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采血
  • 2篇无偿
  • 2篇献血
  • 2篇献血者
  • 2篇机采
  • 2篇机采血小板
  • 1篇动机
  • 1篇动机分析
  • 1篇心理
  • 1篇血袋
  • 1篇血检
  • 1篇血检测
  • 1篇血小板献血者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检测
  • 1篇收集率
  • 1篇陪护
  • 1篇全程陪护
  • 1篇无偿献血
  • 1篇无偿献血者

机构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钱宝华
  • 5篇吴春燕
  • 2篇朱燕霞
  • 2篇张赫
  • 1篇王晨
  • 1篇郭菲
  • 1篇郭慧军
  • 1篇余凤秀
  • 1篇臧艳
  • 1篇孙徐妹
  • 1篇徐小青
  • 1篇冯子阳
  • 1篇唐河山
  • 1篇王子

传媒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浅谈护理心理学在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作用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分析护理心理学在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作用。方法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在机采的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心理反应,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结果心理护理直接影响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情绪,可减少或避免献血反应的发生。结论运用护理心理学的方法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保证了机采血小板的采集进程和血小板的质量,而且促进了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的保留和发展。
郭慧军臧艳朱燕霞吴春燕余凤秀钱宝华
关键词:护理心理学机采血小板
采血车无偿献血者献血认知及动机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上海市街头无偿献血现状,了解献血者的献血动机、认知及是否有过二次或多次献血,以达到改善无偿献血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无偿献血招募工作,为无偿献血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6个月的问卷调查、采血车现场询问等多种方式,调查387名车上无偿献血者及436名室外预动员对象,调查其献血认知及是否愿意献血等问题。结果真实反应了上海市广大市民及外来工作人员在无偿献血这一问题上的看法、认知、态度及其献血的动机等。结论广大市民中不少人对于献血可能造成身体影响认识有误,动机也多样化,加大对广大市民无偿献血安全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对无偿献血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唐河山冯子阳牟显尧吴春燕王子钱宝华
关键词:无偿献血献血动机
无偿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全程陪护被引量:3
2011年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我院临床对机采血小板的需求每年在快速递增。机采血小板纯度高、白细胞污染低、红细胞含量少[1],输注少白细胞的机采血小板可以减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徐小青张赫吴春燕钱宝华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陪护
一种便于抽血检测的采血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抽血检测的采血袋。一种便于抽血检测的采血袋,包括采血针、采血管以及采血袋,采血管邻近采血针处设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连接有分支管,三通接头上设有阀门;分支管与一抽样血袋联通,抽样血袋上设有刻度线,抽...
孙徐妹钱宝华孙亚奇吴春燕张赫鲍丽龙
文献传递
不同离心条件对浓缩白细胞制备收集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手工制备浓缩白细胞最佳离心条件。方法采用不同条件手工制备浓缩白细胞,测定不同离心条件下制备1 U浓缩白细胞计数占1 U全血计数百分比即收集率变化。结果组3、4收集率最高接近70%,高于组1、2、5、6组。组3、4与组1、2、5、6间收集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组1、2、5、6间收集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4为得到较高收集率的临界点。结论相对离心力2 515 g离心时间10 min条件下,制备浓缩白细胞最为合适且收集率最高。
朱燕霞钱宝华郭菲王晨吴春燕
关键词:离心计数收集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