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强

作品数:87 被引量:214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天文地球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经济管理
  • 4篇水利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3篇海岸
  • 12篇地形
  • 8篇滩角
  • 7篇地形动力
  • 7篇近岸
  • 6篇波浪
  • 5篇水动力
  • 4篇动力学
  • 4篇振动
  • 4篇泥沙
  • 4篇自组织
  • 4篇近岸带
  • 4篇高频振动
  • 4篇长重力波
  • 3篇地形模型
  • 3篇地形特征
  • 3篇有效波高
  • 3篇预警
  • 3篇台风
  • 3篇溺水

机构

  • 58篇广东海洋大学
  • 45篇中山大学
  • 6篇国家海洋局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湖南商学院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海南省地质测...
  • 1篇海南省海洋地...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学研究院
  • 1篇交通运输部南...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87篇李志强
  • 30篇陈子燊
  • 14篇李志龙
  • 9篇冯砚青
  • 8篇张会领
  • 5篇杜健航
  • 4篇朱雅敏
  • 4篇曾春华
  • 3篇戴志军
  • 3篇严谨
  • 3篇刘长华
  • 2篇付东洋
  • 2篇常瑞莲
  • 1篇欧素英
  • 1篇俞国燕
  • 1篇雷亚平
  • 1篇王世俊
  • 1篇吴春亮
  • 1篇王扬圣
  • 1篇王贵

传媒

  • 7篇海洋通报
  • 5篇中山大学学报...
  • 5篇海洋学报
  • 5篇热带海洋学报
  • 4篇广东海洋大学...
  • 3篇中山大学研究...
  • 2篇海洋开发与管...
  • 2篇热带地理
  • 2篇海洋地质动态
  • 2篇海洋工程
  • 2篇海洋科学进展
  • 2篇海洋地质前沿
  • 2篇第十二届中国...
  • 2篇第十四届中国...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科学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年份

  • 3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粤东红海湾海区波侯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利用遮浪海洋站3a的观测记录,对红海湾海域的波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区的观测资料前后有差异。海区的波高比较符合两参数的Weibull分布,波浪周期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该海区的波浪类型以风浪为主,其中大浪主要是由风暴引起。平均波周期和平均波高的方根的比例系数为3 87。波高1天滞后的自相关系数为0 42,不平静海面的平均延时符合指数形式。最后用日极值波高数据和二项—对数正态复合极值分布分析了该海区的重现期波高。
李志强陈子燊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海洋学统计分布
一种回收海洋垃圾监测装置及其污染预警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洋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收海洋垃圾监测装置及其污染预警方法,包括回收桶,所述回收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回收桶的顶部安装有螺旋环,所述螺旋环内壁通过轴承转动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
朱道恒李志强陈炤光孙琰卞晓东
一种海滩垃圾识别分类方法及海岸污染预警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滩垃圾识别分类方法及海岸污染预警系统,涉及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无人机激光雷达扫描监测区域,获取三维地形坐标数据;S2:通过建模软件重建监测区的地形模型,测算监测区域的面积和地形...
朱道恒李志强 刘润 孙琰 卞晓东
基于地形动力学的华南岬间海滩分类研究
海滩作为一种松散沉积物的堆积体,在不同的动力作用下海滩常形成滩肩、沙坝/沟槽、滩坎、滩角、裂流槽等特征地形.本文将收集前人的观测资料,结合最新海岸分类模型对华南海滩平均地形动力状态从空间变化进行分类探讨。本文基于海滩地形...
李志强
文献传递
浅谈谷歌地球在大学海洋相关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对谷歌地球在大学海洋相关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潜力进行了探讨。以“全球典型河流三角洲的目视识别”和“近30年珠江口海岸线动态变化分析”为案例,展示了谷歌地球在海洋类相关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谷歌地球平台进行教学,可以提升大学海洋相关专业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效率,从而为学生全面认识海洋打好基础。
李高聪李志强夏琼
关键词:谷歌地球大学教学
粤东后江湾涨落潮下的碎波带波能与滩面地形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利用涌浪和处于陡滩面、滩面下陡坎和深槽海滩地形条件下的海滩碎波带压力波和滩面地形资料,对碎波带中的入射总波能、长重力波能及两者比值随潮位涨落的变化关系,碎波带动力因子与滩面地形之间的作用关系及典型相关和多维偏交叉谱关系等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碎波带中的入射总波能与潮位涨落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而碎波带中的长重力波能变化与潮位涨落变化趋势相反;碎波带各动力因子、滩面潜水位和碎波带波浪、潮位及滩面地形引起的滩面陡坎处破波点位置变动等因素的耦合作用,对滩面向海发育和滩面地形变化有重要影响。
冯砚青陈子燊李志龙李志强
关键词:潮位长重力波
华南砂质海岸近岸地形动力过程与海滩侵蚀作用研究
了砂质海岸近岸地形动力过程的时空多尺度、主要动力特征与岸滩侵蚀方式.论述了作者在华南砂质海岸长期变化、岸滩中、小尺度地形动力过程和近岸带—碎波带水体波动特征方面的有关研究.从台风作用下的剖面地形动力和特征地形——滩坎动态...
陈子燊蔡峰冯砚青李志强李志龙
关键词:海岸侵蚀
Analysis of the Beach Face with 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s and Dynamic Functions in the Swash Zone in the Houjiang Beach of Guangdong Province
2008年
Using the data of beach face high oscillations and waves and flows of the surf zones influenced by the swells, th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beach face variation trends, trend shapes, oscillation periods, oscillation intensions of different profile shap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stake points on the same profile were analyzed comparatively.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beach face with high oscillations erosion and sediment and the surf zone infragravity waves were also analyzed based on the cress spectrum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wash diffluences caused by the beach cusp rhythm topography hasten the sediment transport from the beach ridge to beach paddy, and the beach face of the swash zones has the infragravity periodic oscillations, and the oscillation intensions descend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of the beach face, and the infragravity waves of the surf zone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high-frequency variations of erosion and sediment of the beach face.
冯砚青陈子燊李志龙李志强
关键词:SSA
基于能量关系的海滩剖面形态
2003年
李志强
关键词:海滩剖面剖面形态
华南海岸岬间海滩地形动力状态类型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海滩地形动力状态分类对于理解近岸带动形动力过程、海滩浴场风险评估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收集了华南51个岬间海滩波高、波周期、潮差和泥沙粒径等地形动力要素特征值,利用分层聚类分析方法,同时结合海滩相对潮差分类模型,对华南岬间海滩的类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华南岬间海滩可以聚类成7个类型。通过与相关的现场观测比较,各类型在地形组合上具有各自的显著特征;(2)聚类分析结果能很好的区分中到大潮差海岸与小潮差海滩之间的差异,与相对潮差模型结果一致。对于小潮差海滩,聚类结果与相对潮差模型有一定的差异,表明华南小潮差海滩的分类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志强朱雅敏
关键词:聚类分析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