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媛媛
-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扬刺法治疗扁平疣验案1则被引量:2
- 2015年
-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青少年及免疫力低下者容易感染。本病好发于颜面、手背、颈部等部位,呈多发性,影响美观,且病程较长,持续多年不消退,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 周聪妮马玉侠韩媛媛
- 关键词:扁平疣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扬刺法免疫力低下多发病
- 针刺地机与地机、关元对原发性痛经即刻镇痛效应的比较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比较针刺地机与地机、关元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差异,以探讨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常用腧穴的配伍关系。方法将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单穴组和双穴组,每组20例。单穴组针刺地机穴,双穴组针刺地机、关元穴,观察针刺前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随时间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结果双穴组针刺后各时间点VAS读数与针刺前差值均大于单穴组差值。结论疼痛时针刺地机及地机、关元均可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但针刺地机、关元有优于单刺地机的趋势,针刺地机、关元治疗原发性痛经时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 韩媛媛朱德友马玉侠
- 关键词:针刺痛经针刺镇痛
- 隔姜灸脐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5年
- 隔姜灸脐法,即在脐部(神阙穴)施行隔姜灸疗法。具体操作: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脐部,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或者将药物研末,填于脐部,在上放一姜片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
- 陈爱文马玉侠韩媛媛
- 关键词:隔姜灸神阙
- 蒸脐法的古代临床应用被引量:9
- 2014年
- 为进一步提高蒸脐法的临床疗效,对涉及"蒸脐"的文献进行广泛收集和系统整理,归纳分析传统蒸脐法的技术和操作方法,就蒸脐法中药物的应用、面圈的制作、槐皮与生姜的应用以及艾炷的大小和施灸壮数做了简要探讨,初步厘清了蒸脐概念,规范了技术操作,为蒸脐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操作依据。
- 于保罗韩媛媛马玉侠高树中
- 摩脐法古代文献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脐是经脉之气的生气之原,是经络系统运行的根本保证。施术于脐周的治疗,可通过脐流入十二经脉,遍布全身,故可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摩脐法将中医外治和推拿治疗有机结合,用于外而达于内,操作简单,临床应用前景光明。
- 马海洋韩媛媛马玉侠
- 关键词:摩法
- 隔药灸脐法治疗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尿液代谢组学机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通过采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技术检测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隔药灸脐法治疗前后尿样的代谢产物谱变化,发现潜在的生物标记物,推导其相关代谢通路,探讨脐疗可能的有效作用靶点。【方法】选取12例脾虚型IBS患者,对治疗前后该组患者尿样进行处理,根据Simca-P 11.5软件包的处理数据,通过HMDB、KEGG数据库寻找有贡献的代谢物组分,寻找相关代谢通路。【结果】隔药灸脐法治疗脾虚型IBS,患者的代谢谱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其中变化较为显著的是氨基酸、胆汁酸、儿茶酚胺类及内源性大麻素代谢物,这些代谢物涉及到体内的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代谢及内源性大麻素代谢等过程。【结论】脐疗可显著抑制脾虚型IBS患者的内脏高敏性,改善肠道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失调状况,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韩媛媛马玉侠王晓翠
- 关键词:隔药灸脐法神阙针灸疗法代谢组学
- 隔药灸脐法治疗功能性便秘20例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观察隔药灸脐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功能性便秘患者20例,均给予隔药灸脐法治疗。结果:治愈6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隔药灸脐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较好。
- 朱德友马玉侠马海洋韩媛媛
-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隔药灸脐法神阙穴
- 熨脐法的古代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熨脐法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具有穴位、经络、刺灸疗法、物理疗法与药物疗法的综合调节作用,因此对全身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常用的熨脐法有:药袋熨脐法,药饼熨脐法,药膏熨脐法,药汁熨脐法,葱热熨脐法,姜热熨脐法,盐热熨脐法,沙热熨脐法,醋热熨脐法,酒热熨脐法,热水熨脐法;冷水熨脐法,阴阳熨脐法,蛋熨法。
- 韩媛媛马玉侠郭新
- 关键词:神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