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
-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纳帕海农田土壤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被引量:1
- 2017年
- 为弄清不同季节纳帕海农田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选取代表性农田于干季和湿季采用梅花点法选取上(0~20cm)、下(20~40cm)两层土壤,结合环境因子探讨其对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提取土壤总DNA,对amoA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并结合冗余分析法分析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丰度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确定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速效磷、速效钾及硝态氮含量在湿季上层土壤中均最高,分别为70.79g/kg、2.90g/kg、389.04mg/kg、78.84mg/kg、768.92mg/kg和49.04mg/kg;干季上层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为最高,分别为1.33g/kg和15.13g/kg。经高通量测序,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为农田土壤氨氧化细菌的优势菌属,Nitrosospira-sp.-Nsp2和uncultured-Nitrosospira-sp.为主要优势氨氧化细菌,土壤氨氧化细菌多样性表现为干季上层>湿季上层>湿季下层>干季下层。结合冗余分析,影响干季农田上层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影响程度分别为速效磷>全氮>亚硝态氮,对于干季下层土壤则是铵态氮>亚硝态氮>全钾>硝态氮>全磷;湿季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明显受多种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
- 彭淑娴陆梅王震任玉连范方喜李冬梅
- 关键词:农田氨氧化细菌高通量测序环境因子
- 一种植物多效抗逆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多效抗逆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改性载体30‑40份、沸石粉20‑30份、草木灰5‑10份、复合氨基酸5‑7份、海藻提取物5‑10份、腐植酸15‑25份、甜菜碱3‑5份、鼠李糖脂2‑...
- 宋娅丽赵洋毅侯磊王克勤徐其静王震徐红运
- 西南高山峡谷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多情景模拟
- 2025年
- 【目的】分析西南高山峡谷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和不同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演变规律,能够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未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国土地覆盖数据集(CLCD)分析区域内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运用InVEST模型评估2002—2022年西南高山峡谷区4种生态系统服务(产水量、碳储存、生境质量和土壤保持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利用PLUS模型模拟2032、2042、2052年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结合InVEST模型评估未来不同情境下西南高山峡谷区4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演变规律。【结果】①2002—2022年西南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均占总面积的44%以上,土地利用转移集中在林地、耕地、草地。②2002—2022年西南高山峡谷区4种生态系统服务的产水量降低,碳储量增加,生境质量增加,土壤保持量降低。③2032—2052年在自然发展情景下4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平均值都有所增加,耕地保护发展情景下4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平均值都有所降低,经济优先发展情景下产水量和土壤保持量降低,碳储量和生境质量增加。【结论】西南高山峡谷区地形复杂,区域内林地和草地面积较多,碳储量和生境质量整体情况较好,但大量雪域和未利用地也导致产水量、土壤保持量都降低。
- 李玲王震王克勤李亦然李选平马艳波杨锦冯小纹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土地利用变化INVESTPLUS
- 不同时间尺度反坡台阶红壤坡耕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被引量:12
- 2019年
- 为研究反坡台阶对红壤坡耕地土壤水分不同时间尺度变化以及土壤干湿变化的影响,在2016—2017年对布设反坡台阶坡耕地和原状坡耕地0~100 cm深度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持续监测,计算了土壤相对含水率和增墒率。结果表明,反坡台阶对土壤水分的增加作用在枯水年更为显著(P<0.05)。坡耕地旱季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变化相对不明显,基本上呈现出随着土层深度逐渐增加的规律;7月、9月和11月则呈现出明显的S状的规律;坡耕地布设反坡台阶后,各个时段各个土层土壤含水率均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在5月土壤补水期和11月土壤失水期对土壤水分的增加效果更加明显。坡耕地土壤逐日含水率变异程度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反坡台阶处理坡耕地和原状坡耕地5、20和40cm处土壤逐日含水率与降雨量呈现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60cm处土壤逐日含水率与降雨量达显著相关(P<0.05),而80、100 cm深度土壤逐日含水率与降雨量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反坡台阶对坡耕地5、20、40、60、80、100 cm处土壤平均增墒率分别达到15.22%、15.25%、16.91%、15.60%、16.50%和16.17%,而其对不同深度土壤增墒率在年内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坡耕地布设反坡台阶,显著增加了土壤含水率,增加了土壤湿润期的持续时间,并且能显著提高坡耕地降雨利用率,这对于解决坡耕地的生态水文型干旱问题,提高山区坡耕地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 王帅兵王帅兵王克勤宋娅丽赵洋毅王震
- 关键词:土壤水分红壤坡耕地
- 一种植物多效抗逆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多效抗逆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改性载体30‑40份、沸石粉20‑30份、草木灰5‑10份、复合氨基酸5‑7份、海藻提取物5‑10份、腐植酸15‑25份、甜菜碱3‑5份、鼠李糖脂2‑...
- 宋娅丽赵洋毅侯磊王克勤徐其静王震徐红运
-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电路理论的西南高山峡谷区生态安全格局识别
- 2025年
- 生态安全是生态系统向人类提供各种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确定生态安全格局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以西南高山峡谷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形态空间分析方法以及景观连通性计算识别生态源地,利用多项自然和人为胁迫因子叠加生态阻力面,并运用电路理论提取生态廊道,明确廊道最佳范围及关键节点位置,确定生态安全格局,提出区域生态修复策略。结果表明:(1)西南高山峡谷区生态系统服务整体呈现“南部高,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区南部以林地为主要用地类型的区域服务能力较高。(2)确定了35个生态源地,总面积17.60万km^(2),占总面积的26.38%,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的森林地区。(3)识别出67条生态廊道,总长度2052.74km,占地范围以2.42万km^(2)最佳,主要用地类型为林地和草地。(4)识别生态夹点27个,面积275k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是生态保护修复的优先区域。识别生态障碍点42个,面积为7552km^(2),是未来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区域,并进一步提出区域治理修复策略。研究结果为地区生态安全修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阎祉祎王震王克勤李亦然马建刚段红芳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电路理论
- 等高反坡阶对坡耕地土壤质量的改良效果评价
- 2025年
- [目的]等高反坡阶(CRT)是阻缓坡耕地水土流失的生态工程措施,探明并评价CRT措施对坡面红壤质量的改善效果,为该地区选择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改善坡耕地土壤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南松华坝迤者流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16项土壤指标,分析CK和CRT坡耕地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差异,并建立最小数据集评价坡耕地土壤质量。[结果]1)与CK相比,CRT坡耕地土壤水分体积分数、几何平均直径、总团聚体分别提高79.30%、11.36%和11.43%(p<0.05),土壤体积质量降低15.09%(p<0.05)。2)相较于CK坡耕地,CRT坡耕地土壤全氮、硝态氮、全磷和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别提高33.34%、112.58%、25.86%和66.14%(p<0.05),坡耕地布设CRT有较好的截留养分效果。3)坡耕地布设CRT后,土壤总球囊霉素(T-GRSP)、易提取球囊霉素(EE-GRSP)、亮氨酸氨基肽酶(S-LAP)和β-1,4-N-乙酰葡萄糖苷酶(S-NAG)分别提高17.45%、111.11%、92.57%和307.36%(p<0.05)。4)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由高活性易氧化有机碳(H-EOC),S-NAG和EE-GRSP构成。5)土壤质量整体表现为CRT>CK,CRT坡耕地土壤质量指数较CK提高146.28%~266.34%(p<0.05)。[结论]CRT使坡耕地阶下土壤结构优于阶上,阶下土壤质量由较低水平提升为高水平。综上所述,坡耕地布设CRT措施后土壤质量改善效果显著,坡耕地生产力水平提升。
- 李奇奇徐其静李亦然王震侯磊汪丽王克勤
- 关键词:坡耕地土壤质量
- 山坡退化林地林木生长对微地形人工干预的响应被引量:11
- 2019年
- 为探究水土保持微地形人工干预措施(等高反坡阶)对坡面退化林地林木生长的影响,在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区内选取典型山坡退化林地,通过动态观测和对比分析不同样地林木胸径、树高、新枝生长量及样地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差异,再结合土壤水分有效性分析以探讨差异原因.结果表明:等高反坡阶样地云南松胸径和树高的最大值和均值均大于对照样地(CK),退化林群落中小径阶和低矮的植株占更大比例,表明等高反坡阶样地中优势木新生植株和退化严重植株的生长潜力得到激发,不同样地云南松植株新枝平均枝长和枝径的年变化差异率达到了72.4%和39.1%.等高反坡阶样地云南松植株新枝生长量和样地LAI的变化及新枝生长的速度大于CK.土壤含水率和新枝生长量与LAI均呈显著相关,对水分有效性分析后得到等高反坡阶样地易效水比例(64.2%)整体高于CK(54.7%),5月至9月雨季中,等高反坡阶样地易效水存在时间更长,这有利于林木的生长,进而改变退化林地植物群落结构.
- 王震王克勤赵洋毅彭淑娴王帅兵李凯
- 关键词:坡地退化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