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素娜

作品数:22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电气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9篇化学工程
  • 8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改性
  • 5篇电池
  • 5篇电化学
  • 5篇复合材料
  • 5篇负极
  • 5篇复合材
  • 4篇电化学性能
  • 4篇锂离子
  • 4篇锂离子电池
  • 4篇离子
  • 4篇离子电池
  • 4篇负极材料
  • 3篇碳酸钙
  • 3篇磷化
  • 3篇磷化渣
  • 3篇回收
  • 2篇单根纤维
  • 2篇有机胺
  • 2篇正极
  • 2篇正极材料

机构

  • 22篇上海第二工业...
  • 7篇上海杉杉科技...
  • 6篇宁波聚才新材...
  • 6篇郴州杉杉新材...
  • 4篇迪肯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江苏馨瑞香料...
  • 1篇上海英科实业...
  • 1篇浙江新化化工...

作者

  • 22篇王利军
  • 22篇张素娜
  • 7篇吴敏昌
  • 6篇乔永民
  • 4篇孔令学
  • 3篇吴益华
  • 3篇李奕怀
  • 1篇朱路平
  • 1篇王旭
  • 1篇黎阳
  • 1篇邴乃慈
  • 1篇汪玲玲
  • 1篇吴多发
  • 1篇张洁

传媒

  • 10篇上海第二工业...
  • 5篇当代化工研究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电源技术
  • 1篇储能科学与技...

年份

  • 5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17
  • 4篇201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纯化纳米二水磷酸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被引量:6
2022年
以磷化渣和磷酸为原材料,聚乙二醇作为改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采用传统的水热法将材料混合均匀进行高温水热反应,以制得高纯度的纳米二水磷酸铁。同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等仪器对制备的二水磷酸铁进行形貌、尺寸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磷酸铁为片状结构,粒径宽度约400 nm,厚度约30 nm。纳米片状二水磷酸铁制备工艺简单,性能优异,作为合成复合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肖容慧乔永民吴敏昌燕溪溪张素娜王利军
关键词: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磷酸亚铁锂
动力锂电池精细拆解及粉体利用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动力锂电池被大规模应用,这也意味着会有大规模的锂电池报废。废弃的锂电池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且锂电池中含有锂、钴、镍等一些不可再生的有价值金属,对它们进行回收处理一方面可以避免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缓解能源的紧张。如何安全有效的对废弃的动力锂电池进行回收利用已经被广泛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废弃动力锂电池的回收利用技术,包括正极材料的剥离以及破碎后的电池粉体利用技术。
高芮芮燕溪溪张素娜乔永民刘震应思斌王利军
关键词:锂电池回收利用拆解
焙烧温度对提纯磷化渣制备LiFePO_4/C正极材料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水热酸洗法对固废磷化渣进行提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FePO_4·2H_2O为铁源,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LiFePO_4/C正极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750?C时,制得的LiFePO_4/C材料晶体结构良好,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1.9 m A·h/g,首次库伦效率为93.5%;在10 C倍率下容量保持率为65.0%;经过80周循环后,放电比容量基本不衰减,表现出较好的倍率和循环性能。
刘肖强张素娜吴敏昌王利军
关键词:焙烧温度磷化渣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废弃磺酸树脂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提升被引量:1
2022年
使用废弃磺酸树脂作为添加剂,添加不同含量对聚丙烯材料进行改性,得到一系列磺酸树脂/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聚丙烯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摆锤式冲击试验机等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磺酸树脂的添加对聚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磺酸树脂添加量在5%时可达到最大的拉伸与冲击强度,最大拉伸强度可达31.92MPa,相比纯聚丙烯材料提高了6.08%,最大冲击强度可达5.06 kJ/m^(2),提高了31.4%。
马钰蓉章震苏晴刘震燕溪溪张素娜应思斌王利军
关键词:聚丙烯复合材料改性力学性能
LA132黏结剂和SWCNTs协同改善硅碳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2024年
硅基负极由于其高容量,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理想候选材料。然而,硅本征的低导电率和在循环过程中的大体积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循环稳定性变差。将硅氧材料与石墨混合,添加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CNTs)得到SiO/G复合电极并与传统的黏结剂体系进行对比,探究LA132黏结剂与SWCNTs之间的协同效应。SWCNTs的引入大大提高了SiO/G复合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当SWCNTs添加比例为0.04%时,SiO/G-5表现出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其可逆容量达到616.90 mAh/g,并且具有良好的抗膨胀和循环稳定性,其性能优于传统黏结剂体系。
张素娜史淇森杨超燕溪溪黎阳孔令学乔永民王利军
关键词:电化学性能
二氧化碳热处理退役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再生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采用柠檬酸对精细拆解退役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ies,LIBs)得到的极片进行剥离,得到废弃石墨(Spent Graphite,SG),利用二氧化碳对SG进行热处理,探究了不同温度下二氧化碳对石墨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全自动微孔分析仪(Brunauer-Emmett-Teller,BET)和锂电池测试系统等对废弃石墨提纯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500℃下得到的再生石墨电化学性能最优,首次放电容量可达342.35 mAh/g,相当于商业石墨负极材料的性能。
高芮芮燕溪溪张素娜乔永民刘震应思斌王利军
关键词:资源回收二氧化碳电化学性能
纳米碳酸钙包覆重质碳酸钙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2025年
重质碳酸钙(ground calcium carbonate,GCC)表面平整且棱角尖锐,比表面积较小,作为聚合物的填充材料,通常会影响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以及抗冲击性。但由于该材料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且分散性优异,其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纳米碳酸钙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但纳米碳酸钙容易团聚,且价格高昂,作为聚合物填料未能得到广泛应用。为此,通过高压碳化法在GCC表面原位生成纳米碳酸钙,制备表面包覆纳米碳酸钙的GCC,并对包覆前后的颗粒进行结构形貌表征。结果表明:包覆后的GCC表面粗糙、边缘钝化、比表面积增大,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表面改性的目的。将改性后的GCC填充到聚丙烯(PP)中,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相较于纯PP材料,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升了17.10%和53.92%;相较于未改性的GCC填充至PP(PP-GCC)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分别提升了10.43%、23.75%、28.86%。
梁津昊燕溪溪张素娜孔令学吴益华王利军
关键词:纳米碳酸钙重质碳酸钙力学性能
热处理对退役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5年
通过安全放电方法精细拆解负极片,柠檬酸超声分离废弃石墨与铜箔,在空气中对石墨进行热处理去除黏结剂和导电剂等有机杂质,探讨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废弃石墨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和锂电池测试系统对废弃石墨提纯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废弃石墨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热处理温度为500℃时,废弃石墨负极材料中黏结剂被完全除去,石墨比表面积为10.3 m^(2)/g,首次充电容量达到359.65 mAh/g,相当于商业石墨负极材料的性能,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高芮芮张素娜吴益华乔永民戴竞杰王利军燕溪溪
关键词:电化学性能
一种碳酸钙改性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改性塑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酸钙改性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破碎筛分处理过植物纤维在H<Sub>2</Sub>O<Sub>2</Sub>(质量分数为30%)和CH<Sub>3</Sub>COOH配...
王利军苏晴孔令学李志豪肖容慧燕溪溪张素娜
文献传递
一种改性天然石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天然石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石墨原料和插层剂按比例均匀混合,把混合浆料在90~200℃条件下恒温处理1~16h,得到插层石墨材料;然后向插层石墨材料中加入有机胺液体,搅拌...
王利军刘肖强张素娜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