7.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负担-疾病应对困难组与低负担-心理情绪组相比较,无固定工作、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易归入高负担-疾病应对困难组,家庭年收入高、病程长、无并发症、心理弹性良好的患者易归入低负担-心理情绪组;中负担-感知疼痛与形象组与低负担-心理情绪组比较,年龄越大、文化程度高、复诊次数多、无手术经历的患者易归入中负担-感知疼痛与形象组,家庭年收入高、病程长、无并发症、心理弹性良好的患者易归入低负担-心理情绪组;中负担-感知疼痛与形象组与高负担-疾病应对困难组比较,已婚、无固定工作、病程长的患者易归入高负担-疾病应对困难组,而复诊次数多、无手术治疗的患者易归入中负担-感知疼痛与形象组(P<0.05)。结论IBD患者的疾病负担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分为高负担-疾病应对困难组、中负担-感知疼痛与形象组、低负 徐军 高亚南 徐涯鑫 姚亭 陈亚梅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疾病负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