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智 作品数:20 被引量:95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建筑科学 机械工程 更多>>
肺静脉释放法在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肺静脉释放法在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2-10至2016-09期间,入选38例ASD患者由于常规释放方法无法成功放置封堵器而接受肺静脉释放法,患者平均年龄(16.0±15.6)岁,平均体重(37.2±22.9)kg,ASD平均直径(17.1±4.2)mm。术后以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治疗效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及此后每年在门诊随访。结果:37例患者在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使用肺静脉释放法成功完成经皮ASD封堵术,1例患者改为使用可调弯鞘经皮封堵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5.2±5.1)min,ASD封堵器平均直径(22.9±5.6)mm,2例患者术后早期有微量残余分流,无外周血管损伤、肺静脉及心脏穿孔等并发症。3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9±0.7)天,术后平均随访(23.9±15.4)个月,且均无残余分流、心包积液、主动脉瓣反流及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肺静脉释放法行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ASD封堵术安全、有效,该方法避免了放射线损伤,为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常规方法释放封堵器失败的ASD患者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治疗方法。 欧阳文斌 郭改丽 胡盛寿 赵广智 张凤文 谢涌泉 刘垚 李慕子 邱旭 岳子祺 潘湘斌关键词: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新型双球囊导管的研制及应用 2020年 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单纯超声引导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的新型双球囊导管。方法:结合传统BALT球囊和Swan-Ganz漂浮球囊的优势研制新型双球囊导管,新型导管的远端是引导球囊;中间段是连接导管;近端是工作球囊。通过动物实验验证新型导管的可行性。结果:共进行了两次动物实验,每次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BALT球囊,实验组使用新型双球囊。第一次实验中每组5只健康小型猪,实验组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术中发现连接导管长度过长,操作相对费时,遂对新型导管样品进行改良,并确定为最终样品,增加样本量为每组10只健康小型猪进行了第二次动物实验,结果实验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vs 40%,P=0.011)且操作时间短(7.3±1.8 vs 26.7±9.1,P=0.000),实验组球囊滑脱次数、心律失常次数、心肌血肿和肺动脉损伤数量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新型双球囊导管用于单纯超声引导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是可行的。 邓润迪 逄坤静 赵广智 温彬 王首正 谢涌泉 欧阳文斌 邹孟轩 陈龙 张凤文关键词:肺动脉瓣狭窄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超声心动图 新型导丝在单纯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索一种新型超声专用导丝在单纯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引导下封堵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于2017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入选1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均采用一种新设计的导丝进行单纯TTE引导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这种新型导丝的特点是头端为梭形弹性结构,可以在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精确定位。手术由3名在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封堵手术不超过10例的医生完成。术后即刻通过TTE评价手术疗效。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门诊随访,复查TTE和心电图。结果:10例患者在TTE引导下应用新型导丝成功封堵房间隔缺损。10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5.2±13.5)岁,平均体重(65.5±8.8)kg,平均房间隔缺损直径(14.9±5.1)mm。平均手术时间为(20.2±8.9)min,导丝从进入股静脉至左心房所需的时间为(3.6±2.6)min。无导丝脱入右心房。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无残余分流、外周血管损伤、三尖瓣损伤及心脏穿孔等并发症。随访至术后6个月,均无封堵器脱落、残余分流和心包积液等并发症。结论:新型超声专用导丝可以在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精确定位,可安全、有效地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李萍 周奇 赵广智 王首正 张凤文 温彬 潘湘斌关键词: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图 经皮介入治疗 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一例 被引量:4 2024年 本文报告了首个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完成的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例。患者为82岁高龄女性,心脏起搏器电极脱位且电池电量耗竭,经评估需行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在单纯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成功完成,临床效果良好。 张道良 刘俊 江勇 欧阳文斌 赵广智 潘湘斌关键词:超声引导 心律失常 单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封堵左心耳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传统左心耳封堵术需使用放射线及造影剂,但部分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因合并肾功能不全等疾病需避免使用放射线及造影剂,本研究旨在探讨单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封堵左心耳治疗房颤的可行性。方法:于2017-09至2017-12,入选合并慢性肾脏病Ⅳ期房颤患者5例。5例患者平均年龄(68.40±7.31)岁,平均体重(71.81±12.33)kg,平均左心耳开口直径(24.21±3.25)mm,术前平均肾小球滤过率(21.75±6.29)ml/(min·1.73 m^2)。患者均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术后1、2、3、6个月于门诊随访,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5例患者均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完成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3.93±10.37)min,封堵器直径32/36 mm 2例,30/36 mm 1例,26/32 mm 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80±0.75)天,均顺利出院。平均随访2个月时,未发生封堵器脱落等手术并发症。结论:单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安全、有效。 赵广智 张凤文 郭改丽 谢涌泉 王城 刘垚 潘湘斌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经皮介入 慢性肾脏病 左心耳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治疗非中央区退行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5年 目的评估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非中央区退行性二尖瓣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4年2月在阜外医院接受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的非中央区退行性二尖瓣反流患者。根据瓣叶是否累及二尖瓣交界区,将患者分为累及交界组和不累及交界组。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结局和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并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研究主要终点为出院时手术成功率。结果共纳入59例非中央区退行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年龄(68.6±9.3)岁,其中女性23例(39%)。整体研究人群中,有78%(46/59)的患者为重度二尖瓣反流。不累及交界组42例,累及交界组17例。不累及交界组患者以A1/P1区病变为主,累及交界组患者以A3/P3区病变为主。2组患者的出院时手术成功率(93%比88%,P=0.95)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比6%,P=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累及交界组2例患者发生单瓣叶夹持,1例中转外科二尖瓣手术;累及交界组2例患者发生单瓣叶夹持,1例中转外科二尖瓣手术。全组随访时间为(15.5±10.3)个月,不累及交界组发生2例死亡和2例再住院,而累及交界组无患者死亡,仅1例患者发生再住院。结论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治疗累及交界的非中央区病变患者同样有效,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魏培坚 常钧科 马坚锐 赵广智 董靖 王城 张凤文 李世国 段福建 欧阳文斌 王首正 房芳 潘湘斌关键词:二尖瓣脱垂 二尖瓣反流 单纯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临床研究 杨滔 欧阳文斌 赵广智 郭改丽 张凤文 潘湘斌完全超声引导与放射线引导行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的对比研究 郭改丽 刘倩倩 欧阳文斌 张凤文 刘垚 邱旭 赵广智 邹孟轩 温彬 潘湘斌单纯超声引导经颈静脉封堵治疗婴幼儿房间隔缺损 被引量:10 2019年 回顾性分析2017年1至12月期间在阜外医院接受单纯超声引导下经颈静脉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2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单纯超声引导下经颈静脉ASD封堵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张大伟 潘湘斌 李萍 欧阳文斌 张凤文 刘垚 王首正 赵广智 鲁雯馨 逄坤静 舒畅关键词: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胸腔镜辅助超声引导房间隔缺损经胸封堵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胸腔镜辅助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经胸封堵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1~9月我院行胸腔镜辅助超声引导下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29(24.5~39.5)岁。研究其房间隔缺损病变特征、术中操作特点、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12例患者中有10例成功行胸腔镜辅助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2例中转胸腔镜辅助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成功行经胸封堵的患者缺损大小17~40(27.22±8.97)mm,使用的封堵器大小36(30~42)mm,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 d,术后无明显心率失常、出血、心包积液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6(3~10)个月。随访期间未见Ⅲ度传导阻滞,无封堵器脱落、无残余分流、无心包积液。结论胸腔镜辅助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经胸封堵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缺损直径较大、缺损边缘条件差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微创的手术选择。 龚丁旭 郑哲 赵广智 谢涌泉 张凤文 潘湘斌关键词:房间隔缺损 胸腔镜 超声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