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琨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小麦
  • 2篇锈病
  • 2篇锈菌
  • 2篇叶锈病
  • 2篇叶锈菌
  • 2篇相关基因
  • 2篇基因
  • 2篇VIGS
  • 1篇毒株
  • 1篇烟草
  • 1篇氧化酶
  • 1篇疫苗
  • 1篇疫苗株
  • 1篇引物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PC...
  • 1篇院校
  • 1篇志贺氏菌
  • 1篇致病基因

机构

  • 9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安阳工学院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河南省动物性...
  • 1篇中国烟草总公...

作者

  • 9篇程琨
  • 6篇郑文明
  • 4篇刘娜
  • 2篇邢国珍
  • 1篇潘鑫龙
  • 1篇王亚宾
  • 1篇高晓云
  • 1篇顾阳
  • 1篇宋海霞
  • 1篇韩立强
  • 1篇宋月
  • 1篇崔保安
  • 1篇蒋大伟
  • 1篇张瑞
  • 1篇许兰菊
  • 1篇韩迎春
  • 1篇陈红英
  • 1篇李淑君
  • 1篇陈红歌
  • 1篇付彤

传媒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化工管理
  • 1篇烟草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4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侵染早期小麦叶锈菌相关基因的筛选及表达分析
2022年
为挖掘与叶锈菌萌发及早期侵染相关的关键基因,利用PacBio SMRT和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对叶锈菌夏孢子萌发0、2、4、8、12和24h的孢子和芽管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全长转录本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候选基因筛选,利用qRT-PCR技术对候选基因在不同毒力菌系与小麦的亲和/非亲和互作中的表达模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综合分析筛选出差异显著且功能相关的4个候选基因,其中,PTTG_1050为SNARE蛋白的编码基因,可能参与SNARE介导的囊泡运输;PTTG_4765属于ABC转运蛋白基因家族PDR亚族;PTTG_1823属于PKc_Like超基因家族;PTTG_1279为候选分泌蛋白编码基因。2)4个候选基因在侵染早期受到强烈诱导或抑制,且在亲和互作中表达量高于非亲和互作,说明其在叶锈菌的早期侵染和扩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能是早期成功侵染的关键基因。
张艺博路亚南刘娜肖继斌李闯程琨邢国珍马振玲郑文明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转录组测序QRT-PCR致病基因
转录因子TaMADS2在小麦-叶锈菌互作中的功能研究
2023年
为探究转录因子TaMADS2在小麦抗叶锈病中的功能,以TaMADS2基因在亲和/非亲和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上调表达,且在非亲和组合中上调表达时期较亲和组合更早为依据,利用BSMV-VIGS技术沉默‘中国春’‘郑麦9023’中TaMADS2基因表达,观察TaMADS2沉默植株的表型以及病程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在接种叶锈菌后,TaMADS2基因沉默植株较对照相比叶锈菌感染加重,单侵染点处活性氧积累面积减小,菌丝长度增加,发病面积增大,促进了病原菌的生长,减弱了植物的抗性反应;通过qRT-PCR分析发现在叶锈菌侵染早期,病程相关基因TaPR1和TaPR2的表达水平下调。综上,TaMADS2基因可能通过调控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正向调控小麦对叶锈菌的抗性。
王率伍秦昭赵世佳刘子豪路亚南马保站肖继斌程琨郑文明刘娜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VIGS病程相关基因
鸡志贺氏菌多价凝集抗原及其标准血清的研制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鸡鲍氏志贺氏菌和鸡痢疾志贺氏菌制备多价凝集抗原,确定其最佳反应浓度及比例.选择合适的试验鸡只,用2种鸡志贺氏菌灭活疫苗定期肌肉注射免疫和抗体效价测定,适时采血分离血清.结果显示,鸡鲍氏抗原与痢疾抗原的最佳混合浓度为6×109mL-1,最佳比例为1∶1.制备的鸡鲍氏和鸡痢疾志贺氏菌多价阳性血清,经抗体效价测定均达6 log2,阴性血清与鸡志贺氏菌多价凝集抗原作用无凝集现象出现.研制的多价凝集抗原及其标准血清经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保存方法试验,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易保存等特点,且可省去单价凝集抗原繁琐的检测程序和时间.
李炜蒋大伟程琨宋海霞许兰菊张玉红张瑞
关键词:标准血清
绿脓杆菌SYBR Green 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建立绿脓杆菌的SYBR Green I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以便更加快捷、方便的检测绿脓杆菌,根据16S rDNA高度保守的特性,在绿脓杆菌16S rDNA保守区设计1对引物,利用普通PCR技术扩增出绿脓杆菌16S rDNA保守区277 bp的片段,并克隆到pMD-18 T载体上,纯化的质粒作为模板进行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扩增并制作标准曲线,建立了绿脓杆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重复性进行评价,又进一步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对标准样品的最小检出浓度为28拷贝/μL。并且特异性检验结果显示与常见的菌群没有交叉反应,重复性良好。在临床中检测疑似绿脓杆菌感染病料55份,用所建立的荧光定量方法检测出阳性病料40份,而普通的PCR方法检测出阳性病料32份。表明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定量、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以在临床中用于绿脓杆菌的检测。
宋月程琨梁秀丽王亚宾付彤韩立强魏战勇
关键词:绿脓杆菌RDNA荧光定量PCR
鉴别猪伪狂犬病病毒强毒与疫苗毒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4
2014年
根据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gH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建立gE和gH基因的单项PCR扩增方法。通过对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鉴别PRV强毒和疫苗毒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即利用一次PCR反应,从强毒株基因组中可同时扩增出2条大小分别为429 bp(gE基因)、355 bp(gH基因)的特异性片段,从弱毒株DNA中仅扩增出1条大小为355 bp的片段,而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细小病毒DNA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所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最低有效检测量为1×102TCID50/0.1 mL。该方法适合对PRV强毒和疫苗毒的快速鉴别诊断。
顾阳高晓云程琨潘鑫龙崔保安陈红英
关键词:伪狂犬病毒双重PCR强毒株疫苗株
TaSPX3基因VIGS沉默表达降低小麦对叶锈病(Puccinia recondite f.sp.tritici)的抗性被引量:5
2021年
为挖掘TaSPX3基因在小麦抗叶锈病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前期对叶锈菌感染的小麦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的TaSPX3基因受到叶锈菌侵染诱导表达为依据,利用BSMV-VIGS系统沉默中国春和郑麦9023中的TaSPX3基因,利用qRT-PCR技术进一步分析小麦抗病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发现TaSPX3基因沉默后,小麦叶锈菌感染加重,降低了小麦对叶锈病的抗性;同时,对侵染过程抗病相关基因转录检测发现,抗病相关基因PR2和CAT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本研究表明TaSPX3基因可能通过调控PR2和CAT基因的表达参与小麦对叶锈病的抗性。
张蕊李博李旭尚文静韩迎春程琨刘娜郑文明
关键词:小麦VIGS叶锈病抗病性
课程思政融入农业院校细胞生物学教学的实践被引量:3
2022年
思政课程一直是高等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创新概念应运而生。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助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是农业院校生物学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细胞生物学任课教师需要深入探索、提炼细胞生物学知识体系中的思想价值和科学内涵,将思政内容有机地融合到课程建设中。高校应重视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重塑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目标,将思政内容融合进细胞生物学课程,并总结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思考相应的改进措施,这将有助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科研精神。
马振玲刘娜刘薇程琨赵月郑文明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
肌醇对小麦萌发期耐盐性的调节作用及生理机制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以小麦品种西农979为材料,确定了用于小麦盐胁迫的NaCl浓度为300mmol·L^-1,然后通过添加1、2、4、8mmol·L^-1的肌醇,观测在肌醇作用下小麦种子发芽率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发现8mmol·L^-1外源肌醇可使受盐胁迫的小麦种子7d发芽率提高21.3%,MDA含量下降41.8%,MDA含量接近未受胁迫的小麦水平。同时,检测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添加肌醇使盐胁迫下小麦SOD和CAT酶活性分别提高22.9%、15.0%,POD酶活性降低19.7%。研究表明,肌醇显著降低盐胁迫下小麦发芽期的丙二醛含量,对盐胁迫下小麦的损伤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程琨程琨王磊杨森郑文明
关键词:小麦肌醇丙二醛抗氧化酶
烟草拟茎点霉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2022年
为实现烟草拟茎点霉的快速准确检测,利用真菌rDNA-ITS通用引物对拟茎点霉和其他10种烟草病原菌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片段回收及DNA测序,在序列比对基础上设计了两对特异性检测引物,并鉴定了引物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优化建立了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为60℃时,两对特异性引物P2F/P3R和P3F/P3R从烟草拟茎点霉DNA样本中分别扩增出来420 bp和381 bp的特异性条带,而在其他10种烟草病原菌DNA以及阴性对照中均不能扩增到任何条带。两对特异性引物的检测灵敏度均达到10 pg/μL。建立的基于两对特异性引物P2F/P3R和P3F/P3R的分子检测方法可实现对病原菌烟草拟茎点霉的快速准确检测。
邢国珍孙帅李旭邱睿程琨李博陈佳敏何雷李淑君郑文明
关键词:烟草拟茎点霉特异性引物分子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