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宇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低电阻率
  • 1篇低电阻率油层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特征
  • 1篇电阻率
  • 1篇压裂
  • 1篇压裂液
  • 1篇油层
  • 1篇油气层
  • 1篇油气层保护
  • 1篇油气层保护技...
  • 1篇盆地
  • 1篇气层
  • 1篇气层保护
  • 1篇沁水盆地
  • 1篇钻井
  • 1篇钻井液
  • 1篇稳产
  • 1篇煤层气
  • 1篇煤层气开发

机构

  • 3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3篇田宇
  • 2篇彭芳芳
  • 2篇燕收广
  • 2篇孙少川

传媒

  • 2篇能源与环保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沁南地区煤层气开发产出水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煤层气开发过程中产出水污染物含量较高、容易对开发区域内的环境产生影响的问题,以沁南地区柿庄煤层气开发区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煤层气产出水对水环境、土壤以及植物的影响,提出相对应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煤层气产出水普遍呈弱碱性,矿化度较高,其中悬浮物含量、挥发酚以及CODcr指标严重超标;产出水中氟化物以及微量元素铁、锰、铅等均超过Ⅲ级地下水质量标准;产出水排放口的土壤p H值最高达到了10.21,钠吸附比值SAR最高达14.6mmol1/2/L1/2,是周边农田土壤的8倍多,电导率EC值最高达到4 452μS/cm,为周边农田土壤的7.2倍。种子萌发率实验结果说明,高矿化度的产出水会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针对沁南地区煤层气开发过程中产出水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结果,提出了通过优选钻完井液和压裂液、优化产出水处理工艺以及加强环保监测等措施,防治煤层气产出水对环境的污染,以期为沁南地区煤层气的合理开发提供借鉴。
孙少川彭芳芳任彬燕收广田宇
关键词: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产出水环境保护钻井液压裂液
低电阻率油层的地质特征及形成机理
2017年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相对简单和整装的油气藏越来越少,非常规储集层(如低电阻率油气藏,泥岩裂缝油气藏,以及与火成岩、变质岩、砾岩有关的油气藏)的研究与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低电阻率油层作为一种油藏模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得到认识并取得了很多成果。由于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形成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测井信息对这类油气层的分辨能力大为降低,经常造成油层误解释为油水同层或水层,甚至被漏掉。当常规油气层与低电阻率油气层,相对高阻水层与相对低阻油层并存时,这种误解的可能性就更大。为此,本次应用薄层测井、核磁共振测井与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低阻油气层进行了识别,以期发现更多的油气储量。
田宇
关键词:低电阻率油层
渤海A油田储层敏感性评价及油气层保护技术被引量:3
2017年
渤海A油田开采过程中出现了欠产现象,通过对该油田储层岩性、储层物性、黏土矿物含量以及流体特征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储层敏感性评价及典型井酸化处理前后产量变化情况的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油气层保护技术措施。储层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储层临界流速为3 mL/min,为中等偏强速敏;临界矿化度为4 038.5 mg/L,具有强水敏效应;临界pH值为11,储层具有弱碱敏;盐酸和土酸敏感性评价结果为无酸敏,为可酸化处理地层。在油田后期开发过程中,应结合油田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相应的油气层保护技术措施,包括前期钻井、完井液的选择、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增产措施的选择,为确保油田后期稳产增产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孙少川彭芳芳任彬燕收广田宇
关键词:敏感性储层特征油气层保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