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阚东方

作品数:10 被引量:128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代谢
  • 3篇黄芪甲苷
  • 2篇心脏
  • 2篇血管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反
  • 2篇炎症反应
  • 2篇鼠肝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内皮
  • 1篇代谢组学
  • 1篇代谢组学研究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心脏
  • 1篇动物组织
  • 1篇心血管

机构

  • 9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高...
  • 1篇山东医药技师...
  • 1篇泰安市中医医...

作者

  • 9篇阚东方
  • 4篇李运伦
  • 3篇武继彪
  • 3篇杨雯晴
  • 2篇韩晓春
  • 2篇季旭明
  • 1篇王世军
  • 1篇张蕾
  • 1篇王彦芳
  • 1篇陈倩
  • 1篇王媛
  • 1篇李静
  • 1篇杨彬彬
  • 1篇郑志娟
  • 1篇崔宁
  • 1篇裴可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Piezo1在不同周龄ApoE^(-/-)小鼠中的表达水平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明ApoE^(-/-)小鼠中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的表达变化及Piezo1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用24只SPF级8周龄雄性ApoE^(-/-)小鼠为模型组,24只SPF级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喂饲,于高脂饲料干预的第12、14、16和18周,每组各处死6只小鼠,检测小鼠主动脉病理情况、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Piezo1的表达。进一步选用SPF级8周龄Piezo1^(flox/flox)Cdh5-Cre^(+)/ApoE^(-/-)(以下简称Cre^(+))小鼠与Piezo1^(flox/flox)Cdh5-Cre-/ApoE^(-/-)(以下简称Cre-)小鼠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2周,从小鼠病理染色、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前列环素I_(2)(prostaglandin I_(2),PGI_(2))、血栓素A_(2)(thromboxane A_(2),TXA_(2))和离体血管环张力等多方面检测Piezo1缺失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通过对高脂饲料喂养不同时间的小鼠进行观察显示,模型组小鼠主动脉斑块较正常组逐渐加重;血脂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eNOS与PGI_(2)的含量降低(P<0.01),ET-1与TXA_(2)含量增多(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主动脉斑块组织中内皮细胞完整性受损,Piezo1的表达较正常组升高,但随着高脂饲料喂养周时的延长,模型组小鼠Piezo1的荧光强度及m RNA水平逐渐下降。通过Pe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显示,Piezo1与小鼠内皮功能相关指标eNOS和PGI_(2)表达呈正相关,与ET-1和TXA_(2)表达呈负相关(P<0.01)。Piezo1表达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有较强相关性。进一步在基因敲除小鼠中观察到,Cre^(+)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较Cre-小鼠显著降低(P<0.01);Cre^(+)小鼠血清eNOS和PGI_(2)含量较Cre-小鼠显著减少(P<0.05,P<0.01),TXA_(2)含量较Cre-小鼠显著增加(P<0.05)。血管细胞活力检测观察到Cre^(+)小鼠细胞活力较Cre-小鼠显著减弱(P<0.01)。小鼠离体主动脉张力
宋月月刘佳丽刘德坤阚东方李运伦杨雯晴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
黄芪及其拆分组分对大鼠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  从细胞水平观察黄芪及拆分组分对能量代谢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方法,探索黄芪及拆分组分发挥温热效应的作用途径,验证项目组提出的中药性味理论假说,探讨黄芪性味药理学功效的物质基础,为阐释中药性味的...
阚东方
关键词:能量代谢
ω-3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25年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由于脂质代谢失常而引起的血管内膜慢性炎症性疾病。ω-3脂肪酸(ω-3 FA)是一种可以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积极抗炎作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α亚麻酸(ALA)。ω-3 FA及其衍生物,包括消退素、保护素和噬消素等,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炎作用,干预AS病程。DHA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分化为泡沫细胞、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促进脂滴脂解、抑制泡沫细胞形成等途径发挥抗炎作用,其衍生物如消退素D1(RvD1)、RvD2等可激活特定信号通路,增强巨噬细胞自噬和吞噬作用,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改善AS斑块稳定性。EPA及其衍生物消退素E1(RvE1)可调节巨噬细胞胆固醇稳态,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可通过与内皮细胞及高密度脂蛋白的相互作用发挥抗炎作用。DHA联合EPA可降低AS患者的血浆胆固醇水平,减少血管炎症反应,有助于增强AS斑块的稳定性。ALA及其衍生物可通过调节胆固醇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发挥抗AS作用。尽管ω-3 FA及其衍生物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干预AS,但其在AS治疗中的最佳剂量、形式及联合应用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未来可从不同ω-3 FA及其与其他活性成分的协同作用机制、基于基因层面的研究等方面入手,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开发更高效的ω-3 FA制剂,并开展长期大规模临床跟踪研究,以规范其在AS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李小彤王丹阳杨雯晴彭世靖阚东方
关键词:Ω-3脂肪酸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巨噬细胞内皮细胞脂质代谢
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研究现状与趋势,为今后中医药防治AS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中1999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期间关于中医药治疗AS的相关文献进行图谱绘制和分析。结果:CNKI数据库纳入文献4183篇,WOS核心数据库纳入文献1040篇。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分别是杨关林和ZHANGLei、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是辽宁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证型、临床研究、作用机制研究,近期研究热点在肠道菌群、炎症反应、巨噬细胞。结论:中医药治疗AS机制研究发展迅速,但临床研究方面仍缺少高质量临床试验研究。
张美张蕾杨雯晴武继彪阚东方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发文量中医证型肠道菌群炎症反应
从激素水平探讨参苓白术散渗湿机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血清VIP、ADH、ALD的影响,从激素水平探讨参苓白术散的渗湿机制。方法:采用高脂低蛋白饮食加力竭游泳法复制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水负荷实验评价模型,ELISA法检测参苓白术散对模型大鼠血清VIP、ADH、ALD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的水负荷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大鼠,参苓白术散干预后,水负荷指数显著下降(P〈0.05),尿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VIP、ADH、ALD明显降低(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对于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具有渗湿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血清VIP、ADH、ALD水平有关。
王彦芳崔宁韩晓春杨彬彬阚东方季旭明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VIPADHALD
黄芪甲苷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肝脏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究黄芪甲苷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肝脏代谢的调控作用,分析黄芪甲苷抗AS的代谢途径。方法:ApoE小鼠进行高脂饮食建立AS模型,造模14周,同周龄C57BL/6Cnc小鼠作空白组进行对照。造模成功后按每组1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芪甲苷组(4 mg/kg)。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连续给药12周。给药结束后对小鼠肝脏组织样本中内源性物质进行相对含量测定,总体分析黄芪甲苷对AS小鼠肝脏的代谢调控机制。结果:PCA、OPLS-DA分析结果均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显著分离,黄芪甲苷组与模型组之间显著分离,与AS小鼠比较,经AsⅣ治疗后有8个差异代谢物水平逆转,分别是甘油-3-磷酸、十二烷酸、DL-2-氨基己二酸、亚油酸乙醇胺、5,2’-O-甲基胞苷、3-丁酸、β-高脯氨酸、α-胍基戊二酸,其中富集的脂质代谢中甘油脂代谢(甘油-3-磷酸),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十二烷酸),氨基酸类代谢中的赖氨酸生物合成代谢(DL-2-氨基己二酸)与AS密切相关。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调控AS小鼠甘油脂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及赖氨酸生物合成代谢延缓AS的进展,甘油-3-磷酸、十二烷酸、DL-2-氨基己二酸是其抗AS作用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孔祥琳李运伦阚东方吕琴张雅琪武继彪
关键词:黄芪甲苷动脉粥样硬化肝脏代谢组学
黄芪甲苷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2
2021年
黄芪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效,不仅用于肺脾气虚、脾虚泄泻等证候,大剂量使用还可用于中风、胸痹等疾病,发挥补气活血功用。由于黄芪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多样,其发挥补气活血的主要作用物质基础目前尚未明确。黄芪甲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几年,国内外对黄芪甲苷的研究越来越多,报道显示,其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低血糖、利尿、抗衰老和抗疲劳等药用价值,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中,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包括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此类疾病严重威胁人类,是全球主要的病死原因。目前以西药治疗为主,不良反应多,远期效果预后不佳。中医认为气血失衡是该类疾病基本病机,气虚血瘀型较为常见,常采用益气活血之法,气血以流,经络所通。目前,黄芪甲苷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已进行了多项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综述近年黄芪甲苷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发挥的药理活性,为探求黄芪甲苷是否是黄芪补气活血主要作用物质基础寻找理论依据,也为创新中医中药的药物研发奠定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孔祥琳吕琴李运伦阚东方裴可卜庆丰张雅琪武继彪
关键词:黄芪甲苷心血管脑血管补气活血现代药理作用
一种动物组织透明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物组织透明化方法,属于动物组织观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麻醉动物、向动物心脏依次灌注心脏灌注液和组织固定液;然后解剖并分离动物组织;2)将骨骼组织置于脱钙溶液中脱钙5~12d获得脱钙后的...
夏明峰相珊郑志娟阚东方李静李运伦
文献传递
黄芪甲苷对复合水饮内停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水饮内停大鼠心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SD大鼠采用肩胛区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加气管置管复合干预因素建立上焦水饮内停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组(芪苈强心胶囊),另设立正常组作为对照,每组10只大鼠。分别给予等体积羧甲基纤维素钠(0.5%),黄芪甲苷(20,40,80 mg·kg^(-1)·d^(-1)),芪苈强心胶囊(1 g·kg^(-1)·d^(-1))灌胃,持续给药2周,通过大鼠体重(BW),心重指数(HWI),左心室质量指数(LVWI)观察心肌肥厚程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和胶原容积分数(CVF)观察心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大鼠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肌酸激酶(CK)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W显著降低(P<0.01),HWI和LVWI显著增高(P<0.01),心肌肥厚较为明显,LVEF,LVFS显著降低(P<0.01),心肌CVF及血浆CK明显增高(P<0.05,P<0.01),心肌病理损伤较为明显;给药干预后,黄芪甲苷(40,80 mg·kg^(-1)·d^(-1))剂量组大鼠BW明显增高(P<0.05),HWI,LVWI明显升高降低(P<0.05,P<0.01),可以有效缓解心肌肥厚,且升高模型大鼠的LVEF及LVFS(P<0.05),改善心脏功能,模型大鼠的CK,CVF明显降低(P<0.05),减轻心肌病理损伤。结论:黄芪甲苷可以通过抑制上焦水饮内停大鼠心肌纤维化、降低左室厚度、改善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发挥保护心脏的作用。
陈倩季旭明阚东方韩晓春王媛于婉晨王世军
关键词:黄芪甲苷心脏保护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