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盼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吸虫
  • 5篇日本血吸虫
  • 5篇吸虫
  • 4篇哮喘
  • 4篇过继
  • 4篇过继转移
  • 4篇过敏
  • 4篇过敏性
  • 4篇过敏性哮喘
  • 3篇日本血吸虫可...
  • 3篇抗原
  • 3篇可溶性
  • 3篇可溶性虫卵抗...
  • 3篇CD8Α
  • 3篇虫卵
  • 3篇虫卵抗原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抑制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机构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郭盼
  • 3篇纪伟华
  • 3篇朱云娟
  • 3篇刘佩梅
  • 3篇任继玲
  • 3篇胡立志
  • 2篇朱晓龙
  • 2篇章婧
  • 2篇孙越
  • 2篇高菲
  • 1篇路平
  • 1篇穆鑫
  • 1篇李嘉欣
  • 1篇孟繁玉

传媒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3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过继转移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致敏鼠CD8α-DCs抑制OVA诱导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究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感染鼠树突状细胞不同亚型对卵白蛋白诱导的过敏性哮喘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
郭盼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可溶性虫卵抗原
PLCε在日本血吸虫尾蚴性皮炎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磷脂酶Cε(PLCε)在日本血吸虫(SJ)尾蚴性皮肤炎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PLCε基因敲除(KO)和PLCε野生型(WT)两组小鼠,建立Ⅰ型和Ⅳ型超敏反应模型。于感染后不同时间点提取小鼠感染处皮肤组织,部分制作冰冻组织切片,用于HE染色检查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查;部分组织提取总RNA,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相关炎症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Ⅰ型超敏反应模型中PLCεKO和WT两组皮肤肥厚度和炎性细胞浸润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Ⅳ型超敏反应模型,KO小鼠炎症反应显著减弱,与WT组相比皮肤增厚程度减轻(t_(48h)=5.317,P=0.000t_(72h)=10.162,P=0.000),且炎性细胞浸润数量显著减少(t_(48h)=2.888,P=0.020)。qRT-PCR检测T细胞衍生因子IL-4,IFN,IL-17及IL-23mRNA表达在WT与KO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4:t_(24h)=0.496,P=0.625;IFN:t_(24h)=-0.035,P=0.973;IL-17:t_(24h)=0.112,P=0.938;IL-23:t_(24h)=-1.151,P=0.261)。但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等体细胞所诱导的炎症细胞因子IL-1α,IL-1β以及趋化因子Cxcl-1,Cxcl-2mRNA表达在KO组受抑制(IL-1α:t_(12h)=4.785,P=0.000;t_(24h)=2.109,P=0.046;IL-1β t_(6h)=3.187,P=0.004;t_(12h)=5.049,P=0.000;Cxcl-1:t_(12h)=4.858,P=0.000;Cxcl-2:t_(24h)=7.957,P=0.000)。结论 PLCε在日本血吸虫尾蚴性皮炎中通过调控体细胞的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影响炎症反应。
高菲张书常陈苓苓朱晓龙孙越章婧郭盼纪伟华朱云娟任继玲胡立志刘佩梅
关键词:尾蚴性皮炎
过继转移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致敏鼠CD8α-树突状细胞抑制OVA诱导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究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感染鼠树突状细胞不同亚型对卵白蛋白诱导的过敏性哮喘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各取...
郭盼
关键词:可溶性虫卵抗原过敏性哮喘
过继转移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致敏鼠CD8α^-树突状细胞抑制OVA诱导过敏性哮喘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致敏鼠CD8α^-树突状细胞(DCs)在抑制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腹腔注射SEA(PBS为对照组)致敏后,分离脾细胞,磁珠分选获得CD8α+CD11c+-DCs和CD8α^-CD11c+-DCs。尾静脉注射法过继转移DCs,再用OVA诱发小鼠哮喘。取小鼠肺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涂片染色后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算其百分比;ELISA法检测血清OVA特异性IgE及BALF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IL-5、IL-10、TGF-β水平。结果 SEA-CD8α^-DCs/OVA组较SEA-CD8α+-DCs/OVA、对照过继转移CD8α+-DCs、CD8α^-DCs组以及单纯OVA诱导组以及小鼠肺组织炎症显著减轻,病理评分更低,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肺组织病理评分结果分别为6.80±1.03,11.00±0.00,13.00±0.82,12.75±0.50,14.00±1.0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6.50±0.79,10.17±1.61,11.84±2.31,12.60±1.60,20.00±1.70。血清OVA特异性IgE水平下降,BALF和脾细胞上清IL-4、IL-5表达量下降,IL-10、TGF-β表达量升高(均P<0.05)。结论 SEA致敏鼠CD8α^-DCs可抑制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其有效成份有待进一步研究。
郭盼章婧孙越朱晓龙冯晓月黄俊凯姚晔纪伟华任继玲朱云娟刘佩梅胡立志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可溶性虫卵抗原
过继转移日本血吸虫感染鼠DC调控IL-13抑制过敏性哮喘黏液分泌的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过继转移日本血吸虫感染鼠DC对IL-13细胞因子调控抑制过敏性哮喘黏液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ACS磁珠分选方法从日本血吸虫(SJ)感染小鼠及健康对照小鼠脾脏中提取DC,分别过继转移给BALB/c小鼠,并用OVA诱发哮喘。4周后处死小鼠,提取肺组织总RNA并制作病理切片,采取qRT-PCR和PAS染色方法等检测IL-13mRNA以及蛋白水平。建立DC与CD4+T细胞共培养体系,检测IL-13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与OVA单纯哮喘组比较,过继转移SJ感染DC组(SJ+OVA)过敏性哮喘被抑制。qRT-PCR显示,过继转移SJ感染DC组IL-13mRNA表达受到抑制。PAS染色显示SJ感染DC组黏液分泌减少,免疫组化检查该组IL-13的表达量降低。DC与CD4+T细胞共培养结果显示SEA处理DC能抑制CD4+T细胞IL-13的表达。结论过继转移日本血吸虫感染鼠DC通过下调CD4+T细胞中IL-13细胞因子的释放而抑制过敏性哮喘的黏液分泌。
陈苓苓路平樊蒙雨高菲郭盼孟繁玉穆鑫李嘉欣郭云麒纪伟华任继玲朱云娟胡立志刘佩梅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IL-13DC
阿尔兹海默症相关基因功能分析及其与神经系统疾病共病机制研究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在于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丧失。随着全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AD的患病率也在迅速增加,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及家人的生活质量,还给社会带来...
郭盼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症重度抑郁共病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