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永

作品数:21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色谱
  • 6篇相色谱
  • 6篇高效液相
  • 5篇液相
  • 5篇液相色谱
  • 5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药材
  • 4篇脂质体
  • 4篇指纹
  • 4篇指纹图
  • 4篇指纹图谱
  • 4篇制剂
  • 4篇中药
  • 3篇皂苷
  • 3篇肉桂
  • 3篇栀子
  • 3篇西红花
  • 3篇红花
  • 2篇单胺
  • 2篇单胺氧化酶

机构

  • 21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市黄浦区...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作者

  • 21篇张永
  • 19篇张彤
  • 19篇丁越
  • 4篇路璐
  • 3篇刘云
  • 3篇康萍
  • 3篇李婷
  • 2篇黎哲
  • 1篇张彤
  • 1篇袁秀荣
  • 1篇侯剑伟
  • 1篇丁文平
  • 1篇吴佩颖
  • 1篇郭静
  • 1篇王新宏
  • 1篇陶建生
  • 1篇刘畅
  • 1篇荣蓉
  • 1篇蔡韡韡

传媒

  • 4篇中成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1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虚拟仿真实验在中药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利与弊被引量:7
2021年
本科中药实验教学中,因仪器价格昂贵且操作复杂,难以满足学生对仪器操作的需求,使得学生对仪器原理、结构及操作流程普遍生疏,教学效果不理想。虚拟现实VR技术的出现,为构建虚拟的实验教学环境,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不仅能节约教学成本,减少化学试剂对人体的危害,还可通过课下练习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实验效果。由于其技术尚不成熟及本身固有的缺陷,虚拟仿真实验也存在一些弊端。文章从中药实验教学存在的难题、虚拟仿真教学在中药本科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弊端三个方面,分析虚拟仿真实验在中药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利与弊,为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周上韵张永李婷蔡韡韡侯剑伟丁越张彤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
HPLC测定大血藤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建立大血藤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 ODS-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4%磷酸水(11∶89),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柱温25℃。结果:绿原酸在0.000 102~0.010 2 mg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2.4%,RSD 1.7%(n=6)。结论:采用HPLC测定大血藤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样品处理方法便捷,测定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大血藤饮片、大血藤制剂的质量控制。
丁越张永丁文平张彤陶建生荣蓉
关键词: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法大血藤
基于表里关联分析比较不同炮制程度焦栀子炮制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规律
2024年
目的通过对不同炮制程度焦栀子色度值及内在成分的定量分析,研究栀子炮制过程中外表色泽和成分的关联性与内在成分变化规律,为焦栀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色差仪测量3种不同炮制程度焦栀子样品粉末的色度值(L^(*)、a^(*)、b^(*)、E^(*)ab),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焦栀子中8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Pearson法等分析方法分析色度和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各个地区饮片厂因缺乏直观统一的标准,致使所生产的样品炮制程度差异较大。随着炮制的进行,焦栀子的表观颜色逐渐由红黄色转变为焦褐色。焦栀子的粉末色度值与内在成分之间高度相关。所测得的色度值参数和8个成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与表观颜色变化最明显的a^(*)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的成分异栀子苷、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可以作为栀子炮制过程监控及质量控制的标志物。结论通过建立焦栀子炮制过程中颜色与成分变化的对应关系,弥补了传统经验鉴别的主观模糊性,为焦栀子炮制程度的判别和标志成分含量的预测提供线索。
沈一琦丁越张彤余乐洋周佳怡张寒晴杨正燕张永康萍
关键词:焦栀子色度值中药研究
基于数字图像比色法检测栀子中西红花苷I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比色法检测栀子中西红花苷I含量的方法。所述方法首先采用便携设备对栀子药材溶液进行拍照,然后用RGB图像识别软件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将可视化的栀子溶液的颜色转化为可处理的数据,确定颜色特征参数...
张永丁越张彤沈一琦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肉桂药材中4种成分的含量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肉桂药材中肉桂酸、香豆素、桂皮醛和邻甲氧基肉桂醛4种成分的含量,探究其在肉桂药材质量评价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肉桂酸为内参,建立香豆素、桂皮醛和邻甲氧基肉桂醛与肉桂酸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同时采用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其他3种成分的含量并进行比较,验证一测多评法在肉桂药材评价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该方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耐用性良好(RSD<3.0%);香豆素、桂皮醛和邻甲氧基肉桂醛3种化学成分相对于肉桂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2.52、2.16、2.32;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准确度高、适用性强,可用于肉桂药材及其相关复方产品的质量评价。
张永丁越杨骏张彤王冰刘云
关键词:肉桂相对校正因子高效液相色谱肉桂酸
不同产地西红花质量评价
2025年
目的对不同产地西红花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5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4、440 nm。建立UPLC指纹图谱,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测定苦番红花素、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西红花苷-Ⅲ、西红花苷-Ⅳ的含量和色度值(L^(*)、a^(*)、b^(*)、E^(*)ab),Pearson相关性分析考察色度值与内在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22批药材指纹图谱中有14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8。各批药材聚为2类,筛选出7种质量差异成分。不同产地药材中西红花苷-Ⅰ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药材颜色越红,西红花苷含量越高。苦番红花素、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西红花苷-Ⅳ含量与色度值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而西红花苷-Ⅲ与后者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为西红花质量控制及其颜色-品质关系阐明提供参考。
王瑞琪沈一琦许陈思菡张永张彤丁越
关键词:西红花
知母皂苷AⅢ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医药和中药学的制剂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有中药有效成分知母皂苷AⅢ的纳米脂质体,其制备方法为:(1)将知母皂苷AⅢ溶液与膜材溶液混合,去除溶剂和水分,得到脂质薄膜;(2)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水化,得到知母皂苷AⅢ脂质体...
张彤丁越路璐张永
文献传递
一种蟾酥提取物无胆固醇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蟾酥提取物无胆固醇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脂质体不含胆固醇,包括以下组分: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衍生物和蟾酥提取物,其中,磷脂酰胆碱与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衍生物...
丁越张彤黎哲张永兰金帅路璐
一种蟾酥提取物无胆固醇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蟾酥提取物无胆固醇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脂质体不含胆固醇,包括以下组分: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衍生物和蟾酥提取物,其中,磷脂酰胆碱与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衍生物...
丁越张彤黎哲张永兰金帅路璐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方法评价不同生长年限肉桂药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建立不同生长年限肉桂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并结合包括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等现代统计学方法对其特征峰进行综合性分析。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在280 nm下梯度洗脱,生成不同生长年限肉桂药材指纹图谱。结果在18批样品UPLC指纹图谱中,有9个特征峰被标定,其中6个特征峰被识别,分别为香豆素、2⁃羟基肉桂醛、肉桂醇、肉桂酸、桂皮醛和2⁃甲氧基肉桂醛。相似度结果显示,30年以上的肉桂药材在主要成分与30年以下肉桂药材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征峰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30年以上肉桂药材与30年以下肉桂药材被很好区分,验证了相似度结果。结论该方法能从不同角度多方面的证实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可为肉桂的采收年限的确定及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提供参考。
张永丁越张彤王冰王新宏吴卫刚
关键词:肉桂指纹图谱UPLC主成分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