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青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内
  • 1篇心肌血运重建
  • 1篇心肌血运重建...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功能
  • 1篇心脏局部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再生
  • 1篇血管再生治疗
  • 1篇血运
  • 1篇血运重建
  • 1篇血运重建术
  • 1篇重建术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生长
  • 1篇细胞生长因子
  • 1篇纤维细胞
  • 1篇纤维细胞生长...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作者

  • 2篇曹林生
  • 2篇蒋桔泉
  • 2篇曾秋棠
  • 2篇聂绍平
  • 2篇刘小青
  • 1篇李正佳
  • 1篇杨光敏
  • 1篇朱长虹

传媒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年份

  • 2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心肌内控制释放bFGF血管再生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犬心脏局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内控制释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血管再生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犬局部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18只成年健康杂种犬于麻醉开胸后暴露心脏 ,结扎左前降支 (LAD)制作AMI模型。动物平均分为 3组 ,单纯心肌梗死 (MI)组 ,直接关胸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 (TMR)组 ,于AMI 30min后行透壁心肌打孔 ;bFGF组 ,则于AMI 30min后行非透壁心肌打孔 ,并随后向孔道内注射含有bFGF的纤维蛋白胶 (FG)。 8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局部收缩与舒张功能。结果 :与MI组相比 ,TMR组和bFGF组室间隔和 (或 )左心室前壁的局部室壁增厚率 (△T % )更大 ,局部半轴缩短率 (△H % )更高 ,左室前壁的运动幅度 (MA)更大 (均P <0 .0 5 )。而与TMR组相比 ,bFGF组室间隔与左室前壁的△T %更大 ,左室前壁的MA更大 (均P <0 .0 5 )。另外 ,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 (DTI)技术评价左心室前壁局部舒张功能发现 ,bFGF组的左室前壁运动频谱E/A比值明显高于MI组 ,而TMR组与MI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FG在心肌内控制释放bFGF的血管再生治疗能显著改善犬AMI局部的收缩与舒张功能 ,其疗效明显优于TMR。
聂绍平曹林生曾秋棠蒋桔泉刘小青朱向明陈立新杨光敏薛毅王强王新房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心脏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区KTP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激光孔道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犬行KTP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后激光孔道演变规律,探讨KTP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的作用机制。方法结扎犬左前降支中段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在梗死区行KTP激光心肌血运重建,于术后第1、2和3个月取心脏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术后第1个月,激光孔道部分通畅,孔道内有大量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和新生的毛细血管,血管内充满红细胞;术后第2个月,激光孔道大部分被胶原纤维充填,有较多的新生的毛细血管,血管内充满红细胞;术后第3个月,激光孔道基本被胶原纤维充填,只有少量的毛细血管。Ⅷ因子抗原免疫染色标记激光孔道内血管结果显示,术后第1个月每高倍视野的血管记数和血管面积最大,术后第2、3个月,血管记数和血管面积进行性减少。结论KTP激光孔道早期具有血运功能,可能是KTP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作用机制之一;但KTP激光孔道不能保持长期通畅。
蒋桔泉曹林生曾秋棠聂绍平刘小青李正佳朱长虹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KTP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