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艳玲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地热资源
  • 2篇地下水
  • 2篇断陷
  • 2篇断陷盆地
  • 2篇盆地
  • 1篇地热流
  • 1篇地热流体
  • 1篇地热资源评价
  • 1篇地下水位
  • 1篇地下水位动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地质灾害易发...
  • 1篇点源
  • 1篇水化学
  • 1篇水化学特征
  • 1篇水位动态
  • 1篇水质
  • 1篇水质评价
  • 1篇水质现状

机构

  • 7篇吉林省地质调...
  • 1篇吉林省第五地...

作者

  • 7篇孙艳玲
  • 5篇王雅男
  • 4篇张丽玲
  • 1篇张敏
  • 1篇张玉珊
  • 1篇王杰平

传媒

  • 7篇吉林地质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平面连续点源模型模拟某尾矿库中铜、锌、铅的迁移情况
2018年
地下水污染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本文对某湿排尾矿库现库内存水进行检测,选取特征污染物Cu、Zn、Pb,并模拟库底防渗层局部渗漏的情况,利用解析法,选择平面连续点源模型作,结合当地地质状况及水文地质状况,对污染物的扩散情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Cu、Zn、Pb在模拟情况下的最远距离将小于25m,对于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小。
朱时佳孙艳玲张丽玲
关键词:
伊舒断陷盆地(伊通段)地热流体评价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通过分析伊舒断陷盆地(伊通段)地热流体样品,确定了区内地下水化学特征,并从理疗、农灌、结垢性等方面对地热流体质量进行了评价。同时,通过检测结果确定了地热水具有油田卤水特征和火山温泉水特征,并对此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为伊通满族自治县地热资源科学、合理地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朱时佳孙艳玲王雅男朱彤
关键词:地热流体水化学特征地热资源评价
伊舒断陷盆地(伊通段)地热资源储量计算被引量:2
2021年
伊舒断陷盆地(伊通段)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近年来成为吉林省新能源研发的重点对象。根据本区水文地质特征、构造特征及物源补给条件,将工作区划分为两个地热田及一个空白区,两个地热田分别为马鞍山地热田、三家子地热田。查明两个地热田地热资源储量,对伊通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主要通过热储法计算资源储量,得出本区地热资源总储量为3.60×10^(15) kJ。储量较为丰富,可用于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孙艳玲朱时佳王雅男朱彤
关键词:地热资源储量计算
吉林永吉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结合研究区的野外地质调查资料,采用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综合指数法,选取6项评价指标,利用MAP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地质灾害程度进行计算评价和分级区划,依据危害程度将其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和不易发四个区。结果显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分布在公路交通沿线,采石场以及人类工程活动较集中地区,本次评价结果可为地质灾害的防治规划提供依据。
王雅男孙艳玲张丽玲张敏
关键词:地质灾害
吉林省永吉县水质现状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永吉县位于吉林省中东部,地处松嫩平原向长白山过渡地带,是吉林市五个下辖县之一,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当地的水质状况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对当地农业及生态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通过对当地地表水及地下水的采样测试,根据国家相关水质质量标准,综合评价了当地的水质现状。结果表明,县内地表水上游水质多数符合Ⅱ类水标准,下游水质不容乐观;地下水中潜水水质以Ⅳ类水为主,其次为Ⅱ类水,承压水以较差的Ⅳ类水为主,且分布面积较大。
孙艳玲王雅男张丽玲张玉珊
关键词:水资源水质评价
吉林省西部地区地下水越层污染问题现状浅析
2022年
吉林省西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下水作为该区的主要用水水源,水质情况直接影响到该区的生产生活及经济发展。目前,该区潜水水质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深部承压水也因越层污染而受到一定影响。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吉林西部地下水越层污染现状展开,共计测试水样73组,结果表明,该区第四系泰康组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已受到越层污染影响,样品中氟化物、氨氮、砷、氯化物及铝组分等均超标。
王雁海王杰平孙艳玲
关键词:背景值综合污染指数地下水
乾安县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2020年
依据乾安县2006至2016年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资料,分别选择潜水观测井和承压水观测井进行研究,总结出研究区潜水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为降雨渗入-径流-蒸发型,承压水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为越流-径流型、径流-开采型和开采型。潜水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受气象等自然因素影响明显,承压水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受开采人为因素影响明显。近十年来,研究区地下水位呈现整体下降,特别是在集中开采区,地下水位降幅最大。研究结果可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王雅男孙艳玲张丽玲
关键词:地下水位动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