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丙桂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药动学
  • 1篇药动学研究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串...
  • 1篇液相色谱-串...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法
  • 1篇质谱法测定
  • 1篇人血浆
  • 1篇色谱
  • 1篇伪麻黄碱
  • 1篇相色谱
  • 1篇麻黄
  • 1篇麻黄碱
  • 1篇串联质谱
  • 1篇串联质谱法

机构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1篇刘善军
  • 1篇刘丙桂

传媒

  • 1篇中南药学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伪麻黄碱及其药动学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伪麻黄碱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法,并对其进行人体药动学研究。方法血样用甲醇沉淀、离心后进行质谱分析,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C18(100 mm×3.5 mm,3.0μm);流动相:甲醇-水(含10 mmol.L-1乙酸铵,0.05%甲酸)=28∶72(v/v);质谱条件:气动辅助电喷雾离子化(ESI),正离子检测,选择性多反应检测(SRM):伪麻黄碱,166.1〉148.1;内标:帕罗西汀,330.1〉192.1。测定2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单剂量、多剂量)后血浆中伪麻黄碱浓度。结果线性范围1-600μg.L-1,最低定量限(LLOQ)为1.0μg.L-1,绝对回收率为85.8%-87.6%。单剂量口服伪麻黄碱(120、240 mg)后药动学参数:t1/2为(6.8±0.9)、(6.6±1.3)h,tmax为(6.1±1.6)、(7.4±3.8)h,Cmax为(210.44±41.59)、(465.26±87.65)μg.L-1,V为(398.12±91.05)、(353.52±102.34)L,CL为(42.57±9.02)、(39.69±8.87)L.h-1,AUC0-48为(3 256.12±711.26)、(6 954.52±1 955.27)μg.h.L-1,MRT0-48为(11.71±0.89)、(11.87±1.26)h;伪麻黄碱多剂量(120 mg,bid)药动学参数:Cmax为(398.08±102.56)μg.L^-1,V为(309.66±82.37)L,CL为(37.51±7.23)L.h^-1,AUC0-48为(5 463.24±2 256.39)μg.h.L^-1,Cav为(282.11±92.19)μg.L-1,DF为(0.61±0.15),AUCss为(3 372.85±1 328.78)μg.h.L^-1。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灵敏,伪麻黄碱主要药动学参数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黄凤英刘善军刘丙桂
关键词:伪麻黄碱药动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