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阳晓娟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护理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射频
  • 1篇导管射频消融
  • 1篇导管射频消融...
  • 1篇动脉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态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手术
  • 1篇心脏手术患者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闭式
  • 1篇胸腔闭式引流
  • 1篇胸腔闭式引流...
  • 1篇胸腔引流

机构

  • 5篇中山市人民医...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5篇阳晓娟
  • 2篇苏建薇
  • 1篇叶红雨
  • 1篇梁清梅
  • 1篇聂芳
  • 1篇张倩

传媒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系统检索和评价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维普期刊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纳入关于心脏手术患者POD的风险预测模型临床研究。研究人员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按照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涉及15个POD风险预测模型,建模样本量范围为130~5718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80~0.932。纳入模型中最常见的预测因子为:年龄、射血分数、ICU住院时间、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BMI、出血量、术中输血、脑血管疾病史。其中9篇文献整体适用性较好,均具有偏倚风险,偏倚风险主要源于部分文献存在样本量较小、不恰当的变量选择方法、未报道缺失数据处理、缺乏内部验证或外部验证等因素。结论心脏手术患者POD风险预测模型整体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校准性和区分度,但也存在显著的方法学缺陷和高偏倚风险。
郭畔旭阳晓娟李晓婉徐文琪李思思安详王培席聂芳
关键词:心脏手术术后谵妄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护理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15例心房颤动实施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结果:除2例患者发生无症状肺静脉狭窄外,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对于实施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正确辨别并发症,可全面改善患者预后以及生活质量。
苏建薇梁清梅阳晓娟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护理
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177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8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加强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机脱机时间、卧床时间、ICU停留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加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缩短恢复时间,改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缓解疼痛程度,提高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苏建薇阳晓娟张倩叶红雨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心理状态
一种胸腔引流成分智能监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成分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光谱分析仪以及引流仓,光谱分析仪上设有:光学检测模块;主控芯片;输出单元;供电单元;光谱分析仪的一侧设有检测区,引流仓的一侧设有能伸入检测区的检测端,检测端上设有供引流液进入...
阳晓娟付四毛
预防无损伤针针刺伤器材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维护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在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维护时,将预防无损伤针针刺伤器材应用其中,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在2023年8月~2024年8月选取本院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所在科室的患者60例。将预防无损伤针针刺伤器材应用其中,对比其实施前后护士的针刺伤率、护士对针刺伤的心理恐惧度、患者的舒适度。结果:维护后,拔针次数156次,无发生针刺伤,概率为0;维护前的拔针次数96次,发生针刺伤3次,概率为3.13%,实施后更优,P<0.05。通过实施维护之后,护士对发生针刺伤的心理恐惧度为34.00%,比实施前的87.00%更优,P<0.05。通过实施维护之后,患者的舒适度为96.67%,比实施前的75.00%更优,P<0.05。结论:将预防无损伤针针刺伤器材应用其中,拔针时使护士针刺伤减少,减少其针刺伤的心理恐惧度,同时对患者的舒适度进行提升。
方丹王玲英阳晓娟刘莎周沙孙云妹陈娟妹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