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婷婷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血钾
  • 1篇血钾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组合
  • 1篇螺内酯
  • 1篇静脉注射
  • 1篇黄芩
  • 1篇黄芩素
  • 1篇黄芩苷
  • 1篇甘草
  • 1篇甘草酸
  • 1篇甘草酸二铵

机构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2篇杨劲
  • 2篇杨迪
  • 2篇袁婷婷
  • 1篇吴玉林
  • 1篇徐瑞娟
  • 1篇丁茹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静脉注射黄芩苷、黄芩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规律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比较研究静脉给药黄芩苷、黄芩素在大鼠体内药代规律。方法:大鼠分别静脉注射等摩尔的黄芩苷、黄芩素,剂量为37μmo L/kg,给药体积为10 m L/kg,于给药后0.08、0.17、0.33、0.5、1、2、4、6、8、10、12和24 h采集血样,用H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浆样本中黄芩苷和黄芩素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及药代参数用BAPP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1)大鼠血浆样本中能同时检测到黄芩苷和黄芩素。黄芩苷组中的原型药物黄芩苷的C_(max)为(24.5±18.3)nmol/m L,AUC_(0-24)为(13.3±11.6)nmol·m L^(-1)·h^(-1),黄芩素组中的原型药物黄芩素C_(max)为(10.5±5.1)nmol/m L,AUC_(0-24)为(18.2±4.9)nmol·m L^(-1)·h^(-1);(2)静脉注射黄芩苷后,代谢转化为黄芩素的转化率为26.5%;静脉注射黄芩素后,代谢转化为黄芩苷的转化率为35%。结论:等摩尔给药情况下黄芩素的C_(max)高于黄芩苷,AUC_(0-24)却相反,这可能是由于黄芩素亲脂性较高,分布较广,清除率较低导致的;提示静脉注射黄芩苷和黄芩素能在体内进行相互转化且黄芩素的转化率高于黄芩苷。
杨迪袁婷婷干舒蕾崔亚娇丁茹吴玉林杨劲
关键词:黄芩苷黄芩素静脉注射药代动力学
螺内酯和甘草酸二铵药物组合在抗甘草酸二铵性低血钾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螺内酯和甘草酸二铵药物组合在抗甘草酸二铵性低血钾的应用。所述药物中螺内酯和甘草酸的质量比为(0.021~0.084)∶1,最佳比例是0.042∶1,所述药物组合为口服制剂,该药物组合能明显的预防甘草酸二铵引起...
杨劲袁婷婷徐瑞娟杨迪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