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熙

作品数:7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建筑
  • 2篇教学
  • 2篇光环境
  • 2篇采光
  • 1篇地方院校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学科
  • 1篇阳光
  • 1篇院校
  • 1篇散射
  • 1篇色散
  • 1篇设计人才
  • 1篇设计人才培养
  • 1篇属支
  • 1篇水泥
  • 1篇水泥板
  • 1篇太阳
  • 1篇太阳光
  • 1篇体育
  • 1篇体育馆

机构

  • 7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金熙
  • 2篇胡隽
  • 1篇周红

传媒

  • 2篇中外建筑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山西建筑
  • 1篇建筑与环境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协同·联动·内化——建筑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2025年
绿色低碳、数字赋能对新时代建筑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现状分析当前建筑物理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以问题为导向,构建了“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协同,思政地图与知识图谱联动,技术科学与技术美学内化”的渐进式课程教学体系,从教学内容、课程资源、教学方法、课程思政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全方位探讨了教学改革的内容与实践。该探索旨在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金熙邓岸南胡隽朱虹
关键词:建筑物理教学改革
一种装配式建筑抗菌墙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抗菌墙体,涉及建筑装配墙体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墙体主体,墙体主体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还包括固定安装在连接板一侧表面的加强爪,两个加强爪之间固定安装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加...
张琬敏金熙赵新宇
一种解决建筑中采光不足问题的光补偿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解决建筑中采光不足问题的光补偿设备,包括太阳光聚光装置、导光装置、漫散射发光装置,太阳光聚光装置包括金属弧形面板、镀膜、金属支架、入光预处理装置,金属弧形面板安装在金属支架上,金属弧形面板内弧面设有镀...
何宇丰金熙倪宏程张硕李晨霞张儒剑
文献传递
基于混合采光模式的长株潭地区高校内廊式教学楼光环境优化研究
2025年
高校教学楼多为内廊式布局,这种布局因单侧采光,使得许多教室,尤其是北向教室的光环境欠佳。有效改善内廊式教学楼的光环境,是减少照明能耗、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必要手段。在分析并确定室内光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以湖南工业大学崇业教学楼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和模拟,归纳了长株潭地区高校内廊式教学楼的天然采光特征,并结合新型天然光导设备,构建了4种基于“天然采光+人工导光”的混合采光模式。研究表明,4种模式均能从照度、采光均匀度、采光系数、采光达标面积比、达标时长等方面高效提质内廊式教学楼的光环境,同时还可根据教室的不同需求侧重,合理选择适宜的混合采光模式,优化教室光环境的“量”与“质”。
金熙何宇丰郭俊明
关键词:评价指标光环境混合采光
光热性能导向下湘潭市小学体育馆空间形态多目标优化研究
2025年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校园体育场馆已成为学生运动、文娱活动的重要场所。以湘潭市小学体育馆为研究对象,在抽样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实测与模拟验证。研究选取设计要素长宽、净高、朝向、屋檐、窗墙比、层数位置作为设计变量,选取有效天然采光照度(UDI)、极热极冷周热辐射得热差值(RAD)、预测平均评价指数(PMV)作为体育馆室内光热环境评价指标,通过Ladybug Tools+Wallacei工具,采用遗传算法分析建筑形态参数对光热环境的影响,探究出建筑形态值域与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相适应的小学体育馆典型模型,为地区小学体育馆的设计提供思路。
黄智程金熙
关键词:夏热冬冷地区光环境热环境多目标优化
工艺融合导向下地方院校绿色建筑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4年
绿色低碳、数字赋能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对建筑人才输出主力军的地方院校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从能力目标、跨学科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建设、产学研共同体和人才培养质量长效评价机制等方面深入探索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协同的跨学科育人模式,旨在培养具备高阶绿色设计能力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提升人才竞争力,更好地为地方高质量建设与发展服务。
金熙朱虹胡隽
关键词:跨学科绿色建筑设计课程体系
历史文化建筑更新中的绿色节能研究——Revit杯获奖作品分析
2017年
在绿色生态意识普及的今天,具有绿色特征的历史文化建筑在城市更新中面临多重的挑战。通过剖析某设计竞赛获奖案例,总结了严寒地区历史文化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策略,通过建筑与场地的防风设计、天窗与高侧窗相结合的采光方式、围护结构保温和太阳能被动式采暖等具体的技术,引导出正确的绿色设计观。探讨了生态与文化、建筑与场地、技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金熙周红
关键词:历史文化建筑绿色节能被动式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