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井震联合在陆相三角洲前缘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太北开发区为例
- 2013年
- 陆相三角洲前缘储层砂体薄,河道砂体窄小且分布零散,单一技术难以准确刻画砂体边界及井网控制不住的窄小河道砂体。优选了区分砂泥岩明显的自然电位(Usp)曲线并用其重构拟波阻抗曲线,应用地震特征参数反演结果的高频部分,与Inver TracePlus反演相结合来拓宽反演结果的频带,提高了地震纵向上小层的识别能力。编制了井震联合绘制沉积微相图流程,对太北开发区葡萄花油层组Ⅰ层三角洲前缘相储层进行了再认识研究,砂体变化体现在宽带状分布的河道砂体分叉增多,窄条带状分布的河道砂体连续性变差,这些认识在补充调整井部署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
- 陈国飞宋微杨会东白雪
-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及模拟结果分析被引量:15
- 2013年
- 通过岩石热解评价仪(Rock-Eval)模拟试验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烃源岩样品进行了生烃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裂解温度区间与样品的有机质类型有关。用平行一级模型求取了动力学参数,频率因子介于7.1×1014~1.6×1019s-1之间,活化能在190~300kJ/mol的范围内。将所求得的动力学参数外推到地质时期的升温速率下,长4+5油层组烃源岩转化率最高,为99.16%,累计生烃量为31.21mg/g;长6油层组烃源岩的转化率可达73.54%,累计生烃量为56.50mg/g;长7油层组4个油页岩的转化率较低,分别为53.17%、84.62%、28.13%和30.95%,但其累计生烃量较高,分别为36.19、73.54、22.18和29.67mg/g;长7油层组2个暗色泥岩的转化率分别为93.88%和85.08%,累计生烃量分别为13.29、10.41mg/g;长8油层组烃源岩的转化率为85.70%,累计生烃量为6.92mg/g;长9油层组烃源岩的转化率为27.87%,累计生烃量仅为0.85mg/g。
- 黄彩霞张枝焕李宇翔邓南涛闫红星白雪罗梦娇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烃源岩生烃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