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篇电池
  • 2篇
  • 1篇电极
  • 1篇电极结构
  • 1篇电解液
  • 1篇电解质
  • 1篇电液
  • 1篇阴极
  • 1篇正极
  • 1篇正极材料
  • 1篇熔炼
  • 1篇熔炼工艺
  • 1篇水体系
  • 1篇泡沫镍
  • 1篇锂电池
  • 1篇锂离子
  • 1篇锂离子电池
  • 1篇离子
  • 1篇离子电池
  • 1篇浸润性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电源研究...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杜军
  • 1篇徐强
  • 1篇黄锐妮
  • 1篇李林
  • 1篇丁飞
  • 1篇桑林
  • 1篇王炜娜
  • 1篇赵永男
  • 1篇张明
  • 1篇王宇轩
  • 1篇李成章
  • 1篇杜忠良
  • 1篇段然
  • 1篇薄长明
  • 1篇黄雯

传媒

  • 6篇电源技术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泡沫镍基体过氧化氢催化阴极
2013年
对多种采用泡沫镍为基体的H2O2催化阴极性能进行了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各种催化剂在碱性溶液中对H2O2的催化分解情况,采用线性伏安法对它们的催化还原性能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分析法(ICP)等方法研究了不同载量Au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黄雯王宇轩杜军杜忠良黄锐妮段然
关键词:泡沫镍过氧化氢阴极
全球锂电池市场状况和应用发展综述被引量:22
2014年
综述了2012年全球锂电池在3C、电动车和储能三个主要应用领域的市场发展现状和主要生产厂家的市场销售情况以及未来的应用发展趋势。简述了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质和隔膜的市场状态。总结了2012年国外的几家主要电池厂商的市场动向和未来的发展战略以及中国锂电池发展总体态势。
王福鸾杜军裴金海
关键词:锂电池
负极对锂离子电池电液浸润及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电解液浸润性测试及压汞分析方法表征评估了负极活性物质对极片电解液浸润性、电池陈化时间和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貌及粒径的负极活性物质对极片的浸润性、陈化时间以及电池倍率性能有显著影响。原材料的粒径越大,越接近于球形,其电解液渗透速率越大,浸润时间越短;采用不同形貌、不同体密度的负极活性物质,电池的陈化工艺时间需要有所差异;通过改变负极活性物质的形貌,可以有效改善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
王炜娜李成章杜军
关键词:电解液浸润性孔隙结构
锂硫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工艺研究
2014年
采用不同碳材料与升华硫复合得到不同正极材料,并加入添加剂以改善放电曲线。对所得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XRD)、算比表面积(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等物理性能表征,研究其电化学性能,探究不同碳材料、制备工艺及添加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陈一劲赵永男丁飞杜军
关键词:复合材料
非水体系锂空气电池研究进展
2012年
近年来,锂空气电池由于其超高的理论比能量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若不考虑来自于空气中的正极活性物质O2的质量,其理论比能量可以达到11 140 Wh/kg,远远高于目前常用的传统电池。介绍了非水体系锂空气电池的反应机理、多孔碳电极、氧还原反应催化剂以及电解质等四个方面的最新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张明徐强桑林杜军
熔炼工艺对海水电池氯化亚铜电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对比研究了传统熔炼工艺制备的氯化亚铜电极和熔炼工艺改进后制备电极的微观结构和电性能,并分析了此种影响的机理。研究中采用ICP、XRD、SEM、EDS、金相显微镜和电化学方法等手段,对正极氯化亚铜的成分、物相、形貌、微观组织和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双层熔炼炉熔炼铸造的氯化亚铜电极更致密,采用单层熔炼炉熔炼铸造的氯化亚铜电极激活时间更短,电极利用率更高。
薄长明杜军李林
关键词:熔炼工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