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政伟
-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阳市眼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雷珠单抗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价值。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就诊的94例(107眼)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54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47例(53眼)在对照组手术基础上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BCVA水平均明显提高,观察组BCV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M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感染、感染性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行雷珠单抗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 张政伟李松涛
- 关键词:白内障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最佳矫正视力
- 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切除术与飞秒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应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和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切除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4年5月至11月于我院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等效球镜度数≤-6.00 D)60例(119眼),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59眼,B组60眼)。A组施行SMILE,B组施行Fs-LASIK,观察术后视力、屈光度等的变化。采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对术眼进行眼前节图像采集,记录角膜后表面Diff值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均比术前提高,但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两组间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A、B两组屈光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后表面Diff值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其中A组术前、术后分别为(0.027±0.001)mm和(0.059±0.001)mm(P<0.05);B组术前、术后分别为(0.029±0.001)mm和(0.054±0.002)mm(P<0.05),但A、B两组术后角膜后表面Diff值增加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LE和Fs-LASIK矫正近视均安全有效,术后1个月角膜后表面高度均部分前移,其远期变化有待进一步探索。
- 屠永芳杜献芳张红霞史芳荣韩宝军张政伟华剑楠
- 关键词:飞秒激光LASIK角膜后表面高度
-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对化脓性眼内炎治疗效果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化脓性眼内炎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市眼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化脓性眼内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4)与观察组(n=16),观察组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0.00%(0/16)低于对照组的28.57%(4/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脓性眼内炎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同时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 田振彩张政伟李松涛琚怀民
- 关键词:化脓性眼内炎玻璃体切除术硅油填充术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CEC)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组(A组,28例37眼)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组(B组,26例35眼)。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术眼CEC情况及中央角膜厚度(CCT)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差异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眼CEC面积均于T2时上升、T3~T4时逐渐降低,CEC密度、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则于T2时降低、T3~T4时逐渐升高,A组变化幅度小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眼CCT均于T2时升高,于T3、T4时逐渐降低(P<0.05);A组T2时CCT小于B组(P<0.05),两组患者T1、T3、T4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两组患者BCVA较T1时显著提升,且A组优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术式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均会引起CEC损伤,但白内障超声乳化所致损伤相对较轻,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 张政伟陈拥军霍永军刘洛如张岩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角膜内皮细胞
- 比较SMILE与FS-LASIK矫正中低度近视的效果及术后视觉质量
- 2025年
-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和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中低度近视的疗效及视觉质量参数。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安阳市眼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240只眼)中低度近视者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SMILE、FS-LASIK治疗,每组各60例(120只眼)。比较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裸眼视力(UCVA,logMAR)、等效球镜度(SE)、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角膜表面变异指数(ISV)、整体角膜光密度值。统计两组并发症情况及治疗费用。结果 SMILE组与FS-LASIK组术后1周UCVA分别为-0.11±0.04、-0.10±0.04,术后1个月UCVA分别为-0.09±0.05、-0.08±0.04,均明显低于术前的0.71±0.16、0.70±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MILE组术后1周SE、SRI、ISV、整体角膜光密度值分别为(-0.08±0.13)D、0.21±0.08、23.98±7.39、27.81±2.42,术后1个月分别为(-0.01±0.12)D、0.21±0.12、24.41±7.64、27.72±2.35,明显高于术前的(-5.70±1.47)D、0.12±0.03、15.02±3.65、27.68±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S-LASIK组术后1周SE、SRI、ISV、整体角膜光密度值分别为(-0.09±0.13)D、0.23±0.08、27.51±8.68、29.32±2.86,术后1个月分别为(-0.02±0.13)D、0.24±0.13、27.67±8.97、27.85±2.41,明显高于术前(-5.63±1.40)D、0.13±0.05、14.94±3.71、27.56±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IS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3.03,P=0.001、0.003)。两组术后1周整体角膜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P<0.001)。SMILE组治疗费用(1.600±0.005)万元高于FS-LASIK组(1.300±0.002)万元(t=431.52,P<0.001)。结论 FS-LASIK与SMILE应用于中低度近视中均可获得良好的视力效果和安全性。相较于FS-LASIK,SMILE对中低度近视者的SE、SRI、ISV、整体角膜光密度值的影响较小,但FS-LASIK术�
- 张政伟史芳荣韩宝军华剑楠鲁敏键
- 关键词:近视
- 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应用于超大硬核白内障临床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对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应用于超大硬核白内障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超大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3例,38眼)采用改良梯形切口,对照组患者(33例,36眼)采用直切口,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变化情况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视力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 P>0. 05);手术后3d,两组患者的视力较治疗前均有所好转,但手术后3d两组患者的视力情况相比仍无明显差异,( t=0. 3731,P=0. 7102);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 33% )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 12% ),两组对比( χ2 =4. 2275,P=0. 0397).结论 临床对超大硬核白内障患者应用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于患者视力的改善情况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患者的预后质量.
- 张政伟陈拥军霍永军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且经内分泌科确诊的8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DR患者39例,无视网膜病变(NDR)者47例。另选取同一时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HbAlc和VEGF表达水平,并分析HbAlc与VEGF诊断D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DR组、NDR组患者HbAlc与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DR组HbAlc与VEGF水平明显高于NDR组(P<0.05)。HbAlc诊断DR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9.49%、87.18%;VEGF诊断DR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05%、84.62%;两种检测方法诊断D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R患者HbAlc与VEGF水平呈高表达,对DR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早期诊断DR的检测指标。
- 张政伟张岩陈拥军李松涛屠永芳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化血红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作用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58只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患者,按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28只眼),采用玻璃体切割加内界膜剥除;观察组25例(30只眼),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比较两组患眼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等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视力提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取得理想效果,黄斑裂孔闭合率高,视网膜复位显著,值得推广。
- 张政伟张岩刘洛如琚怀民宋宗明
- 关键词: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
- 玻璃体消融术与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不同病程玻璃体混浊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 对比观察玻璃体消融术与卵磷脂络合碘在治疗不同病程玻璃体混浊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玻璃体混浊的患者287例(370眼),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散瞳查眼底、B超检查,排除玻璃体视网膜炎性疾病、视网膜脱离等眼底病变.按照病程将玻璃体混浊患者分为A组和B组(病程〈2个月)、C组和D组(病程2个月 -2年),其中A组和C组行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Nd:YAG)激光消融术,B组和D组行卵磷脂络合碘口服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分别行裂隙灯、眼底镜、B超等检查,观察患者视力及玻璃体混浊情况,并评定混浊等级.结果 行问卷调查,根据患者问卷得分将术后症状改善程度分为基本无改善(1-2分)、部分改善(3-5分)、显著改善(6-10分).1个月后A组无改善5眼(5.9%),部分改善15眼(17.6%),显著改善65眼(76.5%);B组无改善13眼(13.7%),部分改善30眼(31.6%),显著改善52眼(54.7%);C组无改善8眼(8.2%),部分改善19眼(19.6%),显著改善70眼(72.2%);D组无改善35眼(37.6%),部分改善48眼(51.6%),显著改善10眼(10.8%).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Nd:YAG激光消融术能粉碎玻璃体混浊灶,促进其吸收,明显提高视觉质量,是治疗玻璃体混浊的有效方法;卵磷脂络合碘对发病时间较短的玻璃体混浊治疗效果明显,但对于陈旧性玻璃体混浊效果欠佳.
- 高宇飞张政伟
- 关键词:玻璃体混浊卵磷脂络合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