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爱霞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统计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探讨
- 2018年
- 大数据时代背景对应用型统计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分析了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学现状,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统计学专业课程案例的组织建议,以及案例教学实施的保障条件,以期为统计学教学方式转变提供有益参考。
- 樊爱霞包宁
-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案例教学教学方式
- 中国西南地区城市“腹地—口岸”通道能力对地区工业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 2025年
- “一带一路”开放大通道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内陆腹地对外贸易的增长,从而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工业进步。采用改进后的“腹地—口岸”通道能力测算模型,量化“腹地—口岸”通道建设对西南地区腹地城市工业发展水平的具体影响。通过莫兰指数检验变量的空间相关性,并运用SPDM方法研究“腹地—口岸”通道能力对工业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发现,“腹地—口岸”通道能力呈现出明显的群状集聚和廊道效应,高值区有向铁路和公路沿线扩散的明显趋势。此外,“腹地—口岸”通道能力也对工业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经济特征异质性和产业结构异质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高级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腹地—口岸”通道能力会更加显著地发挥其正向促进作用;“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进了开放大通道建设,地区对外互通能力及工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这也进一步增强了“腹地—口岸”通道能力对西南地区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腹地—口岸”通道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增强本地区“腹地—口岸”通道能力可以进一步缩小西南地区各个城市间工业发展水平的差距,有利于西南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 樊爱霞黄蕊姚保帅刘贤铤
-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云南旅游产业融合实证研究被引量:16
- 2015年
-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选取两个时期的投入产出数据定量分析研究云南旅游业的产业特征、经济效益、产业关联状况与波及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旅游业在经历"二次创业",实现"旅游强省"建设战略目标背景下,主动实施旅游业融合发展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据此,为确定旅游业融合的切入点,并构建基于产业融合的云南旅游业转型升级驱动战略路径提供实证依据。
- 樊爱霞潘海岚王晓琴
- 关键词:云南旅游业产业融合
- 滇西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绩效的实证研究
- 2024年
-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和可量化审视旅游业发展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影响,本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滇西10个州市旅游扶贫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结合当地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和其他基础条件,构建科学适用的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据此对滇西深度贫困地区进行综合评估分析,为当地产业发展衔接乡村振兴策略的制定提供定量依据.
- 樊爱霞潘海岚赵培绪
- 关键词:旅游扶贫绩效评价
- 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基于云南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 2024年
- 加快口岸由“通道经济”转型为“产业经济”,是“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对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进行学理性探讨,依托层次分析思想构建测度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边境口岸数量多、类型丰富的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2021年数据,运用CRITIC权重法,对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趋势特征。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口岸经济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提升显著,创新发展有待加强,共享作用显现,绿色发展不平稳,岸城协调性不足。推动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转变发展理念,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立岸岸、岸城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加强口岸开放发展能力,以此推进云南口岸现代化建设进程。
- 樊爱霞潘海岚王晓琴
- 关键词:口岸经济指标体系
- 服务业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云南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使用地区服务业产值比重、区位商和服务业相对工业集中度3个指标分析云南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云南服务业空间布局不均衡,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省会中心城市单极化作用较突出.此外,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云南服务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各地区的综合经济水平是影响该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最主要因素;同时还发现各地区服务业规模与该地距昆明的距离也有着显著的高度负相关关系,即昆明作为云南省会中心城市对各地区的辐射作用明显.并给出了相应政策含义.
- 樊爱霞潘海岚
- 关键词:服务业影响因素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