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建平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病
  • 2篇维吾尔族
  • 2篇基因
  • 2篇冠心病
  • 2篇ATP结合盒...
  • 2篇ATP结合盒...
  • 1篇蛋白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绞痛患者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瑞舒伐他汀
  • 1篇三磷酸
  • 1篇三磷酸腺苷
  • 1篇三磷酸腺苷结...
  • 1篇他汀
  • 1篇转运子
  • 1篇稳定型心绞痛

机构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3篇陈玉岚
  • 3篇武贵臻
  • 3篇何秉贤
  • 3篇毛颖
  • 3篇邹建平
  • 1篇曹桂秋
  • 1篇邓峰美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ATP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R219K多态性与维吾尔族及汉族冠心病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年12月-2008年5月住院及门诊患者中无血缘关系的维吾尔族、汉族为研究对象。冠心病组377例,其中维吾尔族199例,汉族178例;对照组178例,其中维吾尔族83例,汉族95例。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组及对照组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并比较不同基因型间血脂水平。结果 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K等位基因频率在维吾尔族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对照组中载脂蛋白A水平在KR型高于KK型,汉族冠心病组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KR型高于KK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具有临床意义。不同基因型间的其余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K等位基因频率与维吾尔族冠心病相关,K等位基因可能降低其发病风险;ABCA1 R219K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在维吾尔族和汉族间无差异,且对维吾尔族、汉族血脂水平无明显影响。
毛颖邓峰美陈玉岚武贵臻邹建平何秉贤
关键词:冠心病基因ATP结合盒转运子A1维吾尔族汉族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M883I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基因M883I多态性与冠心病及血脂水平相关性。方法:冠心病组358例(维吾尔族180例,汉族178例);对照组160例(维吾尔族65例,汉族95例)。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组及对照组ABCA1基因M883I多态性。结果: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中,维吾尔族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汉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M883I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个民族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间的血脂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A1基因M883I多态性M等位基因频率在维吾尔族和汉族间有差异;ABCA1 M883I多态性与维吾尔族、汉族冠心病及血脂水平无明显相关。
毛颖武贵臻陈玉岚邹建平何秉贤
关键词:冠心病基因ATP结合盒转运子A1维吾尔族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RP、GMP140和内皮功能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CRP)、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33例。另选择同期健康查体者25例作为对照组。调查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以及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CRP、GMP140、肱动脉舒张功能(FDM)。结果:治疗1、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后TC、LDL-C较治疗2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组治疗前CRP、GMP140高于对照组,FDM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组治疗后CRP、GMP140降低,FDM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后GMP140较治疗2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能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反应、血小板聚积,改善患者血脂状况和内皮功能,且瑞舒伐他汀降低血小板聚积作用更明显。
曹桂秋毛颖陈玉岚武贵臻邹建平何秉贤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不稳定型心绞痛颗粒膜蛋白-140内皮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