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更生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D-CTA在破裂动脉瘤诊断及指导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3D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术(3D-CTA)在破裂脑动脉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7年6月采用介入手术治疗的4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了3D-CTA检查、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符合率;并对47例患者的介入栓塞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评价。结果:4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经DSA检查共发现51处动脉瘤,其中破裂出血47个,4个未破裂;3D-CTA检查共计发现动脉瘤48个,其中对大脑中动脉瘤、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脉络膜前动脉瘤、A1~A3段动脉瘤、椎动脉动脉瘤的检出率与DSA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均达到100%;漏诊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床突段动脉瘤各1个,与DSA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74%、93.33%、66.67%;3D-CTA诊断动脉瘤的结果与DSA的结果整体符合率为94.12%;4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术后进行动脉瘤栓塞效果评价,其中达到0级标准43个、达到1级标准8个;出现脑梗死2例,术中破裂出血2例;术后28 d及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mRS分级情况良好,术后28 d及术后3个月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72.34%、85.11%。结论:3D-CTA在破裂脑动脉瘤诊断中与DSA具有极高的符合率,因其具有检测时间短、无创等优势,在临床指导动脉瘤诊断及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 宣家龙雍成明杨代明安东束庆兵季更生黄录茂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 多排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手术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552例,其中有68例术前先后进行了超声和MSCT检查,分析其腹部MSCT诊断及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68例阑尾炎中MSCT诊断正确共67例(98.5%),超声诊断准确共54例(79.4%),MSCT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诊断(χ2=12.663,P=0.001)。结论 MSCT可提高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钱国旗徐启中杨彬季更生
- 关键词:阑尾炎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超声检查
- CT与MRI联合检查在经皮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讨CT与MRI联合检查在经皮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CT和MRI检查分析影像学特征,为内镜下腰椎髓核切除术提供方案。结果CT和MRI检查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变位置包含L3-424例、L4-539例、L5-S127例,均接受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符合率100%。其中中央型突出25例,旁侧型突出48例,孔外型突出17例。患者治疗后椎间隙高度、硬膜外压痕矢径、硬膜外压痕纵轴、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JO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椎间盘面积/椎管面积、椎间盘至黄韧带距离、椎管中位线宽度、椎间盘中位线宽度以及椎板夹角与术后恢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联合MRI扫描可准确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杨鸿儒季更生姚鹏飞陈君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加热对比剂在泌尿系统疾病患者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加热对比剂在泌尿系统疾病患者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52)。分别使用接近人体体温(37℃)和正常室温(15℃~22℃)的两种对比剂。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基线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泌尿系统疾病患病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及其附件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泌尿系统疾病患病情况、不同器官系统有关(P<0.05)。结论 加热对比剂在增强CT扫描中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张璐陈霜林陆兆祥季更生
- 关键词:对比剂泌尿系统疾病
- 多层螺旋CT检查直肠癌患者与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CT表现及标准化护患沟通模式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CT检查的8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行CT检查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沟通模式干预,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护患沟通模式干预。观察两组检查配合度、图像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CT检查显示80例患者中T分期≤T2期为24例,T3期为25例,T4期为3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检查配合度比较(95.00%vs 80.00%),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比较观察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95.00%vs 77.50%)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可从影像学方面为临床提供了丰富的肿瘤信息,为诊断直肠癌T分期提供依据,标准化护患沟通可提高检查配合度及保证图像质量。
- 陈霜林季更生朱明英钟华张璐卢业才
- 关键词: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