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洪艳

作品数:24 被引量:173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抑郁
  • 4篇抑郁症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3篇动脉
  • 3篇易损斑块
  • 3篇颈动脉
  • 3篇颈动脉易损斑...
  • 3篇高龄
  • 3篇斑块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血清
  • 2篇血清胎球蛋白...
  • 2篇抑郁症模型
  • 2篇营养因子
  • 2篇源性
  • 2篇源性神经营养...
  • 2篇妊娠
  • 2篇舍曲林

机构

  • 23篇河北北方学院...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合川区中医院

作者

  • 23篇张洪艳
  • 3篇张玉平
  • 3篇顾鑫
  • 3篇庞剑月
  • 3篇李文慧
  • 3篇岳秉宏
  • 3篇李恒芬
  • 3篇陈丽华
  • 3篇刘星亮
  • 3篇姬宏宇
  • 3篇赵晓霞
  • 3篇任卫东
  • 3篇王思思
  • 3篇范磊
  • 2篇杨晓静
  • 2篇张海燕
  • 1篇董慈
  • 1篇李多
  • 1篇冷育清
  • 1篇赵晓锋

传媒

  • 3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成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信息技术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焦虑性抑郁症患者皮质醇节律紊乱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3
2019年
目的探讨焦虑性抑郁症与皮质醇节律紊乱及其免疫代谢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寻找可用于临床判断焦虑性抑郁症诊断和治疗的生物学标记。方法收集43例焦虑性抑郁症患者(A-MDD组),选择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的44例非焦虑性抑郁症患者(NA-MDD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检测患者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焦虑性抑郁症的影响因素。结果A-MDD组首发年龄、BMI及收缩压[(35.15±11.56)岁、(24.11±3.03)kg/m2、(130.09±13.33)mmHg]高于NA-MDD组[(31.34±14.08)岁,(22.70±3.19) kg/m2,(121.89±12.49)mmHg](t=2.631,2.009,2.964,均P<0.05);A-MDD组HAMD总分、认知障碍、日夜变化、迟缓、睡眠障碍、绝望感等因子分[(31.81±5.39)分、(8.03±3.00)分、(1.17±0.70)分、(6.88±1.93)分、(4.44±1.44)分、(4.67±2.37)分]显著高于NA-MDD组[(25.25±5.017)分、(3.87±3.12)分、(0.79±0.78)分、(4.64±2.22)分、(3.34±1.54)分、(3.61±2.02)分](t=2.297,6.524,2.505,5.210,3.452,2.421,均P<0.05);A-MDD组血浆TG、CRP及IL-6水平[(1.63±1.11)mmol/L、(1.20±0.77)mg/L、(3.54±1.90)pg/L]均显著高于NA-MDD组[(1.19±0.66)mmol/L、(0.933±0.89)mg/L、(2.65±1.34)pg/L](t=2.254,2.250,2.352,均P<0.05);A-MDD组皮质醇紊乱的发生率为72%,NA-MDD组为4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9,P=0.0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睡眠障碍(β=0.729,OR=2.072,95%CI=1.018~3.119)、IL-6(β=0.583,OR=1.792,95%CI=1.168~2.748)、认知障碍(β=0.099,OR=1.104,95%CI=1.022~1.193)、皮质醇紊乱(β=0.075,OR=1.078,95%CI=1.014~1.146)是焦虑性抑郁症的高危因素。结论焦虑性抑郁症患者皮质醇昼夜节律紊乱发生率高,COR及IL-6可能是皮质醇节律紊乱中介因素。IL-6、皮质醇节律紊乱、睡眠障碍及负�
冯婷婷张洪艳张会杰庞剑月何瑾姚静李恒芬
关键词:皮质醇节律白细胞介素6
基于基因学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研究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现状并基于基因学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高龄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高龄产妇一般资料,分析产后抑郁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产妇产后抑郁的基因学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00例高龄产妇中发生产后抑郁87例(29.00%),未发生产后抑郁213例(71.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产妇产后抑郁与产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rs11030100、rs6265位点及儿茶酚氧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rs2020917位点的基因型突变有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DNF基因rs11030100位点基因(OR=1.671,95%CI 1.112~2.511)、BDNF基因rs6265位点基因(OR=2.314,95%CI 1.356~3.949)、COMT基因rs2020917位点基因(OR=1.794,95%CI 1.137~2.831)是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BDNF基因rs11030100、rs6265位点基因及COMT基因rs2020917位点基因是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陈丽华王思思朱婕曼鲍娜石克威张洪艳姬宏宇赵晓霞
关键词:产后抑郁高龄产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行为动机分析技术研究
2025年
为了对心理问题进行精确的诊断和识别,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行为动机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移动设备获取反映心理健康状态的行为动机数据,并据此诊断识别出抑郁症患者,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特征选择,以提高数据的相关性。为了提升检测的准确性并降低过度拟合的风险,在对原始数据进行增强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CNN-BiLSTM的抑郁症识别算法,用于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特征。同时,利用行为数据中的空间和时间特征信息,实现对抑郁症的精确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综合性能良好,识别准确率比CNN-GRU提升了4.77%。
卞睿刘姝璠张洪艳隗晓华陈艳梅
关键词:心理健康卷积神经网络数据相关性
多学科协作结合阶段性干预对早产儿发育及母亲亲职压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索多学科协作结合阶段性干预对早产儿发育及母亲亲职压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100例早产儿,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基于多学科协作的阶段性干预疗法。观察干预前及出院后3、6个月后2组早产儿体格生长、神经行为、耳声发射(OAE)及母亲亲职压力的变化。结果 出院后3、6个月,2组早产儿身长、体质量、头围及精细运动、大运动、适应能力、社交行为、语言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出院后3、6个月,2组早产儿OAE通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个月,2组母亲亲职压力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阶段性干预疗法可有效降低早产儿母亲亲职压力,改善早产儿体格、神经、心理发育及认知功能,利于提高早产儿生长质量。
许津莉闫慧娟王晓娜姚玮陈杰张洪艳
关键词:体格生长神经行为学表现耳声发射人口素质
心理护理对膝骨性关节炎伴抑郁患者整体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影响评价被引量:8
2019年
为研究心理护理对膝骨性关节炎(KOA)伴抑郁患者的整体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以2017年11月—2018年9月间入本院治疗的94例KOA伴抑郁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47例。A组给予心理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表明:A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9. 36%,B组为70. 21%,对比有差异(P <0. 05)。护理后,两组的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A组低于B组,对比组间和组内数据有差异(P <0. 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 74%,B组为80. 85%,对比差异显著(P <0. 05)。说明为KOA伴抑郁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改善其膝关节功能,消除其抑郁情绪和疼痛症状,具有较佳的护理价值。
李红燕方晓张洪艳阮海玲边秋虹赵亚君任占芬
关键词:心理护理膝骨性关节炎抑郁整体疗效护理满意度
目标导向治疗联合重症超声在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研究目标导向治疗(EGDT)联合重症超声在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EGDT,观察组在床旁超声指导下行EGDT。比较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气分析(pH值、PaO_(2)、HCO_(3)^(-))、氧代谢指标[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氧合指数(OI)、乳酸(La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TnI)、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28 d病死率。结果2组治疗前HR、MAP、CVP、pH值、PaO_(2)、HCO_(3)^(-)、ScvO_(2)、PO_(2)/FiO_(2)、Lac、CRP、PCT、BNP、TnI、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HR、Lac、CRP、PCT、BNP、TnI、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MAP、CVP、pH值、PaO_(2)、HCO_(3)^(-)、ScvO_(2)、PO_(2)/FiO_(2)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HR、Lac、CRP、PCT、BNP、TnI、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MAP、CVP、pH值、PaO_(2)、HCO_(3)^(-)、ScvO_(2)、PO_(2)/Fi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DT联合重症超声应用于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组织氧代谢和预后。
杨晓静马琴琴张洪艳李云峰冷育清柯慧娟吴爽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
温胆汤调控p38 MAPK磷酸化对睡眠剥夺大鼠失眠及伴发不良情绪的影响
2025年
目的研究温胆汤调控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磷酸化对睡眠剥夺大鼠失眠及伴发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低剂量温胆汤组、中剂量温胆汤组、高剂量温胆汤组,对照组不进行睡眠剥夺,其余五组进行21 d睡眠剥夺。建模成功后进行灌胃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西药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0.9 mg/kg·d),低、中、高剂量温胆汤组给予温胆汤(0.5 g/100 g、1 g/100 g、2 g/100 g),连续14 d。采用睡眠潜伏时间、睡眠持续时间评价失眠,采用旷场实验和蔗糖水偏好实验评价抑郁,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焦虑,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海马组织中5-HT、NE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及p-p65核因子-κB(NF-κB)和p38 MAPK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睡眠潜伏时间延长(P<0.05),睡眠持续时间缩短(P<0.05),旷场实验得分、蔗糖水偏好率、开臂入臂次数百分比、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血清和海马组织5-HT及NE水平、海马组织BDNF表达水平降低(P<0.05),血清TNF-α、IL-6水平及海马组织p-p65 NF-κB/p65 NF-κB、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比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中、高剂量温胆汤组睡眠潜伏时间缩短,睡眠持续时间延长(P<0.05);西药组及低、中、高剂量温胆汤组,旷场实验得分、蔗糖水偏好率、开臂入臂次数百分比、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血清和海马组织5-HT及NE水平、海马组织BDNF表达水平升高,血清TNF-α、IL-6水平及海马组织p-p65 NF-κB/p65 NF-κB、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比值降低(P<0.05);西药组与高剂量温胆汤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温胆汤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
顾鑫安晶张洪艳张明雪娄展
关键词:失眠睡眠剥夺温胆汤
紫草素对体外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环境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D)环境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并以葡萄糖联合皮质酮干预的方法构建体外模拟DD环境海马神经元细胞模型。噻唑蓝法检测不同浓度紫草素对模拟DD环境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的影响。取传代的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紫草素(2μmol/L)组、C16-PAF[有效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活剂,4μmol/L]组、紫草素+C16-PAF(2μmol/L+4μmol/L)组,药物干预、建模后,检测神经元细胞活力、细胞损伤、凋亡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和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及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紫草素可增强体外模拟DD环境大鼠海马神经元活力(P<0.05),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升高而作用增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元细胞尼氏小体数减少,细胞明显损伤,细胞活力降低(P<0.05),凋亡率、TNF-α、IL-6、IL-18水平和caspase-9、Bax、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紫草素组神经元尼氏小体数增加,损伤减轻,细胞活力升高(P<0.05),凋亡率、TNF-α、IL-6、IL-18水平和caspase-9、Bax、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降低(P<0.05);C16-PAF可逆转紫草素对模拟DD环境海马神经元细胞模型的作用效果(P<0.05)。结论紫草素可抑制MAPK信号激活,减少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合成,减轻模拟DD环境大鼠海马神经元炎症损伤,抑制其凋亡,起到保护作用。
张洪艳张燕娇郑静静卞睿顾鑫李文慧任卫东
关键词:紫草素凋亡MAPK信号通路
个体化预测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列线图模型的建立及验证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个体化预测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ACI患者128例,收集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预测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OR=2.966,95%CI:1.267-6.945),2型糖尿病(OR=3.701,95CI%:1.555~8.813)、LDL(OR=1.006,95CI%:1.001-1.011)、TNF-α(OR=1.281,95CI%:1.066-1.540)及MMP-9(OR=2.320,95CI%:1.322-4.070)均为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l:0.724~0.884);校准曲线图形为斜率接近于1的直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7.560/=0.478)均显示该模型预测颈动脉易损斑块具有良好准确度。结论本研究基于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LDL、TNF-α及MMP-9这5项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可为临床个体化防治ACI提供科学指导。
范磊岳秉宏刘星亮张洪艳宋征宇禹爱梅杜志旺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颈动脉易损斑块列线图
高龄产妇孕中期血清FPG,HbA1c及TC联合检测预测GDM风险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孕中期空腹血糖(FPG)用于预测高龄产妇发生妊娠糖尿病(GMD)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46例高龄产妇GDM患者作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46例健康正常高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孕早期和孕中期FPG,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总胆固醇(TC)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分析GDM的独立影响因素。记录单一指标与联合检测在预测GDM风险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HbA1c,孕中期与孕早期FPG,TG及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38~9.378,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中期FPG,HbA1c及TC与高龄孕妇发生GDM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显示HbA1c(AUC=0.725,95%CI=0.623~0.827,P=0.000),FPG(AUC=0.623,95%CI=0.508~0.738,P=0.042)及TC(AUC=0.716,95%CI=0.613~0.819,P=0.000)对预测GDM具有一定应用价值。HbA1c,FPG及TC联合预测GDM准确性高(AUC=0.870,95%CI=0.790~0.949,P=0.000)。结论孕中期FPG监测辅助HbAlc与TC,有助于预测GDM风险,指导临床,可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陈丽华王思思朱婕曼鲍娜石克威张洪艳姬宏宇赵晓霞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