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俊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相关
  • 3篇标志物
  • 2篇抑制剂
  • 2篇制剂
  • 2篇肱骨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检查点
  • 2篇关节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B细胞
  • 1篇毒性预测
  • 1篇医师
  • 1篇异体
  • 1篇异体骨
  • 1篇融合术
  • 1篇融合术治疗
  • 1篇生物标志
  • 1篇生物标志物

机构

  • 8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邓俊
  • 5篇王均
  • 3篇陈晓
  • 3篇陈淼
  • 2篇高嫦娥
  • 2篇李硕
  • 2篇史明霞
  • 1篇钱传云
  • 1篇刘荣
  • 1篇洪敏
  • 1篇张红仙
  • 1篇李彦林
  • 1篇杨德兴
  • 1篇俞岚
  • 1篇王茜
  • 1篇吴杰
  • 1篇张春海

传媒

  • 2篇云南医药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模块化正反肩肩关节置换假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正反肩肩关节置换假体,包括肱骨柄假体,在所述肱骨柄假体的端部可拆卸设置有肱骨柄近端假体,在所述肱骨柄近端假体远离肱骨柄假体的端部设置底座,在所述肱骨柄近端假体和底座之间相连设置有肱骨头假体和中间件,...
王均邓俊陈淼李发灿李硕李沂桓
基于外周血标志物初步探讨irAEs预测模型及价值
2025年
目的基于外周血标志物探讨irAEs预测模型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且使用PD-1/PD-L1抗体治疗的825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irAEs随访结果,根据是否存在irAEs分为irAEs组和non-irAEs组,组间及组内的差异性分析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运用LASSO、Ridge、Elastic-netlogistic回归筛选预测因子并建立irAEs风险预测模型。结果136例患者经历178次irAEs,其中主要为内分泌毒性占42.64%,肝炎35.29%,肺炎20.58%,≥G3级占19.07%,累及两种以上器官占总irAEs人数的24.2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CD4+T细胞计数、IL-6、IL-17、TSH、GLB和ALB与irAEs存在一定关联;通过Ridge、LASSO和Elastic-Net 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GLB、ALB、IL-17、TSH为重要风险因素,结果显示三类算法AUC均超过0.800。内部验证集LASSO-Logistic AUC为0.800(95%CI0.739~0.862)。外部验证集AUC为0.800(95%CI 0.739~0.861),且DCA曲线结果提示该预测模型的净收益率最高。结论GLB、ALB、IL-17、TSH是irAEs的独立预测因子,以它们为基础的irAEs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
邓俊王均王茜高嫦娥陈晓史明霞
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引入临床决策方法临床能力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中引入4种临床决策方法 (即模式识别法、假设演绎法、事件驱动法、运用规则法),评价其对急诊医学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效果.方法根据是否进行4种决策方法培养把120名住院医师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的诊断、鉴别诊断、处理患者过程.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处理过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实验组和对照组鉴别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诊断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实验组完成初步评估所用时间(13.10±1.88)min和对照组完成初步评估所用时间(16.01±1.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结论实验组诊断、鉴别诊断、处理病人过程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完成病人初步评估时间比对照组短.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中引入4种临床决策方法可以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效果,可以把4种临床决策方法运用到以后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
杨德兴张春海张红仙吴杰邓俊钱传云刘荣
关键词:住院医师处理过程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毒性预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3年
在癌症免疫治疗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结果公布,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适应证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大约40%的患者会经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甚至部分患者出现致命性的irAEs,早期识别irAEs可降低irAEs相关死亡及医疗花费,而生物标志物是早期识别ICIs所致毒性反应的重要指标。本文旨在回顾irAEs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最新进展,通过其梳理指导进行更方便、快捷的预测因子或预测模型的研究,最终服务于临床工作。
邓俊王均高嫦娥陈晓史明霞
基于外周血标志物初步探讨irAEs预测模型及其价值
【目的】:本研究旨在泛癌种中建立外周血标志物对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预测模型,评估外周血标志物的预测价值,为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监测提供有效...
邓俊
人类全血中调节性B细胞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2019年
建立了一种全血、多参数的流式检测技术用以分析人类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 B cells,Breg)相关分子标志物,即CD19^+TGF-β^+、CD19^+IL-10^+、CD19^+CD25^+,比较不同刺激条件CpG+PIB及LPS+PIB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探讨Breg细胞与实体肿瘤的相关性.实验结果显示,人全血经5~6 h刺激因子刺激后能够有效地检测到Breg细胞,且两种检测条件均能够获得较好的检测效果,其中CpG+PIB刺激条件有更高的检测效率.应用该检测方法分别检测健康人20例及肿瘤患者60例,结果提示肿瘤患者CD19^+IL-10^+细胞比例(1.05±0.78)%与健康人(0.45±0.23)%相比显著升高(P=0.001);而肿瘤患者CD19^+TGF-β^+细胞比例(0.96±0.87)%与健康人(0.91±0.40)%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764),肿瘤患者CD19^+CD25^+细胞比例(18.16±10.57)%与健康人(18.83±6.22)%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729),但Ⅳ期肿瘤CD19^+TGF-β^+细胞比例(1.23±1.16)%以及CD19^+CD25^+细胞比例(23.41±11.70)%均高于健康组.该方法的建立为探讨Breg细胞与疾病免疫状态的相关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
洪敏梁进李少逰陈晓钟兆铭邓俊俞岚
关键词:调节性B细胞流式细胞术肿瘤
同种异体腓骨结合LCP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1例报道被引量:1
2023年
肱骨颈位于肱骨大结节下方和胸大肌肌肉止点上方,是皮质骨和松质骨的交界处,易于骨折。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高发率导致肩部外伤时肱骨手术颈骨折的风险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肱骨头的松质骨经常被压碎,导致关节面塌陷和骨缺损形成。手术治疗的难度在于解剖学上对关节面进行复位并保持稳定^([1])。本文介绍了采用自制生物型髓内钉结合加压锁定钢板(Locking and pressurizing steel plate,LCP)的方式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合并骨缺损的方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陈淼邓俊王均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缺损同种异体骨
人工踝关节置换术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病的早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TAR和AA治疗踝关节病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共收治24例(24踝)踝关节病患者,分为2组:人工踝关节置换组(8例)和踝关节融合组(16例)。结果术前术后使用AOFAS、SF-36评分和关节活动度对患者进行评分,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表明TAR较AA在治疗踝关节病中改善踝关节功能早期有明显的优势。中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
王均邓俊李发灿李硕李彦林陈淼
关键词:踝关节融合踝关节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