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浩林

作品数:29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钢集团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带钢
  • 5篇冷轧
  • 3篇液压
  • 2篇压辊
  • 2篇液压回路
  • 2篇罩式
  • 2篇甩尾
  • 2篇平整机
  • 2篇重卷
  • 2篇轴承
  • 2篇限位
  • 2篇卷取
  • 2篇卷取机
  • 2篇开卷机
  • 2篇可移动
  • 2篇钢卷
  • 2篇保持架
  • 2篇备件
  • 2篇测试装置
  • 2篇测速仪

机构

  • 27篇首钢集团
  • 2篇北京首钢自动...

作者

  • 27篇冯浩林
  • 12篇于超超
  • 10篇张春杰
  • 6篇刘美丽
  • 4篇李屹
  • 3篇王金柱
  • 3篇曾小明
  • 2篇赵坤鹏
  • 1篇杨世勇
  • 1篇陈辉
  • 1篇王丽
  • 1篇方健
  • 1篇闻杨
  • 1篇李旭
  • 1篇张振兴

传媒

  • 2篇工程建设与设...
  • 2篇重型机械

年份

  • 3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线缆保护套剥离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线缆保护套剥离装置,包括套管本体、三个以上夹持件和切割件,其中套管本体包括沿着套管周向开设的四个以上调节孔和沿着套管轴向开设的通孔,线缆贯穿通孔;三个以上夹持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调节部和滚轮部,第一调节部...
齐志勇冯浩林武增东邓福帅赵智勇佟建康李大政杨金昭张春杰闫熊开
一种测试装置及冷轧厂电子电气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测试装置及冷轧厂电子电气测试装置,涉及设备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测试装置高度无法调节而造成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顶升机构的底端固定于底座,第一板安装于顶升机构的顶端上,检测仪设于第一板上,保险机构...
刘胜杰冯浩林
拆装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拆装装置,小车的底板上滚动连接有滚轮,小车的支撑平台相对小车的底座升降,支撑在支撑平台上的安装座能为支撑件提供安装空间,至少两个柱状的支撑件并排且相互间隔地设于安装座。将轴帽支撑在相邻的两个支撑件上且轴帽...
崔立钧冯浩林黄天麟齐志勇邵国珠李志亮王海生
一种罩式爬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罩式爬梯,涉及攀爬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攀爬作业需要多人操作且安全性能低的问题。包括底座、爬梯本体、滑轮、支撑腿和支撑架,爬梯本体倾斜设置在底座的顶面,爬梯本体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底座顶面内;至少...
王洪涛王亮王东林于超超李屹冯浩林邵国珠
文献传递
一种测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速装置,用于检测电机的转速,所述装置包括支撑座、竖向调节组件、第一水平调节组件和测速仪。支撑座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座相对设置;竖向调节组件与支撑座对应设置,每个竖向调节组件包括限位杆以及第一螺钉,每...
刘胜杰冯浩林
一种水平可调的垂直滑动轴承组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平可调的垂直滑动轴承组件,包括两个设置在辊轴的两端的轴承座,轴承座的中部设有轴孔,侧壁上设置有垂直滑槽,垂直滑槽内分别设有调整垫片组,在一定的作业周期后,轴承座之间的辊轴发生一定的偏移,影响正常作业...
张春杰于超超许威关成亮冯浩林王海生崔立钧李志亮
一种调节装置及开头机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节装置及开头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压辊与下压辊接触间隙较小,不方便调节的技术问题。其中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开头机的上压辊的高度,包括限位组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其中限位组件包括间距可调节的第一限位件和...
王洪涛于超超刘振刘明阳冯浩林张洪志
罩式炉退火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罩式炉退火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钢铁冷轧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罩式炉进入退火阶段后,对罩式炉内的带钢进行N次升温控制,第M次升温控制为:控制罩式炉内的带钢温度由第M次升温控制开始时的温度升温至第M次升温控制对应的目...
张春杰许威于超超闻杨刘美丽陈龙鸣杨静雨陈鹏白蛟洋冯浩林王铮关成亮宋征邵国珠
一种转角油缸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角油缸测试装置,属于油缸测试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试修复后的转角油缸的测试设备存在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该转角油缸测试装置包括架体,底端安装有滚轮;液压泵和液压站,液压泵和液压站均安装在架体上...
王洪涛王东林于超超冯浩林邵国珠
1420罩退离线湿平整系统的改造实践
2021年
自1420罩退作业区投产以来,由于离线平整机原始设计缺陷,双机架平整机共用一套平整液供给系统,使双机架平整液浓度、流量和温度无法实现单独控制,在机架不同轧制条件下,易出现延伸率控制不准,工作辊打滑,平整液过多造成的斑迹类缺陷等问题。由于两个机架的平整工艺参数不同,需要两个机架供给的平整液单独控制温度、流量、压力和浓度等参数,因而需要将现有的平整液系统进行改造,增加一路原液供给管路和平整液供给管路,从而实现对两个机架的平整液分别控制,以满足双机架平整机不同平整条件的工艺要求。改造效果显示本文改造实践既提高了平整机组带钢的质量,又节约了能源消耗,可为湿平整系统改造提供参考。
刘美丽田志山冯浩林方健张春杰
关键词:平整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