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才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大型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本次现患率调查应查患者2 504例,实查2 436例,实查率为97.3%,符合规范要求。查出医院感染现患514例、52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1.10%、例次现患率为21.59%。在查出的医院感染现患中,105例、112例次为医院内获得感染,医院内感染现患率为4.2%、例次现患率为4.5%;409例、414例次为社区获得感染,社区感染现患率为16.3%、例次现患率为16.5%。医院内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分别为综合ICU、急诊ICU、神经外科、胸外科及血液内科。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9%,以治疗性用药和一联用药为主。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内获得感染现患率在国家规范要求范围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现患率调查所反映的数据较详实。
- 陈文才吴红丽何耀琴刘伟芬万玉英
-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
- 多学科协作干预希木龙念珠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聚集性病例的效果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干预希木龙念珠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聚集性病例的防控效果,为CRBSI防控管理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采用MDT模式对某三甲综合性医院胃肠外科6例希木龙念珠菌引起的CRBSI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防控措施,动态监测CRBSI发病率和防控措施依从性以追溯干预效果。结果 该院胃肠外科于2023年6月至7月陆续出现6例希木龙念珠菌引起的CRBSI,实施MDT防控措施后,该科室于2023年8月至9月未再发现CRBSI病例(P<0.05),连续环境监测未检出希木龙念珠菌和其他致病菌,CRBSI防控管理措施依从性、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和维护措施依从性均有显著提升(P<0.001)。结论 MDT模式弥补了单个部门管理力量薄弱的不足,有效遏制CRBSI的再发生,显著提高防控措施执行力,为类似聚集性病例提供防控新思路。
- 李珊凤左佳谢玉陈文才万玉英
- 关键词: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 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与防控探讨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了解某医院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提出感染管理与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和病原菌分离鉴定技术,对住院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医院2015年度从住院感染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中共检出多重耐药菌378株,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分居前5位。多重耐药菌主要分离自痰液、伤口分泌物、脓液和血液,构成比分别为60.85%、9.79%、8.73%和6.88%。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主要来自各类重症监护病房,占分离总菌株数的52.65%。结论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呼吸道感染居首。应重点关注各科室重症监护病房。
- 陈文才吴红丽何耀琴刘伟芬万玉英
-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ICU物体表面的生存性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三级甲等医院ICU里医务人员频繁接触的诊疗器械及物品表面付着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生存周期,为选择最佳材质、最有效方法减少MRSA引起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从而更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感染的发生。方法将ICU医务人员频繁接触的物品分成7种不同材质[棉布、聚氯乙烯树脂塑料(PVC)、橡胶、铜、不锈钢、铬合金、银],采用Kirby-Bauer(K-B)纸片法检测MRSA菌,分离MRSA菌调制菌悬液,用无菌滴管吸菌悬液0.5μL分别滴入7种材质物品表面,并分别放入20℃及35℃培养箱里进行MRSA菌培养。调查7种材质表面付着MRSA的生存周期,分别于付着后1~8h内,干燥后即刻,干燥后第1、2、3、7、15、30天后在2种不同温度下监测MRSA的存活情况。结果研究发现铜片上付着的MRSA无论20℃或35℃均在干燥后即刻死亡;棉布、银片、铬合金上付着的MRSA无论在20℃或35℃下30d后均死亡,而PVC、橡胶、不锈钢附着的MRSA在20℃与35℃下生存周期不同。因此MRSA在不同材质上生存周期明显不同,MRSA最不易生存的材质是铜;相同材质不同温度MRSA菌生存期也不同。结论 MRSA在铜具物品表面不易附着,其物表保持干燥后MRSA立即死亡,这为临床选择有效杀菌材质提供依据,从而防止MRSA在医院内传播。
- 万玉英吴红丽何耀琴刘伟芬陈文才孙迟郝亮
- 关键词:甲氧西林抗药性重症监护病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