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美君

作品数:29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中医
  • 4篇META分析
  • 3篇血管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3篇中医药
  • 3篇
  • 3篇勃起
  • 3篇勃起功能
  • 3篇勃起功能障碍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血管病
  • 2篇抑郁
  • 2篇通路
  • 2篇头痛
  • 2篇偏头痛
  • 2篇中医药干预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液

机构

  • 24篇成都中医药大...
  • 13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仁寿县人民医...
  • 1篇四川省骨科医...
  • 1篇眉山市第二人...
  • 1篇成都市金牛区...

作者

  • 24篇刘美君
  • 13篇杨东东
  • 5篇金硕果
  • 4篇孙鸿辉
  • 3篇梁静涛
  • 3篇张培海
  • 3篇杨芳
  • 2篇方妤
  • 2篇史敏
  • 2篇尹海燕
  • 1篇赵欢
  • 1篇张玉东
  • 1篇徐进
  • 1篇张勇
  • 1篇徐磊
  • 1篇张怀亮
  • 1篇刘福友
  • 1篇侯小林
  • 1篇李永红
  • 1篇陈卫银

传媒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广西医学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国际神经精神...
  • 1篇中医学
  • 1篇四川省医学会...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基于铁死亡相关的信号通路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2025年
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病变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帕金森病患者数量也在增加。PD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和路易体的堆积,近年来,铁死亡作为非凋亡性细胞死亡方式,被发现与PD病理发展密切相关。PD是中医中的颤证,其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中医药也越来越多应用于PD的治疗,研究发现中药通过调控铁死亡通路治疗PD具有可观的效果,这可能与抗氧化应激、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有关。中医药可能通过调节Nrf2因子相关通路、p53/SLC7A11通路、ACLS4/GPX4通路和调节NCOA4介导的铁自噬来抑制铁死亡治疗PD。PD is a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with an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disease, an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is increasing as the global population ages. The main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PD are the damage of dopaminergic neuron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Lewy bodies, and in recent years, ferroptosis, as a non-apoptotic cell death mode, has been foun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at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PD. PD is a fibrillation syndrom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basic pathogenesis is liver wind internal movement, tendon and vein dystroph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lso increasing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PD, and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considerable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PD by regulating the ferroptosis pathway,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antioxidative stress and protection of neurons from damage. TCM may inhibit ferroptosis in the treatment of PD by modulating the Nrf2 factor-related pathway, p53/SLC7A11 pathway, ACLS4/GPX4 pathway, and regulating NCOA4-mediated iron autophagy.
杨叶刘美君张井莹左凤萍朱思佳邓鑫敏梁静涛
关键词:帕金森通路
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意识障碍一例被引量:1
2021年
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于1962年由C.Miller-Fisher首先描述,该病以单侧肢体发作性不自主抖动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发作期间多不伴有意识障碍。发病机制目前较公认的为低灌注理论。我们报道1例合并意识障碍的LS-TIA,经规律药物治疗后症状未缓解,与家属充分沟通后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症状缓解,未再发作。
李启正杨东东刘美君祝梦婷金硕果孙鸿辉
关键词: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分期运动疗法辅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分期运动疗法辅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纳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11例,其中对照组49例、治疗组62例,均采用规范药物治疗联合针灸治疗手段,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再增加面部分期运动疗法辅助治疗。两组在治疗后2、3、4周分别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FDI)进行分级和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随着时间推移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治疗后第2周,两组H-B分级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第3、4周,观察组H-B分级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4周后疗效评定观察组总有效率(98.4%)明显优于对照组(85.7%)(P<0.05)。两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评分(FDIP)和社会生活功能评分(FDIS)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期运动疗法可以提高瘫痪面肌的恢复速度,缩短病程。
朱婵刘美君
关键词:运动疗法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
基于胶质淋巴系统探讨“毒损脑络”被引量:13
2020年
络脉是经脉系统的分支,具有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的作用,在支持气血运行方面呈现双向流动的特性,具有物质交换和新陈代谢的功能。脑为诸阳之会,脑络纵横交错,脑络渗灌气血以充实脑髓并敷布阳气以温煦脑神,为"脑主神明"提供物质基础和源动力。病理情况下脑络不通,毒邪内生,而致"毒损脑络"。"毒损脑络"病机学说不仅应用于中风病机研究中,而且拓展到痴呆等其他脑病中,推动了中医脑病病机理论的发展。新近发现脑内存在"胶质淋巴系统",是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脑脊液-脑间质液的交换流动系统。胶质淋巴系统把脑脊液中的葡萄糖、脂质、电解质和载脂蛋白E等营养物质和神经活性物质运送到脑组织,也能清除脑内代谢产物(如乳酸)、可溶性蛋白(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和异物,这是维持脑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液体流动系统。胶质淋巴系统的发现为神经系统疾病病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可能成为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干预的新靶点。作为脑内广泛分布的代谢废物排出途径和物质运送系统的胶质淋巴系统可能是"脑络"病变的生物学基础,是中西医对"毒损脑络"认识的交叉点,从胶质淋巴系统探析"毒损脑络",有可能为揭示"毒损脑络"的现代内涵提供新的靶点。
金硕果刘福友杨东东尹海燕刘美君杨芳孙鸿辉陈卫银
关键词:络脉毒损脑络
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的Meta分析
2020年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等英文数据库,纳入所有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为1995年1月—2020年3月,并对纳入文献进行信息录入、质量评价,应用ReviewManager5.3进行Meta分析,通过Meta分析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率,用漏斗图评估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共检索文献611篇,本次研究共纳入15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总效应值合并,提示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55,95%CI(2.54,4.96),Z=7.43(P<0.00001)],漏斗图显示左右基本对称,提示发表偏倚较小。结论:在治疗上,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但纳入研究的文献样本量不够大,有待于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的验证。
廖阳刘美君晏亨妮蔡君洁杨东东
关键词:中成药中西医结合META分析
人工智能技术在帕金森病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2025年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而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帕金森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本文将从帕金森病的诊断、监测和评估、治疗方法三个方面切入,对不同人工智能技术在帕金森病诊治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了解其原理、分析其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Parkinson’s disease is a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that brings significant impact on patients’ lives. And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has provided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In this paper, we will summarize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AI technologi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from three aspects, namely, diagnosis,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ir applic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o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周琬霖刘美君杨东东
关键词:帕金森病人工智能
还少丹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90例临床研究
目的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代表AD的极早期阶段,以记忆障碍为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特征,AD的发展使不可逆的过程,患者诊断为AD时往往已经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而对MCI...
赵欢史敏杨东东刘美君
醒脑静注射液对多发性梗死性痴呆疗效的Meta分析
2020年
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醒脑静注射液对多发性梗死性痴呆的疗效。方法:电脑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于醒脑静注射液对多发性梗死性痴呆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其进行了Meta分析,采用的软件为由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Man5.3。结果:7个随机对照试验被纳入,患者数量总共为462例,分析显示,醒脑静注射液并辅以西医常规治疗的方法相对于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方法,可以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3.61,95% CI(0.64~20.51),P<0.000 01];此外,醒脑静注射剂可改善智力状态,MMSE评分(MD=5.22,95%CI:4.56-5.87,P<0.000 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MMSE评分。
罗怡刘美君尹小琴殷丽杨东东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多发性梗死性痴呆
他汀类药物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一项伞形综述
2025年
目的:对他汀类药物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形成一项伞形综述,以期为临床他汀类药物治疗ED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各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9月12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WOS、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所有关于他汀类药物干预ED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并使用PRISMA 2020、AMSTAR 2、GRADE系统分别对所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与总结。结果:共纳入4篇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AMSTAR 2评价结果:1篇为低质量文献,其余3篇为极低质量;PRISMA 2020评价结果:4篇纳入文献平均分为29分,均为中等质量,存在部分缺陷,4篇文献42项完全符合条目比例为52.38%~80.95%;GRADE系统工具评价结果:结局指标共11项,中级证据仅1项,其余均为低级、极低级证据,无高级证据。结论:他汀类药物对于临床治疗ED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当前相关系统评价研究的质量较低,在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及证据质量存在一定缺陷,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验证以提供更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指导临床。
李泽张培海刘美君张焘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勃起功能障碍GRADE
基于机器学习的面部运动神经传导检查数据的研究及应用
2020年
为初步研究面部运动神经传导检查数据,提出运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分析,找出相关性最高的特征值,以研究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及探讨临床诊断预测的可能性。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0个月的肌电检查报告共2352份数据,筛选符合标准的575份报告,制作数据集,利用编程的方式对其检查数据和报告结论进行量化分析,分别建立KNN、逻辑回归、随机森林、stacking算法模型,经过调参选取正确率最高的模型进行特征提取以研究其主要影响因素及研究临床判读预测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一方面在肌电图临床判读中随机森林算法正确率达到92.69%,精度为92.78%,召回率为100%,与逻辑回归相比较P值为0.04271,与KNN相比较P值为0.00745,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即随机森林模型最适合于面部运动传导神经检查数据分析。另一方面,运用随机森林方法提取特征值,能够更加清晰迅速地找出影响面部运动神经病变的最主要因素。通过机器学习挖掘数据,得出影响面部运动神经传导检查的主要因素为颞支右侧波幅数据和颊支右侧波幅等8个特征点,并提出可使用临床获得的数据集进行判读预测并通过随机森林选取主要的特征点,具体以减少临床操作时检查点位的形式达到缩短单人检查时间的目的。
唐雨奇李则辰杨东东金硕果刘美君李永红
关键词:面部神经肌电图特征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