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利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林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文学
  • 1篇诗经
  • 1篇遐想
  • 1篇小说
  • 1篇金庸
  • 1篇金庸小说
  • 1篇苦菜
  • 1篇翻译
  • 1篇翻译过程
  • 1篇翻译过程研究
  • 1篇《诗经》

机构

  • 3篇浙江林学院

作者

  • 3篇刘晓利
  • 1篇王昌树
  • 1篇周军
  • 1篇丁国旗

传媒

  • 3篇郑州航空工业...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场景和框架理论与翻译过程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在Fillmore的场景和框架语义学语义理论下,翻译过程可以解释为译者根据原文的语言形式(框架),在自己的有关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构建与原文框架相一致的场景,然后找到合适的目的语框架来描述此场景。Lederer的释意翻译理论,尤其是她的"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概念,为场景和框架语义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间接的理论支持。Kussmaul把场景和框架语义学应用于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研究之中,说明了该理论是颇具解释力的。文章结合这一理论,通过对一些学生翻译过程的回顾性内省分析,进一步例证了该理论在翻译过程研究中的意义。
刘晓利丁国旗
关键词:翻译过程研究
金庸小说的文学遐想
2008年
文章认为金庸小说在语言方面有"清水出芙蓉"的特色,体现了最是平淡却俗雅皆深的整体效果,并从小说的要素入手,针对金庸小说关注的"武"、"侠"、"情"等小说要素进行阐述,指出金庸小说的文学价值和不朽意义。
刘晓利王昌树
关键词:金庸小说
《诗经》之“荼”字考证被引量:2
2010年
文章针对茶文化论著中对《诗经》有关诗句的错误理解,从字源学、名物学、植物学、文学文本等角度对《诗经》中有关的诗句进行剖析与论证:《诗经》中"荼"字不是指"茶",而是一种"苦菜"。茶文学的源头不应在《诗经》时代。
周军刘晓利
关键词:《诗经》苦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