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颖

作品数:33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蚜虫
  • 8篇燕麦
  • 8篇昆虫
  • 7篇苜蓿
  • 7篇草原
  • 4篇多样性
  • 4篇植被
  • 4篇群落
  • 4篇蝗虫
  • 3篇天敌
  • 3篇宁夏灌区
  • 3篇抗性
  • 3篇昆虫多样性
  • 3篇灌区
  • 3篇红叶病
  • 3篇虫害
  • 2篇药剂
  • 2篇植被群落
  • 2篇植物
  • 2篇生长发育

机构

  • 33篇宁夏农林科学...
  • 10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宁夏大学
  • 5篇北方民族大学
  • 2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33篇王颖
  • 26篇魏淑花
  • 22篇张蓉
  • 9篇朱猛蒙
  • 8篇马建华
  • 7篇班丽萍
  • 3篇尹学伟
  • 3篇高立原
  • 2篇王静
  • 2篇贾彦霞
  • 2篇石淳
  • 1篇刘建利
  • 1篇欧阳芳
  • 1篇王国珍
  • 1篇张怡
  • 1篇杜玉宁
  • 1篇刘畅
  • 1篇李靖宇
  • 1篇姜彩鸽
  • 1篇谭瑶

传媒

  • 15篇宁夏农林科技
  • 6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农药
  • 1篇草地学报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中南农业科技

年份

  • 3篇2025
  • 7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草地生境破碎化对蝗虫暴发及其天敌昆虫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概述被引量:2
2024年
草地生境破碎化导致草地生境大小、连通性和结构发生变化,是草地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对于蝗虫暴发及其天敌昆虫多样性降低有潜在影响。该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重点概述草地生境破碎化对蝗虫暴发及对其天敌昆虫多样性的影响,并对提升天敌昆虫控蝗能力、减缓蝗虫激增及增加天敌昆虫多样性进行展望。
张海翔曹梓渝崔艺凡王颖孙伟班丽萍张蓉魏淑花
关键词:天敌多样性文献计量分析
宁夏苜蓿草田主要害虫与天敌昆虫发生动态和相关性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2024年
为探究苜蓿草田主要害虫与天敌昆虫间的关系,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种植结构和田间管理不同的2处苜蓿草田内主要害虫以及天敌昆虫的发生动态进行调查,对天敌昆虫进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分析,并对主要害虫与天敌昆虫优势种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园林场苜蓿草田在2022年6月中旬和7月下旬害虫百枝条虫口数量达到峰值;茂盛苜蓿草田在8月11日害虫百枝条虫口数量达到峰值。园林场苜蓿草田共采集到捕食性天敌9种679头,寄生蜂38种284头;茂盛苜蓿草田共采集到捕食性天敌8种540头,寄生蜂33种122头。园林场苜蓿草田天敌昆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在6月最高;茂盛苜蓿草田天敌昆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在6月最低,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9月最高。在园林场苜蓿草田中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与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正相关,在茂盛苜蓿草田中豌豆蚜与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显著正相关。园林场苜蓿草田捕食性天敌优势种+常见种的数量与温度显著正相关,豌豆蚜数量与最低湿度显著负相关;茂盛苜蓿草田蓟马的数量与平均温度、最低温度显著正相关,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的发生数量与最高湿度显著负相关。
苗淼徐洋帆张海翔王颖张蓉魏淑花班丽萍
关键词:天敌昆虫昆虫多样性气候因子
不同类型草原围栏封育对昆虫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讨不同类型草原围栏封育对昆虫多样性的影响,于2023年春、夏、秋3个季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的温性荒漠草原、荒漠-温性草原过渡带和温性草原围栏封育区内外,采用陷阱诱捕法对植食性昆虫与捕食性昆虫进行系统监测,并分析2类昆虫在围封区内外的多样性差异,结合植被群落特征与昆虫群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3类草原中,2023年共采集到1309头植食性昆虫和2390头捕食性昆虫,分别隶属于49种和30种,总计3699头。温性荒漠草原围栏封育区内部的昆虫物种数、个体数及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外部;而荒漠-温性草原过渡带和温性草原围栏封育区内部的昆虫多样性指数则高于外部,但其优势度指数低于外部。同时,3类草原不同季节植食性昆虫和捕食性昆虫在围栏封育区内外部的发生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植食性昆虫的物种数、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与植被高度呈负相关,而个体数则与植被频度和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亦与植物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在围栏封育区内部,随着捕食性昆虫个体数增加,植食性昆虫的个体数量也随之上升,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荒漠-温性草原过渡带和温性草原实施围栏封育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生态系统中的昆虫多样性,从而降低某些害虫暴发成灾的风险。
曹梓渝张海翔熊昌宇崔艺凡王颖石淳班丽萍张蓉魏淑花
关键词:天然草原围栏封育昆虫多样性植被
干旱胁迫对苜蓿斑蚜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2025年
为明确苜蓿斑蚜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探讨苜蓿斑蚜和寄主与干旱胁迫的相关性,本文采用称重法就干旱胁迫对苜蓿斑蚜生长发育、繁殖及种群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测定了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苜蓿幼苗的形态指标。结果表明:苜蓿斑蚜在中度干旱胁迫下能够维持甚至促进斑蚜繁殖,产蚜量为5.60头;在轻度干旱胁迫下能够维持并促进苜蓿斑蚜种群数量的增长,净生殖率为9.42。苜蓿斑蚜种群数量随着干旱胁迫天数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苜蓿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根长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GAM曲线显示: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苜蓿斑蚜产蚜量呈非线性变化趋势,对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有较强的适应性。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苜蓿叶长、叶宽、株高和根长显著降低。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不利于苜蓿的生长,但适度的干旱胁迫对苜蓿斑蚜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种群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为今后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苜蓿-斑蚜-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奠定了基础,为苜蓿斑蚜的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王颖周文琪魏淑花张蓉班丽萍尹学伟
关键词:干旱胁迫苜蓿斑蚜生长发育繁殖种群增长
宁夏地区26个主栽苜蓿品种的抗蓟马能力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运用为害指数法,对宁夏地区主栽的26个苜蓿品种进行了室内蓟马抗性评价试验。田间蓟马种类以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为主,占混合种群数量的75%,室内试虫群体结构与大田相仿。结果表明:供试26个苜蓿品种中,先行者、甘农9号、WL298HQ、耐盐之星、三得利5个品种的为害指数小于25.00%,对蓟马表现出较强的抗性;而皇后、盐宝、阿迪娜、WL354HQ 4个品种为害指数大于40.00%,对蓟马表现出较弱的抗性。同时从株高、分枝数及干草产量等方面对不同苜蓿品种抗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表明,蓟马为害后,抗性较强的苜蓿品种其株高绝对增长率、分枝相对增长率及干草产量损失率均高于抗性较弱的苜蓿品种。
魏淑花朱小芳曹春婧王颖黄文广
关键词:苜蓿牛角花齿蓟马抗性评价
苜蓿草田间作功能植物对苜蓿蓟马及天敌小花蝽种群的影响被引量:6
2024年
本研究将苜蓿Medicago sativa与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小冠花Coronilla varia及除虫菊Tanacetum cinerariifolium等不同功能植物以不同比例进行间作,在田间系统监测基础上,研究基于有害生物推拉策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苜蓿蓟马生态调控技术。结果表明,苜蓿刈割前,苜蓿草田内蓟马及天敌小花蝽Orius similis的数量均显著高于对应间作的功能植物区;刈割1周后,与百脉根、红豆草、白三叶和除虫菊间作的苜蓿草田内小花蝽种群密度显著下降,对应的功能植物区内小花蝽数量显著上升,其中,百脉根、红豆草及白三叶3种功能植物区内小花蝽种群密度分别由刈割前的3.67头/10复网、3.00头/10复网、3.67头/10复网增加到了刈割1周后的11.50头/10复网、29.17头/10复网、15.00头/10复网,分别是刈割前的3.13倍、9.73倍和4.09倍,苜蓿草田内蓟马种群密度显著下降,对应不同功能植物区内蓟马种群密度不同,在红豆草和白三叶功能植物区内显著升高,而在其它区内刈割前无显著差异;刈割2周后,苜蓿再生期蓟马种群密度显著上升,各功能植物区内的小花蝽密度显著下降,与其间作的苜蓿草田内小花蝽种群数量显著增加;刈割3~4周后,随着苜蓿草田内蓟马种群密度的下降,其天敌小花蝽种群数量显著下降,不同功能植物区间小花蝽及蓟马种群密度变化不显著。苜蓿与五种功能植物以4:1比例间作对蓟马的调控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白三叶,除虫菊,红豆草,百脉根,小冠花。本研究为保护苜蓿草田生态系统天敌发挥生态效能提供可借鉴的策略与方法。
魏淑花刘学琴王颖刘畅张蓉
关键词:间作小花蝽
宁夏灌区不同燕麦品种抗蚜性鉴定被引量:4
2019年
对宁夏北部灌区8个燕麦品种发生的以麦二叉蚜为主的蚜虫自然混合种群的抗性进行了田间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对蚜虫的抗性表现出明显差异,在调查的燕麦3个生育时期均表现中抗的品种有甜燕1号、牧乐思和牧王,感虫品种有甜燕2号、禾王、贝勒、海威和莫妮达。
王颖马晓霞魏淑花闫雅马建华张蓉
关键词:燕麦抗虫性蚜虫
宁夏草原蝗虫多样性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11
2022年
为明确宁夏四类主要草原的蝗虫物种组成、多样性和对天敌、植被、土壤及其气候等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响应,2019―2020年在宁夏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和温性草原化荒漠四类草原对蝗虫及天敌物种进行了调查采集,通过物种数、个体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性指数分析蝗虫、天敌和昆虫的多样性,并就草原蝗虫优势种和多样性对天敌、植被、土壤及气候等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采集鉴定草原蝗虫和天敌个体数分别有743头和3592头,物种数分别有27种和24种;温性草原上发生的蝗虫和天敌物种和数量均最多,蝗虫和天敌的物种分别为23种和21种,数量分别为432头和1682头;温性草原化荒漠上发生的蝗虫和天敌物种和数量均最少,蝗虫和天敌的物种分别为8种和7种,数量分别为34头和132头。蝗虫优势种有白纹雏蝗Chorthippus albonemus、短星翅蝗Calliptamusabbreviatus和亚洲小车蝗Oedaleusasiaticus三种,天敌优势种有直角通缘步甲Pterostichus gebleri、麻步甲Carabus brandti和短翅伪葬步甲Pseudotaphoxenus brevipennis三种。温性草原无论是在草原蝗虫群落中,还是整个昆虫和天敌群落中,其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类草原;草原蝗虫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与天敌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天敌优势度指数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短星翅蝗和亚洲小车蝗发生均与天敌直角通缘步甲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白纹雏蝗与禾本科植被盖度、高度、生物量,菊科植被盖度、生物量、频度、高度、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有机质、碱解氮、海拔和降水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p H、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马志宁俞鸿千王颖朱猛蒙张蓉贾彦霞魏淑花
关键词:草原蝗虫多样性环境因子气候植被
宁夏不同草原类型植物多样性-蝗虫-步甲的级联效应及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2025年
为揭示不同草原类型植物多样性-蝗虫-步甲的级联效应及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宁夏4类温性草原共42个样地,用样方法调查各样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和盖度并测定初级生产力,用扫网法调查草原蝗虫丰富度和丰度,用陷阱法调查步甲丰富度和丰度,最后将上述数据综合从而分析不同草原类型该级联效应的差异及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性草甸草原、温性典型草原、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别为41、35、22和16种,蝗虫丰富度分别为9、12、16和6种,步甲丰富度分别为8、12、12和3种。在温性草甸草原,植物多样性、蝗虫丰度(丰富度)、步甲丰度(丰富度)与初级生产力两两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在温性典型草原,仅初级生产力分别与植物多样性、步甲丰度和步甲丰富度显著正相关。在温性荒漠草原,初级生产力与植物多样性显著正相关,步甲丰富度与植物多样性显著负相关。然而,在温性草原化荒漠,不仅蝗虫丰富度、丰度与植物多样性显著正相关,而且步甲丰度与蝗虫丰度也显著正相关,但草原初级生产力与植物多样性、蝗虫丰度和丰富度显著负相关。因此,4类草原中,温性草原化荒漠植物多样性-蝗虫-步甲级联效应最强且显著抑制草地初级生产力。本研究的启示为:植物多样性的增加可能导致蝗害暴发与生产力下降,因此,利用植物多样性修复草原化沙漠需考虑草地类型及对害虫-天敌互作关系进而对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杨泉峰唐艳杰肖海军王颖张蓉欧阳芳魏淑花
关键词:蝗虫步甲初级生产力
不同生物药剂及施药方式对燕麦蚜虫的防治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燕麦蚜虫的生物药剂及施药方式,开展不同生物药剂及施药方式对燕麦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测定。结果表明,叶面喷施0.3%印楝素乳油对燕麦蚜虫的防效最好,药后14d的防效为76.82%,高于化学药剂5%吡虫啉乳油的防效(75.98%);药后14d,绿僵菌土壤施药+白僵菌叶面喷施、白僵菌土壤施药+白僵菌叶面喷施对燕麦蚜虫的防效较好,分别为79.65%、76.12%,均高于其他施药方式。建议在蚜虫初发期选择0.3%印楝素乳油替代化学药剂防治燕麦蚜虫,亦可选择在白僵菌、绿僵菌土壤施药的基础上叶面喷施白僵菌防治燕麦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王颖王静徐洋帆魏淑花张蓉班丽萍尹学伟
关键词:燕麦蚜虫生物药剂施药方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