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添
- 作品数:22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隔膜泵驱动两相流体散热回路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设计并测试了一台金属隔膜泵,该泵通过磁致伸缩致动器驱动隔膜往复振动,配合单向阀门实现流体的单方向运输。以该泵为压力源,搭载微通道换热器,并以斯特林制冷机为冷源,搭建了两相流体回路换热系统,对系统进行了漏热标定以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以氨为工质在-30℃设计工作点下,系统能实现最高150W的热量传输。
- 芮骥才谢荣建王仕越张添董德平
- 关键词:隔膜泵
- 一种高热流密度散热用复合射流冷却热沉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热流密度散热用复合射流冷却热沉,该热沉由:入口管线、盖板、丝网组件、孔板、支撑块、射流腔、针肋外覆多孔层强化基板、出口管线组成。热沉采用“上进上出”整体结构,使用两种不同目数丝网进行填充实现入口段流量均...
- 张添吴亦农谢荣建董德平张畅
- 文献传递
- 直热管传热系统热阻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对常温直热管传热系统的总热阻进行了试验研究,着重分析了真空和大气环境下该系统裸接并用不同的螺钉扭矩安装时热管的总热阻及热管与热端安装面、冷端安装面的热阻。研究表明,试验环境对该系统的传热能力有一定的影响,热端和冷端安装面在真空中的热阻均比在大气环境中的大。螺钉的安装扭矩会影响接触面的热阻。两种环境中,在一定的热负荷下,冷端安装面在扭矩为0.4Nm时的热阻约是扭矩为1.2Nm时的2.4倍。
- 韩娜丽陈跃勇徐红艳张添董德平
- 关键词:热阻
- 一种改性有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有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复合可膨胀石墨得到性能稳定的改性有机相变材料。该制备方法通过加热有机相变材料至高于其熔点时,添加一定比例的经预处理的可膨胀石墨。混合后持续搅拌,最终得到稳定可...
- 谢荣建张添吴亦农董德平
- 文献传递
- 一种泵流体回路用复合槽道热管结构的微通道冷板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流体回路用复合槽道热管结构的微通道冷板,该冷板包括微通道底板、蒸气腔、结构支架、密封垫片、耐热盖板、紧固螺栓、入口管线、出口管线、扰流挡板。微通道的横截面参照高性能槽道热管设计为Ω形,在提供高换热能力的...
- 吴亦农张添杨帆谢荣建董德平张畅周志坡李战兵赵锐
- 文献传递
- 基于多孔介质中两相流体流动特性的气液分离装置设计及可视化验证被引量:1
- 2017年
- 基于两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性,设计了一种能够应用于冷却回路中的气液两相分离装置。基于多孔介质中流体压降以及气体在多孔介质中由于阻滞效应而发生的速度变化理论,结合CFD软件仿真模拟,得到了分离装置内部多孔介质优化参数,并对相分离效果进行了预测。同时通过特殊设计的分离器外壳结合高速影像装置,在流体回路试验台上实现了气液分离的可视化观测,验证了装置的分离效果。
- 王仕越谢荣建谢荣建张添鲁得浦吴亦农
- 关键词:气液分离多孔介质
- 带蒸汽腔的Ω型微通道热沉在不同工质下的传热性能研究
- 本文借鉴Ω型槽道热管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微通道热沉,主要针对解决大面积或高热流能量收集时,微通道换热器内部由于气塞和返流导致的沸腾不稳定性问题。热沉底板包含20个Ω形平行槽道,肋顶端和盖板下表面间形成连通的蒸汽腔作为缓冲区...
- 张添王仕越芮骥才谢荣建董德平张畅
- 关键词:高热流密度蒸汽腔
- 文献传递
- 高热流密度散热用复合射流冷却热沉
-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热流密度散热用复合射流冷却热沉,该热沉由:入口管线、盖板、丝网组件、孔板、支撑块、射流腔、针肋外覆多孔层强化基板、出口管线组成。热沉采用“上进上出”整体结构,使用两种不同目数丝网进行填充实现入口段流量均...
- 张添吴亦农谢荣建董德平张畅
- 液氮温区Ω形轴向槽道热管的启动特性与传热性能被引量:5
- 2019年
- 基于空间深低温热传输需求设计了一套带有常温储气库的氮工质Ω形轴向槽道热管,并对其启动特性和传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对比了槽道热管在不同充液率和放置角度下的传热性能。结果发现:热管在常温下启动迅速,绝热段及蒸发段在冷凝段降温至液氮温区后可以在短时间内降温,热管均温性良好。槽道热管能够在70~110K温度范围内高效传热,热阻随运行温度和热负荷的上升而减小。热管的充液率为100%时其传热性能最优,过大或过小会使得热管传热性能下降。储气库结构可以减小热管工作温度变化对其充液率的影响,利于其在更大的温度范围内获得更好的传热性能。热管的放置形态对其传热性能有显著影响,不同的放置形态会影响热管的传热极限和传热热阻。当热源处于蒸发段管线下端时性能最优,最大传输功率为45W,热阻最低为0.31K/W。
- 张畅谢荣建谢荣建张添张添洪芳军
- 关键词:槽道热管液氮温区启动特性超临界流体充液率气液平衡
- 不同工质下带蒸汽腔的?形微通道热沉特性被引量:3
- 2018年
- 借鉴轴向槽道热管结构在工作时良好的气、液分离工作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带蒸汽腔的复合微通道热沉,用以解决大面积或高热流能量收集时热沉通道内部由于排气不畅易导致气塞和返流现象,进而出现流动沸腾不稳定性问题和传热恶化的问题。热沉底板包含20个?形平行通道,肋顶端与盖板下表面间形成连通的蒸汽腔作为两相流时的气体流道。实验以无水乙醇、Novec HFE 7100为工质,并结合可视化观测对热沉性能进行了研究,可以观察到随加热热流密度逐步增加,热沉内部工质依次经强制对流到过冷沸腾、核态沸腾,并最终达到过渡沸腾,可视化实验结果与温度测量结果相吻合。当使用乙醇为工质,在入口质量流速qm=280.37kg/(m2·s)、加热热流密度qeff=30.32W/cm2时,最大传热系数为9494W/(m·℃)。此种结构在有效地保证了热沉换热效果的同时,通过分离气、液流道对抑制流动沸腾不稳定性有明显效果。
- 张添王仕越王仕越董德平谢荣建
- 关键词:微通道气液两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