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鹏
- 作品数:14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大椎八阵配河车椎至段杵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初探被引量:6
- 2018年
-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率高、症状复杂、易误诊、易复发,笔者通过对目前临床常用的针对该病的中西医治疗方案的探究,并结合前期杵针疗法干预颈椎病的研究,总结出大椎八阵配河车椎至段杵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案,现已初步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罗丹青郭鸿吴志鹏孙剑峰高秀花晋松
- 关键词:颈椎病
- 肩胛上神经阻滞配合中医内外合治肩周炎8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应用肩胛上神经阻滞配合中药验方内服外熏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确诊的肩周炎患者85例,给予肩胛上神经阻滞术配合中药验方内服外熏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治愈71例,显效12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8%。结论肩胛上神经阻滞配合中药验方内服外熏治疗肩周炎非常有效,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复发率低等优点,并且可以尽快修复受损组织,恢复关节功能等,值得临床推广。
- 高繁赵博樊效鸿赵万山吴志鹏雷星星
- 关键词:肩胛上神经阻滞肩周炎功能疗法
- 通络活血酊联合杵针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被引量:20
- 2022年
- 目的探究通络活血酊联合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气滞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纳入本课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腰椎间盘杵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通络活血酊局部外用,每日1次。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中医临床疗效的差异和血浆中TNF-α、IL-1β的变化情况,并评估其安全性。结果治疗之后同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和JOA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之前(P<0.01),并且观察组的JOA评分和O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VAS评分方面,治疗后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临床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75.8%,观察组有效率为93.9%,观察组中医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中TNF-α和IL-1β含量均优于治疗之前(P<0.01),并且观察组的TNF-α和IL-1β含量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安全性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通络活血酊联合杵针治疗能够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气滞型)的临床症状,且治疗效果方面优于单纯使用杵针治疗。
- 孙剑峰邓建伟张迪刘液莎郭鸿罗丹青晋松吴志鹏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杵针疗法调治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的临床体会被引量:9
- 2018年
- 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喘息症状,且迁延1个月以上,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的治疗方面存在抗生素与中成药不规范应用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及杵针学腧穴的分析,探讨杵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的机理及临床应用价值,以求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副反应小的临床外治方法。
- 孙剑峰郭鸿晋松罗丹青吴志鹏高秀花何成诗
-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
- 三拗芎葶汤对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肺功能和TNF-α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观察三拗芎葶汤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试验组予以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三拗芎葶汤,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上述治疗持续2周。分别对治疗前、后肺功能、TNF-α和临床疗效进行测定评估,并在治疗结束后6周随访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浆TNF-α含量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各组的血浆TNF-α含量和肺功能的FVE1/FVC和FVE1值,治疗后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结束后随访比较,试验组的血浆TNF-α含量和肺功能的FVE1/FVC和FVE1值显著改善,治疗结束后随访优于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经过治疗后的相同时期的血浆TNF-α含量和肺功能的FVE1/FVC和FVE1值,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差异。结论: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三拗芎葶汤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能更有效地降低TNF-α水平,提高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并且能够持续改善患者的TNF-α和肺功能情况。
- 孙剑峰郭鸿曾珠罗丹青吴志鹏高秀花晋松何成诗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TNF-Α肺功能
- 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经验分享
- 从颈型颈椎病病理机制、临床诊断思路、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作用原理、临床实践技巧等方面探讨该病的临床心得,为临床治疗颈型颈椎病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 吴志鹏孙剑峰罗丹青郭鸿高秀花晋松
-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针刀
- 通络活血酊联合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观察通络活血酊联合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膝关节推拿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通络活血酊局部外用。比较2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Lequesne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和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变化情况,并评估其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72.72%(P<0.05)。治疗前,2组WOMAC评分、Lequesne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WOMAC评分、Lequesne评分和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WOMAC评分、Lequesn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中TNF-α和IL-1β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中TNF-α和IL-1β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血清中TNF-α和IL-1β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活血酊联合推拿治疗能够明显缓解KOA患者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推拿。
- 吴志鹏郭鸿罗丹青高秀花晋松孙剑峰
- 基于“解剖列车”理论的浮针再灌注结合关节松动术对肩袖损伤术后康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在“解剖列车”理论指导下,观察浮针再灌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对肩袖损伤术后康复的疗效,探索提高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收集64例肩袖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浮针再灌注疗法结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每组治疗均隔日1次,6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高岸直人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评定标准(JOA)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及3个月后随访,VAS评分均明显下降,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上升(P<0.01);观察组治疗后及3个月后随访,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浮针再灌注疗法配合关节松动术对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的关节松动术,而且近期及远期疗效均可观,安全快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秀花贾敏郭鸿吴志鹏孙剑峰罗丹青晋松
- 关键词:关节松动术肩袖损伤疗效观察
- 从铁死亡探讨中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 2025年
-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炎症和骨侵蚀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治疗方法存在耐受性、不良反应等问题,亟待开发新疗法。近年来,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因其与铁代谢紊乱和脂质过氧化的关联,为RA治疗提供了新视角。铁死亡特征为细胞内铁积累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引发的脂质过氧化,与细胞氧化还原状态密切相关。在RA中,铁代谢紊乱和氧化应激增加,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和细胞存活影响疾病进展。该文聚焦铁死亡在RA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并分析中药通过调节ASK1/p38/MAPK、PI3K/AKT、JAK/STAT3、TNF-α/NF-κB/p38/JNK等关键信号通路对RA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如逐痹汤、补肾祛寒治尪汤和青风藤水提物秦息痛等,通过靶向上述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有效干预RA的炎症反应和铁死亡过程,展现出治疗RA的潜力。中药成分凭借其多靶点作用的优势,为RA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讨中药成分对铁死亡的影响,为开发更有效、更安全的RA治疗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 吴志鹏张迪高乐刘液莎晋松孙剑峰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药
- 扶正抑癌1号方联合EGFR-TKIs吉非替尼治疗中晚期肺腺鳞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究扶正抑癌1号方联合EGFR-TKIs吉非替尼治疗中晚期肺腺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纳入本课题的患者样本随机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吉非替尼片治疗,1日1次,一次250mg;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扶正抑癌1号方中药颗粒,每日1剂,分3次温水冲服;所有患者治疗之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按照RECIST标准和Karnofsky评分进行判定,同时评估临床中医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28.57%,肿瘤控制率为61.90%;对照组分别为25.00%和5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5.7%,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其临床中医疗效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皮疹、腹泻、恶心呕吐和肝功能异常等,试验组皮疹、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腹泻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GFR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扶正抑癌1号方治疗中晚期肺腺鳞癌效果优于单用吉非替尼,且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 孙剑峰郭鸿曾珠罗丹青吴志鹏高秀花晋松何成诗
- 关键词:吉非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