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方芳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医生
  • 2篇筛查工具
  • 2篇脐血间充质干...
  • 2篇全科医生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细胞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骨质疏松症
  • 2篇分化
  • 2篇干细胞
  • 2篇成骨
  • 2篇成骨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诱导分化
  • 1篇人脐
  • 1篇人脐血

机构

  • 5篇青岛大学

作者

  • 5篇郑方芳
  • 3篇杨乃龙
  • 2篇徐丽丽
  • 1篇李学达
  • 1篇刘兵
  • 1篇刘兵
  • 1篇王洪元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共培养方法诱导3种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比较被引量:4
2017年
背景:尝试创建更加类似于人体的微环境,从而可以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目的:观察与神经细胞共培养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采用Transwell共培养装置建立与神经细胞共培养体系,观察3种细胞的形态变化,在共培养四五天后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3种细胞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以单纯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1)3种间充质干细胞生长伸展,形成突起,并可互相形成连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表达率: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对照组中3种间充质干细胞均没有神经样形态结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阴性;(3)结果表明,神经细胞提供的共培养微环境对3种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均具有诱导和促进作用。
徐丽丽王洪元李学达刘兵郑方芳杨乃龙
关键词:干细胞分化共培养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神经细胞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纯化及成骨能力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在体外诱导脐血(umbilical cord blood)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研究在特定微环境下诱导脐血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方法。方法由人脐静脉获得MSCs.采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培养MSCs,应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诱导,观察MSCs的形态变化,未诱导组作为平行对照。利用倒置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碱性磷酸酶染色等方法研究脐血MSC增殖和分化情况。RT-PCR检测脐血MSCs胞成骨诱导后骨形态发生蛋白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诱导培养微环境中的脐血MSCs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后,长梭形细胞变成多角形、不规则形,局部细胞重叠生长,10d后细胞外渐可见方形,高折光性的结晶颗粒,开始呈现成骨细胞的特点,茜素红及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骨形态发生蛋白.2mRNA表达阳性。结论人脐带血MSCs可在体外诱导为成骨细胞,是研究骨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
徐丽丽郝秀仙郑方芳刘兵
关键词:成骨细胞诱导分化
全科医生如何便捷筛查骨质疏松症--门诊快速评估方法的探讨
目的 对常用的几种筛查骨质疏松症的方法进行比较,寻找能在门诊快速准确评估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方法 择取我院2015年8月~2015年11月门诊所收治的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或有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患者共325例,其中、男性10...
郑方芳杨乃龙
关键词:全科医生骨质疏松症筛查工具
胃饥饿素通过PI3K/AKT通路诱导成骨细胞的研究
目的探讨胃饥饿素(ghrelin)对成骨细胞诱导的影响,同时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方法选择小鼠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为研究对象,培养并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及其变化。分别将不同浓度的...
郑方芳
关键词:成骨细胞PI3K/AKT通路动物实验
全科医生快速筛选评估骨质疏松症方法的探讨
2017年
目的对常用的几种筛查骨质疏松症的方法进行比较,寻找能快速准确评估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门诊所收治的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或有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患者共325例,其中、男性105例、女性22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询问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女性加问绝经年龄)、是否有激素服用史、是否有脆性骨折史,并进行骨密度测定,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选取的5个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与骨密度因素均有相关性。不同危险因素与骨密度减少的相关性有所不同。按相关性从高到低排列为:性别>激素服用史>年龄>脆性骨折史。而在不同性别人群中,不同危险因素与骨密度减少的相关性也有所不同,女性为:年龄>绝经年龄>脆性骨折史>激素服用史,男性为:激素服用史>脆性骨折史>年龄。结论全科医生可运用询问性别、年龄、激素服用史、脆性骨折史等危险因素并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快速评估筛选骨质疏松症风险人群。
郑方芳杨乃龙
关键词:全科医生骨质疏松症筛查工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