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良杰

作品数:21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生态
  • 5篇生态系统
  • 5篇生态系统服务
  • 5篇水土
  • 4篇水土流失
  • 3篇土壤
  • 3篇污染
  • 2篇调理剂
  • 2篇有机污染
  • 2篇有机污染土壤
  • 2篇植物免疫
  • 2篇水土流失监测
  • 2篇碳酸钙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壤调理剂
  • 2篇土壤健康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丘陵
  • 2篇污染土

机构

  • 21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贵州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省水利厅
  • 1篇江苏省水文水...
  • 1篇江苏省水利工...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1篇王良杰
  • 7篇初磊
  • 5篇姜姜
  • 5篇刘霞
  • 3篇张金池
  • 2篇颜晓元
  • 2篇遆超普
  • 1篇王鑫
  • 1篇汤建熙
  • 1篇戴全厚
  • 1篇应晨希
  • 1篇夏永秋
  • 1篇林晨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水利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单体式或连体式水土流失监测用径流小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体式或连体式水土流失监测用径流小区,在所述的墙体的顶部设有斜面结构;集流槽包括内侧边缘、挡雨盖板、拦挡栅、光滑倾斜面和排出口,内侧边缘设在径流小区坡面底部,所述的挡雨盖板设在集流槽的顶部,拦挡栅设在...
刘霞张洪达张荣华袁希功王良杰谢凯旋
文献传递
一种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洋贝壳类废弃物粉碎至微粉,然后将海洋贝壳类废弃物微粉与水、多糖按比例混合,分散均匀后进行预冻,预冻后进行升温冻干,最后经冻干后磨成粉,即得海洋贝壳类废弃物超微活性碳酸钙冻...
姜姜王良杰初磊
文献传递
基于SWAT模型的典型农业小流域氮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关键源解析被引量:23
2022年
水资源恶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健康,农业活动所产生的氮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以句容水库农业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监测数据验证了SWAT模型模拟当地氮污染的适用性,并分析了氮素负荷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关键源.结果表明:硝态氮(NO_(3)^(-)-N)和总氮(TN)的年均入库量分别为9.98和27.22 t.时间尺度上,入库氮素负荷量年际呈现“M”型波动趋势;年内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汛期氮素负荷量占到全年的84%以上.空间尺度上,径流NO_(3)^(-)-N负荷量和TN负荷量均呈现“局部集中,临近水体”的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农田占比高的地区.流域入库TN负荷量主要来源是农田施肥,贡献率达49.60%.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流域氮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王慧勇遆超普王良杰董磊夏永秋颜晓元
关键词:SWAT模型农业流域
不同气候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空间异质性及其驱动因素——以川滇-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带为例被引量:13
2024年
厘清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的驱动因素对实现生态系统高效管理至关重要。然而,在不同气候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在空间上如何变化及其驱动机制是否一致,尚不清楚。以川滇-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带为例,基于InVEST模型、CASA模型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特征,采用RMSE量化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不同气候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驱动机制,以期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如下:(1)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气候区存在明显差异,WY整体由东北向西南呈递减趋势,NPP和SC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2)WY∩NPP的权衡最高值在中温带为0.317,最低值在高原气候区为0.181。WY∩SC在不同气候区RMSE变化幅度较小,由南向北呈现递减趋势;中亚热带气候区WY∩SC的权衡程度最高,为0.295,南温带的权衡程度最低,为0.229。NPP∩SC的RMSE差值最小,仅有0.064,高原气候区权衡程度略低于温带和亚热带。(3)在不同气候区自然因素对权衡关系作用显著高于社会因素,但在人口密集区,人为活动可以部分突破自然因素的约束,使其对权衡的影响有所提升。因此,在制定不同气候区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的针对性措施时,应考虑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空间特征和驱动因素的差异性。
殷允可李昊瑞张铭王良杰姜姜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江淮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被引量:25
2021年
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可以了解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土地和景观造成的影响,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江淮生态经济区作为江苏省“1+3”重点功能区经济区,在新时期江苏发展的布局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因此,研究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对江苏省未来发展的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以江淮生态经济区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四期Landsat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借助ArcGIS软件和Fragstats软件,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分析、梯度带分析等方法揭示了江淮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为研究区的优势景观,其中2000—2015年耕地面积减少2366.45 km^2,水域面积减少198.45 k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2271.29 km^2;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随梯度带破碎度先升高后降低,耕地和建设用地随梯度带形状趋于简单,水域则趋于复杂;整体上呈现中心区域集聚明显,边缘区破碎化程度高的格局;城市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退圩还湖政策的实施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保护基本农田,控制城镇扩张规模,恢复水资源,是保障江淮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马帅程浩林晨王良杰
关键词:土地利用
江苏省平原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发展模式探索被引量:8
2019年
为了解决江苏省平原区农村生活垃圾与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水质安全与河(沟、渠)道整治、土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借助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理论,赋予了“三道防线”理论在江苏省实践应用中的新内涵,提出了平原区“人居生态区、农林生态区,水系生态景观网,道路生态景观带”即“两区一网一带”新型分区分块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生态与景观并行的“水网与路带”,并通过二者将两区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按照整体化、集约化、模块化思路建设。
尹强华王良杰刘霞初磊宋媛媛汤建熙吴芳
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平原区
人工银杏林土壤优先流多指标定量分析与评价——以镇江下蜀林场为例被引量:5
2019年
选取了镇江市下蜀林场人工经济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亮蓝试剂野外染色示踪法,采用图像处理技术、统计学理论对3种入渗水量(15、30、45 L)土壤优先流进行多指标(总染色面积比、基质流深度、优先流比、长度指数和最大染色深度)定量分析,并采用优先流评价指数对上述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优先流比和长度指数外,总染色面积比、基质流深度和最大染色深度均随着入渗水量的增大而增大;相关性分析中,入渗水量与最大染色深度、总染色面积比和长度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15、30、45 L入渗水量条件下的优先流评价指数分别为0.27、0.34、0.55。采用单一指标难以对优先流发育程度进行准确评价,而多指标的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入渗水量越大,优先流现象越明显。基于多指标定量分析的优先流评价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优先流发育程度,为人工经济林林地土壤水分污染提供理论基础。
程浩初磊燕超王良杰董良欢
关键词:优先流
我国蔬菜种植系统氮肥利用率及其驱动因子
2025年
大量施用氮肥是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过量氮投入导致蔬菜种植体系氮肥利用率低下。当前我国不同蔬菜生产系统及蔬菜类型的氮肥利用率尚不清楚,其驱动因素和提高途径也缺乏综合分析。因此,通过对2010年至2020年间相关田间试验文献收集整理,分别分析了我国露天系统和温室系统氮肥利用率及其驱动因子。结果显示,我国露天和温室系统的氮肥用量分别为227.2和361.5 kg(N)·hm^(-2),氮肥利用率分别为27.8%和23.2%。随机森林分析结果表明露天系统中对氮肥利用率的贡献度最高的是施氮量,为24.0%;其次为生育期日照时长(10.7%);土壤总氮含量最低,仅为2.9%。温室系统中对氮肥利用率贡献度最高的驱动因子为施氮量(32.6%),其次为土壤全磷含量(15.8%)和土壤有机质含量(11.4%),最低的是土壤pH,仅为1.9%。Meta分析表明配施磷钾肥是我国露天系统最有效的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其次为缓释肥替代,分别可提升66.6%和53.0%;而同时施用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对温室系统氮肥利用提高效果明显,可以提高69.9%;其次为氮肥减量,可提高57.1%。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蔬菜种植系统氮素优化管理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撑。
李南瑾沈林恩王良杰遆超普颜晓元
关键词:氮肥利用率氮素管理
喀斯特高原降雨时空演变特征
2025年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降雨事件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现有研究大多基于日、月或年的极端降雨特征数据分析,对小时尺度极端降雨时空演变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极端降雨特征的小时尺度,可为认知和预防极端降雨事件造成的土壤侵蚀及次生灾害提供基础。基于全球0.5 h卫星降水观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分析方法和线性倾向率法,以西南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区,分析1 h降雨量极值的年际、年内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研究区1 h降雨量极值呈小幅度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5353 mm/a;1 h降雨量极值随年份变化出现3个明显峰值期,峰值不断增大而间隔时间缩小。2)Mann-Kendall检验表明,研究区从2019年起,1 h降雨量极值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极值范围在65~223 mm,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发生频率为95%的1 h降雨量极值空间分布为西北高、东南低,而低于该频率的1 h降雨量极值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此外,在春季与夏季,1 h降雨量极值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从夏末8月开始,1 h降雨量极值空间分布呈相反特征。该结果可为提升极端降雨下土壤侵蚀及次生灾害风险评估和制定防治策略等提供指导依据。
黄晨洋王鑫严友进王良杰戴全厚
关键词:MANN-KENDALL检验喀斯特地区
一种水土保持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土保持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土保持监测装置,所述安装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表面固接有雨水收集筒,安装座的下表面等距安装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上表面固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
贡健文王良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