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良斌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皮瓣
  • 2篇穿支
  • 1篇动脉穿支
  • 1篇血管吻合
  • 1篇营养血管
  • 1篇远端
  • 1篇支皮瓣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血管
  • 1篇手部
  • 1篇手部皮肤
  • 1篇手部皮肤缺损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皮瓣修复
  • 1篇皮肤缺损
  • 1篇皮神经
  • 1篇皮神经营养血...
  • 1篇浅动脉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徐永清
  • 3篇梅良斌
  • 2篇朱跃良
  • 1篇李霞
  • 1篇崔轶
  • 1篇汤逊
  • 1篇陈雪松
  • 1篇沙勇
  • 1篇王毅
  • 1篇李军
  • 1篇石健
  • 1篇马涛
  • 1篇王毅
  • 1篇李阳
  • 1篇唐辉

传媒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手和足部创面修复时四种吻合血管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穿支皮瓣的选择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比较4种吻合血管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手、足创面患者共112例,其中手指78例,虎口11例,手掌5例,手背6例,足部12例;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1.5 cm^21.0 cm×12.0 cm;均采用吻合血管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穿支皮瓣修复。应用皮瓣种类: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带前臂后侧皮神经)30例,皮瓣面积5.0 cm×2.0 cm^13.0 cm×6.0 cm;吻合血管的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未带腓浅神经)15例,皮瓣面积2.5 cm×2.0 cm^9.0 cm×6.0 cm,修复手背、虎口、手掌及手指创面;腓肠外侧浅动脉穿支皮瓣(带腓肠外侧皮神经上段)26例,皮瓣面积2.5 cm×1.8 cm^7.0 cm×5.0 cm,修复手背、虎口、手掌及手指创面;腓动脉穿支皮瓣(带腓肠神经中下段)41例,皮瓣面积2.5 cm×1.8 cm^23.0 cm×14.0 cm,修复足部、手背、虎口、手掌及手指创面。其中40例做CTA的观察,分别测量桡侧副动脉、腓浅动脉、腓肠外侧浅动脉、腓动脉的出现率和起始处血管口径。缝接皮神经97例,未缝接皮神经15例(均为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术后定期随访。结果切取腓动脉穿支皮瓣(41例)、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30例),两种皮瓣穿支出现率是100%;腓肠外侧浅动脉出现率为80.0%,穿支利用率为80.8%(21/26),有19.2%(5/26)因血管太细改为腓肠内侧浅动脉;腓浅动脉穿支出现率为90.0%,可利用率为60.0%(9/15),其中40.0%(6/15)改为腓动脉穿支皮瓣。除1例腓肠外侧浅动脉穿支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有101例获得随访,其中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90例,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11例,随访时间12~120个月,平均36.6个月。修复手部者功能优40例,良45例,可5例。缝接手部皮瓣皮神经者78例,感觉功能均达到S3级以上;未缝接手部皮瓣皮神经者12例,感觉功能达到S3级3例、S2级9例;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11例均缝接了皮神经,感觉功能均
徐永清何晓清陈雪松范新宇梅良斌董凯旋崔轶朱跃良李军蔡兴博李霞
关键词:腓动脉穿支血管吻合
青年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继发下尺桡关节重度脱位的手术治疗
2014年
目的 探讨青年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继发下尺桡关节重度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短缩尺骨、重建下尺桡关节法,对7例桡骨陈旧性骨折、短缩,下尺桡关节重度脱位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腕关节外形、功能进行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外形恢复良好,功能评价优6例,良1例.结论 短缩尺骨、重建下尺桡关节法是治疗桡骨陈旧性骨折、短缩,下尺桡重度脱位的有效方法.
唐辉徐永清石健汤逊沙勇马涛梅良斌李阳王毅
关键词:下尺桡关节桡骨骨折
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逆行转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骨间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逆行转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5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均获3~20个月随访,皮瓣外形、色泽、弹性恢复良好,厚薄适中,不需要二期修薄。手部关节活动不受限,活动自如,无手部功能障碍。皮瓣两点辨别觉为5~10 mm,感觉良好。结论应用骨间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逆行转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血管解剖较恒定,操作简便,皮瓣成活率高,受区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梅良斌徐永清朱跃良王毅何晓清吕乾
关键词:骨间后动脉显微外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