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国

作品数:11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电缆
  • 4篇海底
  • 4篇海底电缆
  • 2篇地震采集
  • 2篇地震资料
  • 2篇盐岩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碳酸盐岩
  • 2篇测井
  • 1篇地震勘探
  • 1篇地震资料采集
  • 1篇点位
  • 1篇点位误差
  • 1篇应答器
  • 1篇油藏
  • 1篇油田
  • 1篇震源
  • 1篇震源子波
  • 1篇正交

机构

  • 8篇中海油能源发...
  • 5篇中海石油(中...
  • 2篇中国石油
  • 2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10篇杨志国
  • 5篇张建峰
  • 3篇龚旭东
  • 2篇刘晓亮
  • 2篇邓元军
  • 2篇胡兴豪
  • 1篇鞠少栋
  • 1篇邓强
  • 1篇陈胜宏
  • 1篇左凯
  • 1篇孔学云
  • 1篇陈昌旭
  • 1篇李刚
  • 1篇于小龙
  • 1篇王哲
  • 1篇付利

传媒

  • 2篇石油物探
  • 2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石油工业技术...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测井技术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勘探地球物理...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元素俘获谱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的碳酸盐岩储层硅化作用类型判别
2024年
硅化作用在巴西桑托斯盆地A油田广泛发育,对储层物性有很大影响。在前人对该区硅化作用研究的基础上,以常规测井、元素俘获谱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综合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储层物性数据、X衍射数据和薄片等资料,将硅化作用成因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分析了不同硅化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总结出不同硅化作用的典型测井响应特征和判别方法。研究表明,不同硅化类型对储层物性影响不同,早成岩a型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较小,早成岩b型和后热液b型储层物性随硅质含量的增加而变差,后热液a型储层物性变得极差,非该区域有效储层。在元素俘获谱测井定量计算地层硅质含量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常规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曲线特征可以判别出碳酸盐岩储层硅化作用类型,该研究对其他相似地区进行硅化作用类型判别有借鉴意义。
王士新杨志国刘晓亮赵德丽李怀彪刘厚武
关键词:硅化作用核磁共振测井储层物性
滩浅海地区海底电缆地震采集正交束线观测系统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分析研究8L4S176T正交束线观测系统及其在复杂滩浅海区域施工时对接收设备、震源激发、二次定位和采集方法的要求,论证了该观测系统对于实现以提高中深层复杂构造成像精度和分辨率、衰减采集脚印为目的的地震采集在复杂海底应用的可行性。正交观测系统横向一次只滚动一个排列,有效避免了采集脚印的产生;根据不同水深采用不同的激发和接收方式,提高了轻型海底电缆地震资料的品质;声学定位、沿检波线激发等措施保障了采集效率。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观测系统及其采集方法有效提高了地震资料信噪比,获得了更加丰富的波场信息,改善了成像精度。
张建峰龚旭东杨志国王志亮
关键词:海底电缆地震采集
8L4S176T观测系统在渤海CF区块海底电缆地震采集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为在渤海CF区块复杂过渡带获得高品质的地震采集资料,采用了8L4S176T观测系统,并在采集设备、震源选型、电缆铺设、二次定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了采集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施工效率低、潮流影响大、过往船只多等作业难点,提出了沿测线放炮、提前多铺设2根电缆、分时放炮、增加电缆配重、"圈地法"护缆等相应的技术措施,实施后取得了更丰富的波场信息,有效提高了地震资料分辨率,改善了该区块中深层复杂构造的成像精度。
龚旭东张建峰王志亮杨志国钮依莎
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对比被引量:11
2014年
在海洋石油地震勘探中,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对勘探要求的不断提高,地震勘探资料采集对观测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选择出最佳的采集观测系统进行地震勘探。通过研究观测系统面元属性这一途径,对目前海底电缆地震勘探中所普遍采用的PATCH和正交束线这两种观测系统在方位角、炮检距、覆盖次数、采集脚印及覆盖次数渐减带等属性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各面元属性在地震资料中产生的不同反映,及其优缺点。另外,实践表明通过观测系统属性分析的这一方法,可以在不同地质勘探任务和地质环境条件选择观测系统时提供有效的途径和依据。
王哲杨志国龚旭东张建峰周滨高祁
关键词:地震采集海底电缆方位角炮检距采集脚印
提高浅海OBC地震资料采集作业放缆点位精确度的理论计算方法被引量:7
2011年
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放缆的点位精度难以把握。在全面考虑影响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放缆过程的海水潮流、电缆下水后惯性、放缆力度不均匀等诸多因素的情况下,基于电缆下水后力学和运动学规律,对电缆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学分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提高浅海OBC地震资料采集作业放缆点位精确度的理论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计算出浅海OBC地震资料采集作业时纵向和横向上电缆下水前抛点的预留长度,为电缆的抛点位置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此算法可以建立工区放缆数据库,科学地指导实际放缆作业,从而大大提高放缆点位精确度,面元覆盖次数更为均匀,改善资料品质,整体上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勘探周期和勘探风险。
杨志国陈昌旭张建峰高祁周滨
关键词:海底电缆点位误差
新的声波二次定位技术在海底电缆地震勘探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由于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的特殊性,在采集作业中得到检波器的精确位置特别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地震勘探的质量,声波二次定位技术的应用就是为了测定海底电缆地震勘探作业中铺放到海底的检波器的位置.近年来,该技术由于在定位方法、操作流程上的改进,使得定位精度明显提高,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海底电缆地震勘探作业.文章介绍了新的声波二次定位技术的声波数据采集方法、处理方法、内插计算,通过分析多个海底电缆工区的应用效果,总结了新的声波二次定位技术应用的经验.最后针对新的声波二次定位技术的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邓元军杨志国张建峰胡兴豪
关键词:海底电缆应答器内插采收率
海上物探采集监督培养与BASWI模式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海上地震资料采集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性非常强的联合性作业工种,因此对物探采集监督这一岗位在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上要求都非常高。作为提供物探采集监督的企业单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高效快速地培养出合格甚至优秀的物探采集监督则显得尤为重要。创新性地探讨了一种更为快速化的物探监督培养模式,即BASWI模式。从监督成长序列和进程上分析和总结,选择性地吸收了当前物探采集监督培养模式的经验和方法,提出了物探采集监督培养进程的4个阶段所需要采取的一些培养措施和方法。
杨志国于小龙李刚邓强胡兴豪邓元军
空气枪震源子阵间距变化的形成与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在海上地震资料采集中,由于海流冲击和系统因素(特别是炮缆长度)等的影响,空气枪震源子阵间距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空气枪震源性能上的改变,给地震资料质量带来一定影响。讨论了子阵间距变化对单枪和相干枪的影响原理和影响程度,定性分析了子阵间距变化对全阵列波场的影响情况,最后给出了监视和监控震源子阵间距变化的几点建议。
杨志国张建峰高祁周滨
关键词:空气枪震源子波
中东某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
2024年
中东某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采用直井和水平井结合边部和底部注水进行开发,部分水平井存在低阻产油、高阻出水的情况,给测井解释和油田开发带来极大困扰。在系统总结研究区低阻成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随钻测井和钻杆传输测井资料,构建电阻率“时间推移测井”,进行水平井流体性质识别,并建立了识别图版,取得了较好效果。进而通过对水淹分布和水淹路径的分析,提出两种主要的水淹模式,即底水垂向稳步上升模式和边水侧向快速突进模式,为油藏稳油控水、高效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士新杨志国刘晓亮赵德丽刘厚武李怀彪
关键词:碳酸盐岩水平井时间推移测井
海上油田砾石充填滑套冲蚀性能研究与改进被引量:6
2015年
针对海上油田砾石充填滑套总成在防砂作业中易冲蚀而导致密封失效问题,通过ANSYS数值模拟和试验井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砾石充填滑套总成冲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充填滑套总成的充填孔、滑套孔及其对应的环空壁面是冲蚀最严重部位。提出了利用PVD技术对充填滑套总成的充填孔、滑套孔及其对应的环空壁面表面进行镀陶瓷处理的改进措施,形成了一套自主开发的抗冲蚀砾石充填滑套总成工具,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渤海、南海和东海等海域共计82口井120多层砾石充填防砂作业中,滑套密封性能均良好。
孔学云杨志国鞠少栋陈胜宏左凯付利柴龙顺
关键词:砾石充填ANSYS模拟试验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