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晓阳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三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态
  • 1篇虚拟实境
  • 1篇沙县小吃
  • 1篇实境
  • 1篇视觉
  • 1篇视觉传达
  • 1篇视觉传达设计
  • 1篇图设计
  • 1篇钻石
  • 1篇钻石模型
  • 1篇消费者
  • 1篇小吃
  • 1篇小吃店
  • 1篇旅程
  • 1篇旅游
  • 1篇竞争力
  • 1篇客户
  • 1篇客家
  • 1篇工学

机构

  • 6篇三明学院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 1篇中国美术学院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6篇朱晓阳
  • 2篇邓维明
  • 1篇李振升
  • 1篇徐利
  • 1篇李响

传媒

  • 1篇信息与电脑
  • 1篇北京印刷学院...
  • 1篇三明学院学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成果导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改革——以三明学院为例被引量:4
2020年
成果导向教育(OBE)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提升高校的教育水平有重要意义。但成果导向教育的实施及相关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考虑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本文以三明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通过分析其人才培养现状中人才培养方案不具体、课程体系与能力结构脱节的问题,提出基于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改革措施,包括建设以成果为导向的课程地图与检测机制、强化以能力为目标的反向设计教学、塑造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以期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成果导向培养改革提供参考。
朱晓阳邓维明连晓波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
浅析钻石模型的小吃品牌竞争力研究
2023年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提升,小吃品牌面临着诸多市场挑战。如何提高小吃品牌的产业竞争力,从而促进产业的发展是本研究要讨论的主题。本研究以沙县小吃为研究案例,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分析框架,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同行竞争”、“机遇”、“政府”六个方面对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其产业发展的建议。
朱晓阳王祥李响周雅馨
关键词:钻石模型产业竞争力
运用客户旅程图设计三明红色旅游微信公众号被引量:2
2020年
随着我国红色旅游热度的持续攀升,在信息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新时代,“互联网+”“旅游+”等概念不断普及,三明地区红色旅游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基于此,笔者运用服务设计的理念和客户旅程图工具,探索如何设计三明红色旅游的微信公众号,才能够为目标客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希望能够为三明红色旅游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发展提供参考。
朱晓阳邓维明胡颖
关键词:红色旅游
客家笔筒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客家笔筒。;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盛放文具用品。;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该产品的整体外观。;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立体图。;5.左、右视图对称,省略右视图。;6.仰视图...
李振升朱晓阳
消费者体验视角的沙县小吃店魅力属性研究
2024年
以魅力工学的评价构造法将沙县小吃店的魅力因子萃取并精简为11项抽象描述、7项原始理由与22项具体事项。针对魅力因子的具体事项进行问卷调查与因素分析,归纳为“文化表征”“空间秩序”“环境氛围”“产品品质”4个魅力维度。沙县小吃店的魅力营造包括:以魅力维度中所包含的魅力因子作为设计指标,重点考虑“沙县小吃技艺传承人”“餐台食物摆放有序”“面积大”“小吃比赛获奖”的展示设计;以抽象描述的魅力因子为宣传内容,优先考虑“正宗”“一目了然”“历史感”方面的营造;以魅力维度作为宣传方向,通过官方媒体、自媒体等多种平台展开宣传。
朱晓阳王祥周雅馨
关键词:沙县小吃
基于虚拟实境以罗经仪厘测室内风水设计对人体心理解析研究
2025年
风水学作为根植于东方哲学“天人合一”思想体系的环境认知范式,历经千年沉淀形成独特的空间营造智慧。本研究突破传统玄学论辩框架,以环境心理学为理论基底,融合建筑现象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范式,系统探讨传统罗经仪度技术在当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心理调节机制。通过构建双盲对照实验模型,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精确复现《阳宅十书》记载的吉凶空间形制,结合皮肤电反应、脑电波监测等生物计量学手段,量化分析受试者在不同风水场域中的自主神经反应特征。研究发现:符合“藏风聚气”原则的空间布局可显著提升前额叶α波振幅,可以降低皮质醇分泌,其作用机制与环境心理学中的恢复性环境理论形成跨文化印证。这提示传统风水理论实质蕴含着符合现代人体工效学的空间认知密码,其通过调节空间几何参数与自然能量场的交互作用,可有效激活边缘系统的情感调节中枢。本研究不仅为文化遗产的科学解码提供实证路径,更启示当代建筑设计应重视空间形态的心理干预功能,在生态建筑学框架下重构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未来空间。
罗婷筠李哲明缪远徐利朱晓阳
关键词:风水心理状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