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噪声
  • 2篇通信
  • 2篇频段
  • 2篇相位
  • 2篇相位噪声
  • 2篇宽带
  • 1篇低信噪比
  • 1篇调制
  • 1篇调制识别
  • 1篇多波束形成
  • 1篇信号
  • 1篇信噪比
  • 1篇噪声系数
  • 1篇阵列
  • 1篇三阶交调
  • 1篇上变频
  • 1篇上变频器
  • 1篇射频
  • 1篇射频前端
  • 1篇输出功率

机构

  • 6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6篇孙海峰
  • 3篇刘琦
  • 1篇景新
  • 1篇李东虎
  • 1篇李立峰
  • 1篇林肖辉
  • 1篇王建
  • 1篇李淳
  • 1篇杜朝晖
  • 1篇王志扬
  • 1篇王桂松
  • 1篇敦书波
  • 1篇苗利军
  • 1篇陈卫东
  • 1篇贾立哲
  • 1篇耿新涛
  • 1篇岳超

传媒

  • 3篇数字技术与应...
  • 2篇通信电源技术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面向复杂电磁环境的自适应跳频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2025年
在复杂电磁环境中,通信系统面临着信号干扰、频谱资源稀缺以及实时性要求等诸多挑战。自适应跳频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抗干扰技术,能够通过动态选择频率来规避干扰,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健壮性和频谱利用效率。文章分析复杂电磁环境的特性以及现有抗干扰技术的局限性,进而提出一种基于频谱感知与自适应跳频策略相结合的通信系统架构。在系统设计中,结合跳频序列生成、频谱感知和动态调整机制,以期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与通信可靠性。
王福建孙海峰
关键词:复杂电磁环境跳频通信自适应技术频谱感知抗干扰性能
VHF频段上变频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2013年
介绍了一种VHF频段上变频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VHF频段上变频模块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框图。VHF频段上变频模块采用二次变频方案,通过合理的频率和电平配置及选用合适的电子器件,在信号带宽内获得了极低的杂散、优良的相噪特性及良好的线性特性。
刘琦孙海峰
关键词:相位噪声
宽带大动态射频前端的设计与实现
2013年
介绍了1GHz^2GHz宽带大动态射频前端的设计和实现。大动态射频前端采用二次变频方案,实现了低噪声、大动态输出。通过合理的频率和电平配置,减小了混频非线性导致的组合干扰,降低了输出杂散、本振反向辐射。对中镜频信号有良好的抑制。可广泛的应用于侦察接收机和测向接收机。
孙海峰刘琦
关键词:噪声系数三阶交调
宽带阵列多波束形成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阵列多波束形成的方法,它涉及通信领域中对敌方多个通信目标的同时干扰技术。本发明采用96阵元天线阵,频率覆盖600~3000MHz,利用数字中频幅相校准技术,在50MHz瞬时频带内,可同时生成8个相互独...
陈卫东耿新涛杜朝晖李淳李立峰景新贾立哲王志扬敦书波李东虎王建苗利军王桂松孙海峰林肖辉
文献传递
基于深度学习的通信信号调制识别系统设计与验证
2025年
为解决通信信号调制识别在低信噪比和复杂信道环境下的性能瓶颈,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调制识别系统。系统具有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及实时识别模块,借助融合时域和频域特征以及注意力机制优化模型架构,提升分类精度和健壮性。系统的验证中,构建多信噪比和干扰条件下的测试场景,将真实数据与模拟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系统在复杂环境中的调制识别准确率优于传统方法,并具备实时处理能力,适用于无线通信等场景。
王福建孙海峰
关键词:通信信号调制识别低信噪比
UHF频段上变频器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在上变频过程中不影响信号特性,对上变频器的线性特性和杂散抑制等指标有严格的要求。UHF频段上变频器采用二次变频方案,避免了本振落入信号带宽内,通过合理的频率和电平配置及选用合适的电子器件,减小了混频非线性导致的组合干扰,降低了输出杂散。测试结果表明,方案正确可行,能满足指标要求。
孙海峰刘琦岳超
关键词:相位噪声
共1页<1>
聚类工具0