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振国

作品数:23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肝炎
  • 5篇细胞
  • 4篇乙型
  • 4篇重型
  • 4篇病毒
  • 3篇乙型肝炎
  • 3篇重型肝炎
  • 3篇基因
  • 3篇感染科
  • 2篇血清
  • 2篇血细胞
  • 2篇医生
  • 2篇医学生
  • 2篇疫情
  • 2篇年级
  • 2篇综合征
  • 2篇苷类
  • 2篇细胞因子
  • 2篇慢性
  • 2篇门诊

机构

  • 23篇中南大学湘雅...
  • 4篇中南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长沙市卫生学...

作者

  • 23篇刘振国
  • 11篇张浩晔
  • 10篇龚环宇
  • 6篇龚健
  • 3篇周建党
  • 3篇陈丽敏
  • 2篇赵玲玲
  • 2篇万克青
  • 2篇邢妩
  • 2篇黄芳
  • 2篇张文坚
  • 1篇唐永忠
  • 1篇王建辉
  • 1篇金龙玉
  • 1篇杨慧
  • 1篇雷光武
  • 1篇刘纯
  • 1篇彭丹红
  • 1篇万克清
  • 1篇徐慧

传媒

  • 4篇中国感染控制...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医院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强感染科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影像医学教学
2019年
目的提高感染科住培学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学影像知识的运用能力。方法(1)住培学员在进入感染科临床工作初期就如何选择正确的影像检查方式进行培训;(2)邀请影像科老师按照不同组织、器官正常影像表现,常见典型疾病影像表现,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影像表现进行分层次专题讲座;(3)安排感染科住培学员在影像科轮转,参与影像科的临床实践;(4)将"影像实战"教学方法应用于住培学员的临床实际工作中。结果感染科住培学员在完成规范化培训时都能正确选择医学影像检查方法,正确解读影像检查报告。结论医学影像知识运用能力的系统培训能提高感染科住培学员的综合临床水平。
刘振国邢妩廖伟华雷光武张浩晔
关键词:影像医学感染科学员
重型肝炎及肝硬化继发感染病原菌分布与抗菌药物使用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分析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继发感染的特征、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性感染之间的关系,评价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继发感染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探讨预防高水平耐药细菌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29例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继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抗菌药物使用量,采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腹腔、呼吸道、血液易发生细菌感染,腹腔和血液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呼吸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以一、二联抗菌药物使用为主;抗菌药物使用量居前3位为头孢菌素类、含酶抑制剂复合抗菌药物与喹诺酮类,DUI>1.1的抗菌药物仅替考拉宁,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AmpC分别为44.3%、28.7%,同时产两种酶的细菌占14.8%。结论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继发细菌性感染后,抗菌药物使用量大、频率高,易发生高耐药性细菌感染,预防高耐药性细菌感染十分重要。
龚环宇刘振国张浩晔周建党龚健
关键词: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继发感染抗菌药物
DAA与HCC--丙肝治疗新时代的挑战被引量:10
2018年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慢性感染已成为备受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HCV的感染率约为2.8%,共1.85亿例,由其导致的死亡病例约35万/年。我国2006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显示,中国大陆约有560万慢性HCV感染者。然而,考虑到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的更多感染者,中国慢性HCV的感染人数预估可能为1 000万例。
陈若蝉刘振国刘振国
关键词:丙型肝炎DAA肝癌复发
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RASSF1A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检测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RASSF1A和CDH1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收集肝细胞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标本,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法检测RASSF1A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肝细胞癌患者血清样品中RASSF1A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53.12%和31.25%,68.75%的患者血清可以检测到异常甲基化,正常对照血清中未检测到RASSF1A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RASSF1A和CDH13基因甲基化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无明显相关性(P>0.05);表明nMSP法检测血清中RASSF1A和CDH1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为肝细胞癌的筛查、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龚环宇刘振国张浩晔
关键词:肝细胞癌甲基化RASSF1A基因
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载量与PBMC凋亡及Caspase-8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CHB)患者血清HBVDNA载量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及Caspase-8活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30例CHB患者为实验组,并按单位血清中HBVDNA载量高低分为A(高病毒载量)、B(中病毒载量)、C(低病毒载量)三小组,选取10例正常成年人为对照组,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两组的PBMC,体外与植物血凝素(PHA)共同培养72 h,用PI对PBMC进行染色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的凋亡百分率,同时以比色法检测PBMC细胞内Caspase-8的活性.结果 实验组PBMC的凋亡率(26.88±7.37)%高于健康对照组(14.95±2.53)%(P〈0.01);实验组中A、B、C三个小组PBMC的凋亡率依次递减,分别为(34.75±4.59)%,(25.63±3.55)%,(18.91±3.81)%;实验组Caspase-8的活性2.99±0.82高于健康对照组1.43±0.91(P〈0.01),且A、B、C三个小组的Caspase-8活性亦依次递减,分别为3.87±0.35,2.95±0.36,1.95±0.29.实验组PBMC凋亡率与Caspase-8活性呈正相关(r=0.825,P〈0.01).结论 CHB患者PBMC存在活化诱导细胞死亡(AICD)现象,凋亡酶蛋白Caspase-8在此过程中活性升高,可能参与了凋亡信号的转导过程;HBVDNA载量与PBMC凋亡率及Caspase-8的活性相关,可能是诱发PBMC凋亡的原因之一.
龚健万克青龚环宇刘振国张浩晔
关键词:病毒载量
阴沟肠杆菌不同β-内酰胺酶基因型检测与耐药性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产β-内酰胺酶的情况,并对产不同β-内酰胺酶型菌株的耐药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三维试验确证试验检测AmpC酶与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基因,K—B法检测阴沟肠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80株阴沟肠杆菌中29株ESBLs编码基因结果阳性,3株含有两种不同的基因型,分别为TEM型6株、SHV-2型2株、CTX-M-2型5株、CTX-M-3型8株和CTX—M-9型11株;26株ampC基因PCR扩增呈阳性;产超超广谱肛内酰胺酶(SSBLs)阴沟肠杆菌对美罗培南外的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66.7%~100.0%,无论是单一产酶株,还是SSBLs菌株,其耐药率均显著高于不产酶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罗培南仍是阴沟肠杆菌耐药率最低的抗菌药物。结论阴沟肠杆菌已呈现出多药耐药和高度耐药特征,ESBLs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三维试验与PCR检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产AmpC酶和ESBLs酶是阴沟肠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龚环宇刘振国周建党陈丽敏张浩晔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聚合酶链反应Β-内酰胺酶耐药性
湖南省黑热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明确黑热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搜索文献数据库,结合本院收治情况,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21年12月湖南省内报告的确诊为黑热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共收集到5例黑热病患者,均为散发病例。发病年龄集中在青壮年(>14~60岁,共4例,80%),4例有外出务工或旅行至黑热病流行区域的流行病学史,1例为婴幼儿,为湖南省首例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本土病例。主要临床表现和异常的检查结果如下:发热5例(100%),肝脾肿大5例(100%),淋巴结肿大3例(60%);5例患者均出现血细胞下降(100%),2例(40%)死亡,3例救治成功,救治成功患者均是因为及时明确诊断,予患者使用锑剂治疗后痊愈。结论黑热病临床表现多样,对于不明原因发热伴有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血细胞下降,特别是有北方地区或东南亚地区旅居史的患者应考虑该病可能,避免漏诊和误诊。
周扬梅黄芳邱芊刘欣瑜刘振国周鹏程
关键词:黑热病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血细胞
微生态制剂联合胸腺肽-α_1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36例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D 4组。均给予基础护肝、抗感染等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及胸腺肽-α1;B组仅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C组仅加用胸腺肽-α1;D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自发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并将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CD4+、CD8+T细胞比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C组自发性腹膜炎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7.6%、55.2%和55.6%,均显著高于D组的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床治疗起效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中性粒细胞(N)比例、TNF-α水平、CD8+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CD4+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C、D组,CD4+、CD8+T细胞比例的恢复则优于B、D组。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胸腺肽-α1能加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抗感染治疗效果,缩短临床治疗起效时间,降低患者血清TNF-α水平,增强T细胞免疫功能。
张浩晔刘振国龚环宇龚健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胸腺肽-Α1肝炎乙型慢性腹膜炎
低年级医学生尽早体验医生角色的探讨与实践被引量:6
2007年
为了尽早培养医学生的医生意识,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安排537名正在学习基础医学的学生,于2005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参加早期接触临床学习,学习结束时学生自由写出该课程的学习论文,由带教老师评定论文等级,并统计论文中主要的关注点。有131名学生的论文被评为优秀,对医学的重新认识、医患关系、及早期接触临床的感受成为学生们最关注的问题。
赵玲玲刘振国李小波邢妩金龙玉高琴管志
关键词:医学生
党建与业务融合促进发热门诊建设被引量:1
2022年
发热门诊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其敏感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影响到疫情防控的成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作为大型综合性医院,在完善发热门诊建设过程中,通过在发热门诊成立党小组,以党建带动发热门诊建设,武装了一支思想和业务双过硬的专业疫情防控团队,充分发挥了发热门诊抗击疫情的“哨点”作用。
龚健陈丽敏周扬梅杨慧刘振国
关键词:发热门诊党小组党建疫情防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