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氢青蒿素联合七氟醚调控PERK/CHOP通路对乙型脑炎病毒NS1蛋白诱导的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是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因,其感染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因此,迫切需要阐明其作用机制。治疗神经性疼痛的药物由于其不良反应多、疗效不佳等原因,寻找新的治疗药物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首先使用JEV感染小鼠,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分析病原分布;检测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检测大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实验探究了NS1、PERK、CHOP相关通路蛋白表达。随后我们选用了双氢青蒿素联合七氟醚的治疗方案,并对其疗效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显示,JEV感染后,荧光标记病毒周围大量小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元细胞坏死,小鼠MWT和TWL明显下降,脑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损伤,SOD和CAT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NS1、PERK、CHOP表达明显上调。双氢青蒿素联合七氟醚治疗后,小鼠脑组织病理损伤显著缓解,且氧化损伤被抑制,小鼠MWT和TWL明显上升,NS1、PERK、CHOP表达明显下调。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双氢青蒿素联合七氟醚可通过PERK/CHOP通路抑制神经元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进而发挥其神经病理性疼痛保护作用。本研究阐述了JEV感染机制,同时预估了JEV中的NS1蛋白具有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
- 罗琼彭思思罗晶
- 关键词:双氢青蒿素七氟醚乙型脑炎病毒神经病理性疼痛
- 重视混合性认知损害的临床研究与诊治被引量:2
- 2022年
- 混合性认知损害的概念是在混合性痴呆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内涵较后者更广泛,强调认知功能损害还未发展到痴呆的临床早期阶段。近年来,痴呆的研究重心前移至"痴呆前阶段",且更加关注血管因素在认知损害中的作用。血管危险因素和脑血管病具有一定的可干预性,因此,重视对混合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早期识别,加强对血管性因素在认知功能损害中的研究与干预,对于痴呆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章军建彭思思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危险因素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痴呆
-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血液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7年
-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涵盖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CIND)到血管性痴呆(VaD),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干预性,筛查VCI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可为VCI的早期防治提供新的依据,本文对近年来的VCI血液标志物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彭思思章军建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生物标记物
- 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认知损害患者的血清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
- 彭思思章军建
-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AI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性认知障碍的AI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系统。首先进行数据采集,并构建数据集;然后进行预处理;并划分出训练集和验证集;接着对预处理后的脑血管病患者临床症候文本数据进行特征筛选;然后构建VCI评估模型...
- 章军建 樊凡 何楚 蒋究 宋颢 徐志鹏孙冬吕东蔚 何昊瀛彭思思 曹婧 徐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人群血清羰基化合物代谢组与认知障碍相关性的研究
-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人群中血清羰基化合物代谢谱改变,并探讨其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这是一项横断面研究,我们通过颈动脉多普勒彩超检查及病史询问,纳入5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45例健康受试者(50~75岁,初中文化...
- 吴冬梅章军建彭思思吴艳红
- 关键词:羰基化合物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清
- 一种血管性抑郁识别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管性抑郁识别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待测者的血浆样品,对所述血浆样品进行预处理,得到处理后血浆样品结果;对所述处理后血浆样品结果进行LC‑MS/MS检测,获得血浆蛋白定量信息;通过差异倍数和T检验...
- 彭思思章军建尚骏徐志鹏兰柳逸何昊瀛
- 一种血管性抑郁识别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管性抑郁识别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待测者的血浆样品,对所述血浆样品进行预处理,得到处理后血浆样品结果;对所述处理后血浆样品结果进行LC‑MS/MS检测,获得血浆蛋白定量信息;通过差异倍数和T检验...
- 彭思思章军建 尚骏 徐志鹏 兰柳逸 何昊瀛
- 不同弗明汉血管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评价不同弗明汉血管危险因素与中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5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体检中心普查的中老年人71例,分别采用弗明汉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评分(FCVDRP)、弗明汉10年卒中风险评分(FSRP)和弗明汉10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险评分(FCHDRP)进行血管负荷评估,并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DST)评估其认知功能。分析不同弗明汉血管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1)校正受试者的受教育年限后,三种评估方式均可观察到,随着血管负荷评估分值增高,受试者的MMSE评分[FCVDRP:低危组(28.29±1.38)分、中危组(27.40±1.73)分、高危组(26.72±1.93)分;FSRP:低危组(28.00±1.60)分、中危组(26.26±2.46)分、高危组(27.2±2.04)分;FCHDRP:低危组(27.74±1.73)分、中危组(27.46±2.00)分、高危组(27.18±1.59)分]和DST得分[FCVDRP:低危组(29.24±5.54)分、中危组(26.50±7.52)分、高危组(26.72±6.76)分;FSRP:低危组(30.09±5.61)分、中危组(25.11±7.55)分、高危组(23.53±5.60)分;FCHDRP:低危组(30.37±6.41)分、中危组(25.46±6.76)分、高危组(26.82±5.99)分]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偏相关分析显示,FSRP评分与MMSE评分、DST评分显著相关(r=-0.249、-0.291,均P〈0.05)。结论多种血管负荷聚集可加重中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与弗明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弗明汉冠心病危险因素相比,弗明汉卒中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更强。
- 彭思思章军建谢祎吕东蔚
- 关键词:血管危险因素
-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AI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性认知障碍的AI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系统。首先进行数据采集,并构建数据集;然后进行预处理;并划分出训练集和验证集;接着对预处理后的脑血管病患者临床症候文本数据进行特征筛选;然后构建VCI评估模型...
- 章军建 樊凡 何楚 蒋究 宋颢 徐志鹏孙冬吕东蔚 何昊瀛彭思思 曹婧 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