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建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皮瓣
  • 3篇动脉
  • 2篇外科
  • 2篇外科皮瓣
  • 1篇低龄
  • 1篇低龄儿
  • 1篇低龄儿童
  • 1篇动脉穿支
  • 1篇断伤
  • 1篇一期治疗
  • 1篇远端
  • 1篇远端骨折
  • 1篇支链
  • 1篇支皮瓣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缺损
  • 1篇手法
  • 1篇手法复位
  • 1篇手畸形
  • 1篇手术

机构

  • 7篇河南省中医院

作者

  • 7篇宋鹏
  • 7篇荆凯
  • 7篇薛建华
  • 6篇魏鹏飞
  • 5篇李光辉
  • 4篇孙永强
  • 1篇艾进伟

传媒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6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miR-195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miR-195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表达量显著增加,但是其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索mi R-195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试剂盒、蛋白免疫和实时定量反转录PCR(q RT-PCR)检测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分化特异基因Runx2和osteopontin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miR-195和它的潜在靶SMAD7表达量的变化;通过脂质体转染构建miR-195低表达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miR-195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95对SMAD7的靶向作用。结果与结论:(1)分离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优良的体外成骨分化能力;(2)miR-195表达量随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时间的增加而升高,SMAD7则相反。(3)mi R-195能够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4)荧光素酶实验证实SMAD7是miR-195的直接靶,SMAD7过表达抑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5)结果提示,miR-195通过靶向SMAD7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宋鹏荆凯薛建华魏鹏飞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干细胞成骨分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MAD7
动力型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与手法复位夹板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探讨重度骨质疏松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动力型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克氏针与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对比临床研究.方法:2009年4月-2013年10月临床收治76例桡骨远端重度骨质疏松骨折,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取动力型...
宋鹏孙永强魏鹏飞荆凯杜展飞李光辉薛建华
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VAC技术治疗外伤后足跟部感染创面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VAC技术治疗外伤后足部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共收治35例足部外伤后足部感染创面,均合并骨质外露.男16例,女9例;年龄23 ~ 76岁,平均54....
宋鹏薛建华荆凯艾进伟李光辉杜展飞孙永强魏鹏飞
皮下包埋法联合自制愈肤散治疗手指末节离断伤的临床应用
目的:针对无血管吻合条件的手指末节离断利用皮下包埋法和自制生肌散再植成活的临床应用.方法: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针对28指无血管吻合条件的末节断指采取腹部皮下包埋法处理3周后再联合自制愈肤散外用,观察包埋手指成活...
宋鹏孙永强荆凯薛建华魏鹏飞李光辉杜晨飞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低龄儿先天性并指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回顾性总结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低龄儿先天性并指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3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172例低龄儿童先天性并指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采用神经分接并联合血管移植使指蹼进一步开大加深,设计掌骨背皮瓣、掌侧“V”形及背侧“M”形皮瓣,“三叶草”、五角形皮瓣或矩形、三角形皮瓣形成指蹼,设计双指腹等皮瓣覆盖并指外露骨质,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6年,按Swanson评定方法评价:优159例,良11例,差2例。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适当手术时机及正确的手术方式,并重视术后功能锻炼,可有效避免先天性并指分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满意。
宋鹏荆凯薛建华
关键词:手畸形先天性并指显微外科手术外科皮瓣低龄儿童
跗内侧动脉皮瓣修复足趾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利用以跗内侧动脉为蒂的足内侧皮瓣修复足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疗效及价值。方法根据足背动脉于距舟关节平面向足内侧发出跗内侧动脉,有终末皮支分布于此区域皮肤的特点,设计以跗内侧动脉为蒂的皮瓣,移植修复足趾皮肤缺损15例。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外形、色泽、弹性,以及有无瘢痕挛缩、功能障碍等。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血运障碍。随访6~36个月,皮瓣修复区皮肤色泽及弹性较好,外形不臃肿,无瘢痕挛缩,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6~8 mm。结论跗内侧皮瓣移植创伤较小,质地与足趾趾底侧最为接近,耐磨性好,对供区影响小,是修复足趾皮肤缺损甚至手指皮肤缺损的较理想皮瓣。
宋鹏荆凯薛建华魏鹏飞李光辉杜晨飞
关键词:足背动脉外科皮瓣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联合骨间背侧动脉皮支链皮瓣一期治疗手掌冲压贯通伤
目的:探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联合骨间背侧动脉皮支链皮瓣一期修复手掌冲压贯通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手掌冲压贯通伤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均合并骨质缺损,急诊清创后取髂骨移植,尺动脉腕上...
宋鹏孙永强薛建华荆凯杜晨飞李光辉魏鹏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