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张

作品数:5 被引量:103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混凝土
  • 1篇养护
  • 1篇硬化水泥浆
  • 1篇硬化水泥浆体
  • 1篇预养
  • 1篇预养护
  • 1篇振动与波
  • 1篇人行桥
  • 1篇渗透性
  • 1篇水泥
  • 1篇水泥浆
  • 1篇水泥浆体
  • 1篇体积电阻
  • 1篇土渗透性
  • 1篇阻抗
  • 1篇微观结构
  • 1篇显微结构
  • 1篇箱梁
  • 1篇箱梁桥
  • 1篇流动性

机构

  • 5篇湖南大学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建筑材料...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 1篇长沙市公共工...

作者

  • 5篇曹张
  • 4篇史才军
  • 3篇王德辉
  • 2篇欧志华
  • 2篇吴泽媚
  • 1篇安晓鹏
  • 1篇肖江帆
  • 1篇贾路风
  • 1篇涂贞军
  • 1篇何富强
  • 1篇何平平

传媒

  • 2篇硅酸盐学报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噪声与振动控...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材料组成对UHPC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3
2013年
超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水泥基材料,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就UHPC常用原材料组成对其流动性及强度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胶比对UHPC性能的影响最大,且随着水胶比增大,UHPC新拌物流动性增加,强度逐渐减小;在标养情况下,硅灰掺量对其强度影响最小;其他材料组成对UHPC的影响表现为石英粉掺量40%、砂灰比1.0及减水剂掺量2.5%时,试件强度最高。
史才军肖江帆曹张王德辉吴泽媚欧志华
关键词: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
人行钢箱梁桥静载试验与模态质量识别研究
2025年
准确获得结构的模态质量是轻质人行桥人致振动舒适度评价和调谐质量阻尼器设计的前提。成桥荷载试验是桥梁投入使用前必开展的检测项目。针对钢箱梁人行梁桥,提出基于静载试验的梁桥模态质量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质量加载的成桥荷载试验会改变桥梁频率识别结构的模态质量。首先,通过环境振动试验识别未加载桥梁结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然后,在桥梁上加载质量,测试加载后桥梁的固有频率;最后,利用桥梁加载前后实测固有频率和加载质量,识别结构相关模态的模态质量。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研究频率识别精度和局部加载所引起的振型改变对模态质量识别的影响。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人行梁桥主要模态的模态质量。
王海周越李聪曹张
关键词:振动与波人行桥静载试验参数识别
硬化水泥浆体体积电阻和孔结构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硬化硅酸盐水泥浆体体积电阻和孔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硬化水泥浆体的体积电阻在前7d增长迅速,7d龄期时,体积电阻已经达到了总电阻的60%~70%,水灰比对体积电阻增长率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前7d。根据硬化水泥浆体中连通孔隙和闭合孔隙的特点,提出了硬化水泥浆体固、液相的串并连模型,建立了体积电阻与水泥硬化浆体中连通孔隙和非连通孔隙的关系。基于该模型和压汞法测试的总孔隙率的计算表明:当孔隙率接近20%时,闭合孔隙在总孔隙中所占的比例急速提高;当孔隙率大于25%时,连通孔隙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大。
安晓鹏史才军曹张王德辉何富强胡张莉
关键词:硬化水泥浆体交流阻抗体积电阻
混凝土渗透性的就地测试方法综述被引量:7
2013年
混凝土渗透性是表征其耐久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场混凝土与实验室混凝土有很大差异,因此现场混凝土渗透性的就地测试尤为重要。对国内外可用于混凝土渗透性的就地测试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这些方法可分为表面测试法和钻孔测试法两大类。表面测试方法中的Autoclam测试方法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钻孔测试法对混凝土结构有一定的损害,并且不能测试有表面处理的试件。Permit试验法是较好的现场测试离子渗透的测试方法。最后就混凝土渗透性就地测试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提出建议。
贾路风史才军曹张王德辉胡张莉吴泽媚欧志华
关键词:渗透性耐久性混凝土
预养护对二氧化碳养护混凝土过程及显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9
2014年
研究了干硬性混凝土经干燥环境预养护后的剩余水灰比对其二氧化碳养护过程及显微结构发展的影响。用热重分析和Fourier红外光谱等方法对二氧化碳养护砂浆过程中形成的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利用压汞测孔仪分别测试了二氧化碳养护3h和自然养护5h的砂浆的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剩余水灰比为0.16~0.20时二氧化碳养护程度及抗压强度最高;养护过程中反应物为水泥颗粒及少量水化产物,生成方解石及硅胶;养护程度较高的试件生成的碳酸钙结晶度较高;二氧化碳养护后混凝土孔隙率明显降低,50~1 000nm的毛细孔含量降低,养护程度越高的混凝土,孔结构改善程度越高。
史才军何平平涂贞军曹张
关键词:预养护微观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