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敏

作品数:20 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肾病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8篇糖尿病肾病
  • 6篇中医
  • 6篇络病
  • 5篇络病理论
  • 3篇抵挡汤
  • 3篇久病
  • 3篇久病入络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新生
  • 2篇药理
  • 2篇药理学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叶天士
  • 2篇医案
  • 2篇医药疗法
  • 2篇医药治疗

机构

  • 20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20篇林敏
  • 19篇鲁玉辉
  • 1篇张明选
  • 1篇朱为坤
  • 1篇张丹丹
  • 1篇郑春素
  • 1篇林雪娟
  • 1篇张洁
  • 1篇高展翔
  • 1篇陈少芳
  • 1篇吴清梅

传媒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福建中医药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医药通报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10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证指南医案》辛润通络法探骊被引量:31
2018年
辛润通络法是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创立的一种络病治疗方法。文章认为辛润通络法的提出源于《黄帝内经》,并受张仲景辨治"肝着"及刘河间"玄府气液说"之启发,其作用机制包括行津通络、化瘀通络及通补络脉,适用于邪滞于络、阴血亏虚之络病。文章通过归纳《临证指南医案》中辛润通络法的药物使用规律,以期更好认识和运用辛润通络法。
林敏鲁玉辉
关键词: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基于络病理论浅析补虚通络法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2024年
络病是由各种因素引起气血津液运行异常、络脉痹阻不通的病变。糖尿病肾病属中医“消渴”范畴,本病久入络,津涸热淫,耗气伤阴,久则阴亏津伤、气不生血,气血俱虚,脉道不利,终生痰成瘀,阻滞脉络,故认为糖尿病肾病符合“久病入络”病程演变规律,其病机特点可概括为“络虚有瘀”,提出以补虚通络法为主的治疗原则,并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肾病补虚通络法应用规律,以期为本病临床防治提供思路。
胡婷婷鲁玉辉范丽妃郭玉琴林敏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消渴络病理论久病入络
基于思维导图从中医四大经典角度提升本科生中医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
2024年
中医思维是传承和发展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思维的重要彰显,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临床运用能力至关重要。针对中医思维弱化这一中医教育的共性问题,我们尝试在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中借助思维导图串联现行教材、建设配套题库和案例库,关联相关文献及网络课程资源,构建丰富完整的中医经典知识网络,通过图形化、立体化的知识构建,帮助学生培养和建立中医思维,进而推动学生中医理论创新和临床运用能力提升。
林敏许克祥谢丽华鲁玉辉陈少芳张洁张梦婷张丹丹陈观木生林雪娟
关键词:思维导图教学改革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芳香疗法预防流行性感冒用药规律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芳香疗法预防流行性感冒的组方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运用芳香疗法预防流行性感冒临床试验研究文献中的方药数据,运用软件“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收集到的香薰预防流行性感冒处方用药规律,得出新方。结果:搜集到相关临床试验研究文献64篇,纳入香薰预防流行性感冒方64首,共涉及中药107味,使用频次≥10的中药有10味,分别为苍术、艾叶、广藿香、冰片、薄荷、白芷、石菖蒲、山柰、丁香和肉桂,药物性味以温、辛最多见,归经以脾、胃、肺经为主,功效分类以解表类、化湿类、温里类为主,聚类分析得到新处方3个。结论:预防流感的香薰中药,多芳香辛温,归脾、胃、肺经,聚类分析得到的新方1、2以预防温热疫类的流行性感冒为主,新方3以预防寒疫类流行性感冒为主。
陈碧芬陈逸梦林敏陈诗韩鲁玉辉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疫病芳香疗法数据挖掘
基于络虚有瘀探讨补虚通络法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运用及展望被引量:13
2023年
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与中医络病理论具有相关性。近年来,依据络病理论治疗和研究DN渐成趋势,结合文献资料、临床实践经验及基础研究,总结本病核心病机为络虚有瘀,以补虚通络为治疗大法。认为补虚当以气血为要,强调通络与化瘀有别。用药当固本培元,重视辛润药物,并注意久病缓攻,通畅络脉。笔者从中医“久病入络”理论阐述DN发病及进展过程,探讨从络论治本病的现状和思考,以期为本病防治提供参考。
林敏范丽妃郭玉琴柯荣苹鲁玉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久病入络
从抑制异常血管新生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补虚通络法被引量:2
2024年
异常血管新生是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医认为DN异常血管新生以正气亏虚为本,痰瘀浊毒为标。文章结合DN发病特点,从络病理论入手探讨中医补虚通络法对DN异常血管新生的认识,梳理常见相关分子靶点并总结近年来重要中药单体、单味药、复方(药对)调控DN异常血管新生的研究现状,证实了不少中药可通过不同途径、靶点抑制DN异常血管新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药抑制DN异常血管新生提供参考。
林敏郭玉琴范丽妃郭静鲁玉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管新生络病理论中医药疗法
基于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探析——以构建《温病学》教学新模式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文章分析“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微课用于构建温病教学新模式的可行性及不足之处,结合本次新冠疫情对教育教学提出的新问题新挑战,在《温病学》教学中探索基于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文章认为可以借助微课优势更新温病教学内容,使之更好地适应临床实践需要,同时利用多媒体平台,提高微课沟通质量及移动学习效果。在实际运用中还应注意微课与面授(线上教学)及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
林敏朱为坤高展翔郑春素张明选吴清梅郭静鲁玉辉
关键词:混合教学温病学
由达原饮管窥温疫学派治疫要旨被引量:22
2021年
文章结合明代瘟疫流行的历史背景,从《温疫论》原文出发,根据达原饮的立法和运用思路及温疫学派相关论述,认为达原饮为邪在膜原而设,治疗"以逐秽为第一要义"。湿热秽浊盘踞膜原具有多重隐匿性,瘟疫伏邪理论和逐邪法可为应对现今新发传染性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思路。
林敏鲁玉辉
关键词:疫病膜原温疫论达原饮
糖尿病肾病从络病论治研究进展被引量:39
2022年
对近年来糖尿病肾病从络病论治的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和讨论,发现目前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络病治疗以补虚通络法为主要原则,基础研究显示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改善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障碍和血管内皮损伤及减轻肾脏损伤有关。中医络病理论可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更多思路,也在临床运用中显示出一定优势。但目前补虚通络法的临床运用以补虚药物与化瘀药物的联合使用为主,而血瘀证与络病虽有重叠但并非同一范畴,因此当前糖尿病肾病的络病辨治未能结合络脉自身病变与主要致病因素及继发病机变化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分期辨治,未能充分重视辛味药、藤类药及虫类药等经典络药的对证使用。此外,糖尿病肾病治络方药的基础研究缺乏与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指标的关联分析。据此,倡导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更具体系的糖尿病肾病研究,进一步探索糖尿病肾病的络病实质,强调络药和微观辨证在糖尿病肾病靶药筛选过程中的重要性,探索糖尿病肾病中络药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推动络病理论和治络方药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
陈慧楠林敏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络病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脏器纤维化中医辨治策略的共性研究与展望被引量:6
2024年
脏器纤维化是组织和器官适应不良修复的结果,是一个慢性和不可逆的过程,其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络病理论高度相关。因此,文章从络病理论视角探讨脏器纤维化络脉病变的生理病理及其诊疗过程的一致性,认为持续的组织损伤和实质细胞破坏的病理变化是久病入络、络毒蕴结、络脉虚损的结果,由此提出以“通补”之法治疗脏器纤维化络脉虚损病证,其治疗精髓在于以补为通,以通为用,进一步挖掘脏器纤维化中医辨治策略上的共性互乘,寻求宏观与微观上的对应关系,思考络病理论指导脏器纤维化临床防治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脏器纤维化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范丽妃林敏郭玉琴翁曼华鲁玉辉
关键词:络病理论脏器纤维化络脉中医辨治通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