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刚

作品数:5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牙合
  • 1篇牙邻面
  • 1篇牙磨损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病
  • 1篇牙周指数
  • 1篇盐酸
  • 1篇盐酸米诺环素
  • 1篇盐酸米诺环素...
  • 1篇药膜
  • 1篇支抗
  • 1篇软膏
  • 1篇上颌
  • 1篇上颌骨
  • 1篇上颌骨发育
  • 1篇上颌骨发育不...
  • 1篇上颌前牵引
  • 1篇食物嵌塞
  • 1篇四物
  • 1篇牵正

机构

  • 4篇上海市嘉定区...
  • 1篇安徽省黄山市...

作者

  • 4篇柳刚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河南中医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四物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风寒袭络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观察四物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风寒袭络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风寒袭络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四物牵正散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acial disability index physical function, FDIP)评分、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facial disability index social function, FDI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FaCE量表评分、免疫功能水平(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1.39%,试验组有效率为93.02%,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FDIP评分、FDIS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较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aCE量表各项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及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物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风寒袭络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能够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低。
朱艳艳项叶萍柳刚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急性期
调牙合治疗磨牙邻面磨耗致食物嵌塞128例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磨牙邻面磨耗造成食物嵌塞调牙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测量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第二磨牙与第三磨牙之间的颊外展隙和舌外展隙的角度,采用刃状砂轮、马尼金钢砂车针分别对颊外展隙和舌外展隙进行逐步磨改。结果:上颌磨牙食物嵌塞80例,成功65例,好转10例,失败5例,有效率93.75%。下颌磨牙食物嵌塞48例,成功40例,好转5例,失败3例,有效率93.75%。结论:采用磨改磨牙颊舌外展隙角度的调牙合方法治疗磨牙区因邻面磨耗而造成食物嵌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项叶萍柳刚
关键词:牙磨损磨牙食物嵌塞
骨支抗上颌前牵引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在大约40%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中,上颌骨发育不足是问题的主要原因[1]。传统上颌前牵引的矫形力通过牙列传导到上颌骨刺激上颌骨周围具有生长潜力的骨缝发育,产生一系列骨性与牙性效应。骨性效应包括上颌骨向前移位(前移量平均2~3 mm)、上颌骨/腭平面逆时针旋转和下颌骨顺时针旋转[2]。由于传统前牵引面罩部分利用牙列作为固位单位与承力单位,发生下切牙舌倾、上切牙唇倾、上磨牙近中移动和磨牙伸长等牙性效应。
郭彧赟张军岐柳刚
关键词:上颌骨发育不足上颌前牵引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对牙周病的牙周指数抗炎因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3
2019年
目的:通过对抗炎因子以及牙周指数等进行相应研究,评估牙周病患者的治疗中运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的效果。方法:84例牙周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将甲硝唑膜(含0.2560g甲硝唑和0.1024g醋酸氯己定)每周2次置入牙周袋内,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米诺环素软膏(含10mg盐酸米诺环素),注满牙周袋,每周2次。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查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及龈沟出血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组的总效率相比,治疗组明显较高(92.86%VS71.43%,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对于牙周病患者的治疗中,运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膜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其不仅能够使得牙周指数、抗炎因子有效改善,同时也确保了安全性和有效性。
朱艳艳项叶萍刘萱柳刚
关键词:牙周病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牙周指数抗炎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