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祺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红十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疼痛
  • 2篇镇痛
  • 2篇注射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病毒
  • 1篇带状疱疹病毒...
  • 1篇蝶腭
  • 1篇蝶腭神经
  • 1篇蝶腭神经节
  • 1篇胸腹
  • 1篇胸腹手术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泵
  • 1篇营养支持
  • 1篇照射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治疗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理

机构

  • 8篇青海红十字医...

作者

  • 8篇李祺
  • 3篇王裕生

传媒

  • 2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营养支持在老年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在老年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年龄大于60周岁,ASA分级(Ⅰ~Ⅲ)级,欲行无痛结肠镜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营养支持对患者入院、术前、术后1小时血压、血糖变化及对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与营养支持组比较,对照组术前、术后1小时血压、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 <0.05),营养支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肠道清洁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营养支持在老年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中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患者因禁食造成的血压、血糖变化,安全有效。
李祺
关键词:营养支持老年结肠镜肠道清洁度
肋间神经阻滞复合氢吗啡酮静脉镇痛对老年胸腹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老年胸腹手术患者应用肋间神经阻滞复合氢吗啡酮静脉镇痛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青海红十字医院外科收治的择期行胸腹手术老年患者95例,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52),对照组采用单纯肋间神经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肋间神经阻滞复合氢吗啡酮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多导睡眠图、呼吸参数与主观睡眠症状,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VAS评分、术后24h多导睡眠图、术后24h呼吸参数、术后24h主观睡眠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h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8 h多导睡眠图睡眠总呼吸紊乱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低于术后24 h,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高于术后24 h(P<0.05);观察组术后48h多导睡眠图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低于对照组,LSAO_(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8h呼吸参数除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外其余各项指标均高于术后24 h(P<0.05),观察组术后48 h呼吸参数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8 h主观睡眠症状各项得分均高于术后24 h(P<0.05),观察组术后48 h主观睡眠症状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复合氢吗啡酮麻醉能有效降低老年胸腹手术患者的疼痛反应,提升镇痛效果,缓解患者的焦虑心情,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惠庭旗玉李祺王裕生
关键词:肋间神经阻滞氢吗啡酮胸腹手术睡眠质量
一次性胰岛素泵注射组件在癌痛患者皮下镇痛中的应用
主诉:宫颈癌根治术后6年,复发伴骶尾部疼痛半年现病史:患者于6年前因"异常子宫出血"在青海红十字医院诊断为"宫颈癌"并行手术治疗.术后约三年后发现"宫颈癌"复发,近半年患者出现会阴区疼痛不适,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或烧灼样痛伴...
李祺
关键词:癌性疼痛皮下自控镇痛
神经妥乐平对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遗神经痛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止痛、营养神经、物理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同时增加肌注神经妥乐平7.2 U,1次/d,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记录两组治疗开始(T0)、1周(T1)、半个月(T2)、1个月(T3)数字疼痛评分(NRS)、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镇痛总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年内后遗神经痛复发率。结果两组T1、T2、T3时间点NRS、V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64%vs 72.92%,P<0.05),1年内后遗神经痛复发率低于对照组(4.55%vs 18.75%,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45%vs 16.67%,P>0.05),但治疗组情绪抑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9.09%vs 2.08%,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但应注意有导致患者情绪抑郁的风险。
李祺王裕生刘志晓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神经妥乐平安全性评价
蝶腭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头面部疼痛3例报告
2020年
目的:报告3例鼻咽癌放疗后头面部疼痛患者经蝶腭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后的效果。方法:收集我科自2018年1月—2019年3月共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病情稳定的头面部疼痛患者3例,施行DSA引导下蝶腭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总结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术后3例患者头、面部疼痛及鼻塞症状均得到有效的缓解,疼痛数字评分(1~3)分。随访(1~3)个月,疼痛较术后无明显加重,2例患者停止服用阿片类镇痛药物,1例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物服用剂量明显减少。结论:DSA引导下蝶腭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头、面部疼痛效果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李祺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后头面部疼痛蝶腭神经节
白藜芦醇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及机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NP)症状及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60 g的雄性SD大鼠,采用左侧L5/6脊神经结扎制备NP模型,将42只NP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Res组各21例,Res组在术后第4天经鞘内导管注射300μg Res,10μl/次,连续7 d。同时选取22只仅暴露脊神经而不行结扎的正常大鼠作对照,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仅鞘内注射10μl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d0)、术后第4、7、14、21天(d4、d7、d14、d21)测定各组大鼠的热痛阈潜伏期(TWL)和机械痛阈值(MWT),于d7、d14、d21取各组大鼠的L5脊髓并采用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胶质细胞标记分子离子钙结合接头蛋白分子(Iba)-1和OX42的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脊髓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3组大鼠d0 MWT和TM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d0、d4、d7、d14、d21 MWT和TM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Res组d4~d21的MWT和TML水平均降低,且d7时两者水平均最低(P<0.05);模型组及Res组d7~d21的Iba-1和OX42积分光密度(IOD)均高于对照组(P<0.05),d21的脊髓IL-1β、IL-6和TNF-α水平亦高于对照组(P<0.05);除基线TWL和MWT外,Res组的以上时间点的各指标均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Res可改善NP大鼠的疼痛及炎症反应,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王裕生李祺
关键词:白藜芦醇神经病理性疼痛小胶质细胞活化
超激光照射对急慢性疼痛疾病的治疗作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针对急慢性疼痛疾病采用超激光照射予以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急慢性疼痛疾病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进行治疗,依据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差值分数大于6分者的治疗效果为显效,差值分数大于3分小于等于6分者的治疗效果为有效,差值分数小于3分者的治疗效果为无效。结果经过8.3次照射后,显效患者为58例,有效患者为20例,无效患者为2例,总有效率为97.50%(78/80)。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的照射部位出现了轻度红斑,并且在1 d后自行消退。结论针对急慢性疼痛疾病患者采用超激光照射予以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李祺
关键词:超激光照射
关节腔内PRP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对患者膝关节功能、C反应蛋白影响分析
2025年
对膝骨关节炎患者采取不同药物注射关节腔内进行治疗的优势性作详细分析。方法 膝骨关节炎患者(共计100例),其中50例纳入常规组(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另外50例纳入调研组(关节腔注射PRP治疗)对比患者在不同方案治疗下其机体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对炎性因子指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组间膝关节功能互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调研组KSS、Lysholm评分和ROM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和关节液中的IL-1β、CRP水平分别互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调研组血清和关节液中IL-1β、CRP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调研组疼痛、关节僵硬、躯体功能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膝骨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腔内注射PRP治疗方案取得理想疗效,高效抑制炎性因子滋生,膝关节功能得以有效恢复,减轻疼痛,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其治疗优势性相对突出。
李祺
关键词:PRP膝骨关节炎膝关节功能CR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